自从发现沉船以后,有将近两年时间,不见任何动静,是不是考古人员把这事淡忘了?没有,他们一刻也没忘怀。到底要不要打捞这艘沉船,怎么打捞,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在此之前,中国从未开展过水下考古,可谓毫无经验。国家文物局派了三位考古人员到欧洲和日本学习水下考古,还从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各自抽调人员,到广州潜水学校,参加潜水培训班。
由于缺乏海洋的水下考古经验,需要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就在英国公司退场那一年,即1989年夏天,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联合举办第一期中国水下考古培训班,一共有11位学员完成了潜水技术和水下考古调查,以及发掘、绘图摄影等技术课程,并到福建省连江县白礁I号沉船遗址进行考古实习。
中国水下考古,就从这里开始起步了。
北京的7月,差不多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月份。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的奔走撮合下,国家文物局在7月12日召开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会议,确定中日合作进行南海沉船的调查与发掘工作。7月3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签订“合作进行南海沉船考古调查发掘”的意向书和协议书,并决定本年秋天进行第一次现场勘察。中方出资10万元,日方出资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作为这次调查的费用。
中日联合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
紧接着,双方共同组成一个学术委员会,负责指导南海沉船调查研究工作。中日双方对这次合作都非常重视,派出人员都是高规格的。主任委员是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河北省高阳县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开始从事历史研究工作,1983年出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1983年担任北京大学考古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是日本考古学会会长江上波夫,日本山口县人,193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是著名的日本历史考古学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史学家,于1983年获日本天皇颁发“文化功劳者”称号。委员会成员还包括中方的宿白、徐苹芳、黄景略、俞伟超和日方的坪井清足、长谷部乐尔、田边昭三。
1989年11月,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在广州成立。56岁的俞伟超担任队长,他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个传奇,生于1933年上海,童年在乱世中渡过,16岁考上北大历史系,21岁到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工作,24岁回北大攻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身为一名考古专业的知识分子,置身在时代大潮的跌宕浮沉之中,他曾几经生关死劫,竟能绝路逢生,而保持初心不改,在学界留下“风骨俞伟超”之誉。他是秦汉考古学的重要开拓者,在新石器时代考古、楚文化研究、中国古史分期、商周礼制、早期佛教和道教等诸多考古学课题研究上,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
考古队副队长是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所长田边昭三。中方队员有张威、杨林、王军、刘童童、尚杰,日方队员有小山内恭一、后藤雅次、古崎伸、酒田裕次。日本朝日电视台还派出一个摄制组,随队出发,赴现场拍摄记录。考古队以广州打捞局的穗救205轮和穗救201轮作为工作船,并配备了四名专业潜水员和一名潜水医生。
有经验的航海者知道,南海每年有两个时间段,比较适合出海,一是4~6月,一是9~11月。季风转换,海上风浪比较平缓。现在万事俱备,脾气变化无端的台风季节也总算结束了。11月11日,星期六。海上吹起北风。中日联合考古队起锚出发。依据考古惯例,在正式启动之前,队长俞伟超为这艘沉船命名——“南海I号沉船”。
中日学术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名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之一孙键,在中央电视台的考古节目中介绍说:“在考古工作中,正常命名一个遗址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一个最小的地名,比如说像何家村,或者是这个周口店,这样来命名一个遗址。但是南海I号这个命名,跟传统的命名稍微有一点不同。因为这是我们国家最早开始做水下考古工作,特别是针对在南海,当时俞伟超先生就提出来,把这个命名为南海I号。他是在我们国家最早倡导做水下考古工作,把水下考古这个事业引入到中国的人。就是希望以后我们可以找到Ⅱ号、Ⅲ号这样的。但这个是一个特例,这个我觉得更多的是包含了俞伟超先生对我们国家这种水下考古事业的一个期许和期望。”
对于年轻的水下考古工作者来说,这是第一次应用物探技术与潜水探摸相结合,寻找水下沉船的尝试。终于从培训班走向实战,有机会一试身手了,每个人的情绪都受到感染,显得神采飞扬。205轮先行到达大帆石附近海域。船上是中国地质矿产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的技术人员,携带SMS-960旁侧声呐系统、PS-10E型回声探测仪、福康484定位系统等设备,负责探测沉船的准确位置。考古队乘坐的201轮,停泊在虎门沙角,静候205轮的扫测结果报告。
由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阳江市博物馆联合编著的《南海I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对这一带气候与地理环境,有如下描述:据气象资料统计,在每年台风季节中,一般会有四到七个影响该区域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现场风向无明显规律,以东北、东南为主。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易出现海雾,对海上能见度有显著影响。该区域年平均气温22.8℃,7~8月份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23℃,最低气温约1.5℃,无霜期多于350天,年均降雨量一般 1000~2000毫米,多集中于5~10月份,雨季分4~6 月前汛期,7~9 月下旬热带气旋后汛期。由于沉船海域在沿岸近海浅水区,处于近海30米水深的等深线,平均水深24米。海水属于南海沿岸水团,盐度较低,表面盐度30‰~32‰。沉船海域海水的pH值为8.9。海水透明度随水深变化,水深10米以内可达5米,海底几乎为零。海水中泥沙含量与海洋悬浮物的分布,与距离江河出海口岸线相一致,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渔港湾内高,港湾外低;海水底层高,浅层低的特点。
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
当地渔民流传一个说法:所有渔船经过大小帆石附近海域时,都要绕道而行。因为那里水下有个“排”。所谓“排”,是渔民对水下障碍物的叫法,诸如暗礁、烂网、沉船之类。这是个从祖上口耳相传的警告,也传到了原阳江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冯峥那里,20世纪60年代他在东平港当渔民时,就听过这个说法。直到百多年之前,还有渔民看到有一支桅杆竖出海面,相信那就是南海I号的船桅。他说:“想不到的是,几十年后,这个‘排’就是世界著名的南宋古沉船!”
