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名刹海幢寺的前世今生 || 冯沛祖

文摘   2024-08-31 08:30   加拿大  


海幢寺位于今天广州河南同福中路与南华中路之间,寺址仅为古寺的一部分;与海幢公园合二为一,这在广州今存的古寺庙中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保存着一派古色古香的寺庙园林景观,这在广州今存的古寺庙中也不多见。对居住在广州河北的市民来说,海幢寺的名气不及光孝寺、六榕寺;但对居住在河南的市民来说,其名气就大多了;今天整个海珠区(河南岛)的寺庙建筑,就数它年代最古、名气最响——其他的古寺庙似乎已全被毁去了(漱珠岗的纯阳观是道观,不是佛寺)。


01



历史悠久的岭南雄刹



      海幢寺所在的这片地方可谓历史悠久,此地旧名万松岭、福场园,寺地本是南汉千秋寺的故址,那是近千年前的事了。话说唐代亡后,刘氏定都广州建南汉国,改广州为兴王府,环兴王府建有东南西北共二十八寺。其中“南七寺”为宝光、千秋、古胜、延祥、地藏等。宝光寺是大通寺的前身,宋代羊城八景之一“大通烟雨”所在。千秋寺跟宝光寺同样古老,但没有后者走运,后来被毁掉了。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千秋寺只有一座佛堂和菩提堂,位置大概在后来海幢寺的东隅,没有留下什么掌故传说。该寺寺侧当年还建有南汉王宫的梳妆楼(楼址亦在后来海幢古寺的范围内),均在珠江江边(当时珠江比现在阔得多,其南岸约在今同福路北怡兴里、盐仓巷一线),亦早已灰飞烟灭。




海幢寺旧貌


  南汉国亡,寺与楼俱废圮,这片土地便渐渐成了民居,直到六七百年后的明代末年,当时广州有位富商名叫郭龙岳,他收购了这块地皮,建造成自家的花园,内有一株鹰爪兰,故取名“兰园”,一说名福场园。后来有僧人光牟到此化缘,向郭龙岳募捐,得到园中的两间房舍,便草创了一座佛堂和一座准提堂,并依佛经“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之意,取名海幢寺。(另一说,海幢寺的得名乃取自“盖海旗幢出”的诗句。)如此说来,海幢寺的历史距今约为三百七十年。

  不久明亡,清军进占广州。清代初年,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想按清朝贵族府第的格式来建造自己的王府,便命名窑照王贝勒形式烧琉璃砖瓦;而且还想用“台门鹿面”。但经朝廷复议,不准他们按宗藩形式建造王府,发下驳文说:“民爵与宗藩制异。察平靖两藩均由民身立爵,所请用绿色砖瓦之处,碍难准行。”这两个杀人如麻的藩王对佛寺道观又特有兴趣,于是就只好将已烧成的绿色琉璃瓦施舍与寺院,海幢寺因而大受其惠,而当时粤秀山的观音寺、武帝庙及大佛寺,亦都用了这批砖瓦修葺。

  清顺治十二年(1655),海幢寺礼请曾在罗浮开博山法门之高僧长庆空隐和尚(曹洞宗第三十三代法嗣)驻寺。空隐在寺中开辟了花田院圃。此地本来就是个花园,经整治后就更像个园林的模样了。十年后,清康熙五年(1666),也就是藩王捐琉璃瓦给寺院的时候,海幢寺正式开始大兴土木。由于得到藩王、巡抚等当地高官的捐资协助,是年,僧人池月、今无募得款项在寺中兴建大雄宝殿,在其右角兴建地藏阁,并铸幽冥大铁钟。次年,又在大殿前修建四大天王殿(清同治《番禺县志》载平南王尚之信在1672年建成天王殿),在其左右修建韦驮殿、伽蓝殿等,以后在稍近处又建成丛观堂,堂前栋宇相连,上下各五楹;上面是香积厨,下面是斋堂。斋堂右面又建有大悲阁、药师佛母堂,“参差并盖,鼎足而三”。园圃尽处即寺之南端建有普同塔,后改为禅堂、客堂,紧附右廊。在其后面建石台,台上建藏经阁(以上寺中建筑形貌、位置等均据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竖立之《鼎建海幢寺碑记》所载。此碑为当时的住持今无禅师立。1992年在南园酒家被重新发现并被运返海幢寺收藏)。后又建僧舍。最后寺中有殿堂建筑共二十三座,并把早期建的佛堂与准提堂改成了客堂,环以回廊。又建八角钟台,上悬幽冥钟,敲起来“声彻云表”,成为海幢八景之一“竹韵幽钟”。前人有句:“日暮僧归云外寺,五更钟落海边霜。”写得很有诗意。后来寺中还刻有二百多个神态各异的武士雕像,可惜后来全部失佚了。山门则为当时的广东巡抚刘秉权所捐建。