这个说法确实很具震撼力。南海I号的桅杆,居然在海里竖立了700多年?经验告诉人们,木质沉船除非埋在海泥里,否则经过这么多年,早被船蛆蛀蚀殆尽了,就算桅杆木材比船身要好,也不可能撑上700多年。就算桅杆没被蛀蚀完,但沉船在海底不能动弹,水流对桅杆的作用力,要远大于空气中运动的力,桅杆与索具经历了无数次台风和天文大潮,竟能700多年不倒,似乎也是不可能的。还有人质疑,沉船所在海域,是台山管辖的,但类似说法在台山渔民中,却未见流传,这是为何?
纷纷藉藉的坊间传言,可供作参考与谈资,未可尽信,但反映出阳江人对这艘沉船抱有浓厚兴趣,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从文化传播角度看,这是一件好事,考古不应是专业小圈子事情,它总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大众的,众议纷纭总比无人问津要好。尽管一艘木质船在海底泡了几百年,船桅还能挺立在海面上,堪称神奇,但当地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并众口相传。那就让大家随着考古人员,一步步走近真相吧。
考古人员也听到了关于桅杆的传说,但他们认为,这支桅杆属于南海I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木材在海里能否久存,要看环境条件。船身如果埋在海泥里,保存几百年,是有可能的,但桅杆没有海泥保护,任凭风吹浪打,就难逃朽坏断掉的命运了。孙键在电视节目中介绍,当沉船被埋在海床淤泥里,“这样它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实际上这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我们国家除了南海之外,大部分都是泥质海底,就是海底底下是泥。再有一个是长江、黄河、珠江这样的大江的注入,泥沙都是非常大含泥量,所以它就被掩埋下去了。就是它并没有浮在海床上,如果我们接近海底看的时候,我们是看不到这条船的,就等于在陆地是被埋下去了。”
负责探测沉船位置的205轮到达1987年发现沉船的坐标点后,对海底进行了扫测,但什么也扫测不到,海面既没有桅杆竖出,海底也不见沉船踪影。于是把范围向四周扩大至500米×700米,并使用一种叫浅地层剖面仪的设备,通过低频脉冲声波穿透海底的泥、沙、石等介质,根据反射波强度、频率变化,绘制出海底地层的剖面结构,还是没有发现。人们的焦急心情,随着时间一天天消逝,也在积累和上升着。
直到11月17日中午,终于扫测到一个庞然大物的阴影,记录了位置,并抛设浮标,其水深为22米,作业区风力6~7级。尽管还不确定是不是南海I号,但总算结束干等的日子了 。201轮接到报告后,下午3时05分启航,以8节航速,赶赴现场。经过通宵行驶,第二天清晨,两船在下川岛会合。
这时的天气,晴空万里,海上刮着北风,风力约5~6级,掀起两三米高的浪头,海底水温23.9oC。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气象条件,考古队又多等了一天。19日上午,风力有所减弱,仍有两米海浪,但不能再等了,于是决定进行水下探摸。上午9时,打捞局的一名专业潜水员率先下水,顺着浮标下潜,确定沉船位置没有变化。中日双方13名队员先后分九次潜入海底。
然而,水下能见度实在太差,照明设备也不起作用,微弱的光线根本穿不透海水,只能靠手摸。几次下潜,仅采集到一块瓷片和一截小木头。电视台的水下录像,也是一片混沌,什么也没拍到。本次调查工作至此结束。当晚205轮和201轮乘夜色返航,20日天亮时返抵广州。
在外人看来,似乎没有打捞到更多新东西,但对考古队来说,收获却很大。此行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查,而不是发掘,能够把失踪已久的南海I号再找回来,获取沉船海域的海况、气象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就是最大收获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调查,被考古界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它意味着,中国的水下考古,经过十月怀胎,终于呱呱坠地了。
虽然大家都迫不及待一睹沉船的真相,但究竟如何发掘这个海底宝库,如何最大限度保护它的完整性,却仍费煞思量。经费也捉襟见肘,这三天的调查,已花了30万元,按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南海I号考古发掘领队的崔勇所说,这笔钱在20世纪80年代,至少可做十个陆地考古项目了。要国家为一艘不太确定的沉船,投资上百万元,也不太现实。最后一致认为:在具备必要的资金、专业人员和技术条件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不去惊动它。
它已经等了800多年,再多等几年吧,相信不会太久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目录
序章 怒海沉船
第一章 魂兮归来
第一节 偶然相遇
第二节 海底的呼唤
第三节 十里银滩水晶宫
第四节 重睹天日
第五节 入宫与试掘
第六节 步步深入见真容
第二章 梦萦丝路
第一节 千年的风帆
第二节 大唐蕃汉万家
第三节 两宋唯广最盛
第四节 船上的日子
第五节 恰有一万青铜钱
第六节 白银与黄金
第七节 穿金戴银的人
第八节 丝绸是永恒传奇
第三章 器物之光
第一节 名瓷初闪耀
第二节 世界为之陶醉
第三节 一瓯春雪
第四节 看不尽的缤纷
第五节 漆器震撼
第六节 罐中乾坤大
第四章 千古船说
第一节 是广船还是福船
第二节 问君何处来
第三节 海上生死劫
第四节 希望在民间
第五节 越洋过海中国风
第六节 芳香流韵长存
终章 帆正高扬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