民国时的海幢寺


  经多年经营,整个寺院建筑显得相当壮丽,“宏敞庄严,为岭南雄刹”。其中藏经阁面阔九间,高出大殿三分之一,“碧瓦朱甍,侵霄烁汉,丛林创建之盛,至是盖无以加矣。”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曾著文赞之:“极伟丽。北望白云、越秀;西望石门、灵峰、西樵诸山;东眺雷峰,即往波罗道也;南为花田,南汉葬宫人处,素馨花产此。”文人下笔虽往往有夸大之处,但也可以想见其巍峨之状——当年四周一派乡野风光,没有高大楼房,便显得这殿堂“隆崇凌云”了。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于堪舆家(风水佬)的一番言语,这藏经阁被改为后殿。而寺中香积厨、大斋灶直到晚清时仍是用藩王捐出的螭砖砌成的,可惜到了清末时,“为骨董家易去殆尽矣”,现在大概是片瓦无遗了。


02



诗僧文士与“广东少林寺”



  海幢寺在大兴土木时,明亡未远,这里成了一些坚不仕清且有很高文学修养的僧人的聚集地。这是海幢寺历史上值得书上的一笔。

  当时主持兴建殿堂的是住持僧今无禅师,俗姓万,能文善书,住持海幢寺十多年,在扩建古寺之时还手疏《楞严经》等典籍,今无又是明末清初一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著名诗僧,他曾徒步万里到沈阳去探望因参加反清活动而被充军的函可禅师。临死前,还吟诵“收拾丝轮返十洲”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现尚有《光宣台集》存世。

  今无的受戒法师天然禅师,乃曹洞宗第三十四代法嗣,俗名曾起莘,是明末崇祯年间举人,又精通搏击,可谓文武双全。明亡后削发为僧,继空隐之后在海幢寺任住持,广收门徒,日夕练武,后来派遣僧徒联合反清队伍抵抗南下清军;因而使海幢寺曾有“广东少林寺”之称。相传后来有清军统领想火烧海幢寺,天然得知,半夜只身前往取其首级,悬于双门底(今北京路财厅前)的城墙上。

  天然有一位僧徒名澹归,俗名金堡,乃明崇祯时进士、南明永历帝旧臣。他在桂林抗清失败,逃到广州入海幢寺拜天然为师,法号今释,而以“澹归钵”和创建丹霞山别传寺闻名。相传天然为了扫除其狂傲之气,先令他到厨房洗碗。澹归长期做官,不惯这粗活,结果打破了许多碗钵,便自己掏腰包烧制了一批碗钵充数。这就是有名的“澹归钵”。有关此钵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也很有意思。说的是,某日,有位茶商官绅到海幢寺来进香,见到澹归,连忙施礼,口称师长,自谓昔日是门下弟子,很敬重澹归,当下便请澹归还俗,复出为官。澹归不理他,最后他问:那弟子能为师长做些什么呢?澹归见他出于一片诚心,便说:“我心如止水,已无所求。你既有佛心,就送些斋碗来,本寺香积厨的斋碗差不多都给我打破了。”这官绅后来果然命人送来一批碗,绿豆青色,阔口,碗身绘有淡竹叶,有“澹归”二字印记,这便是澹归碗。这是一段轶话。此碗若保留到今天,历数百年岁月,可谓珍贵文物了。可惜已散失殆尽。易顺鼎游海幢寺,在其诗作《初七日纪游》中说:“澹归钵已无寻处,万物从来总劫灰。”大抵是事实。各位登过仁化丹霞山吗?山上著名的别传寺便是澹归创建的,他在海幢寺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便到丹霞半山腰创下此寺,而他的陵墓现在就在别传寺对上的山腰处,已被修葺一新。

1932年海幢寺改为河南公园


  上述这些高僧的墨迹和诗稿,至今仍是海幢寺珍藏的珍贵文物。

  天然又有弟子名王邦畿,番禺人,明末名士,也是因不肯向清朝统治者低头而在晚年遁入空门的诗僧,法名今吼(天然弟子法名皆带“今”字),有《海幢寺》诗一首,表达自己不仕清廷的志气。诗曰:

高城呼小艇,

隔岸过禅林。

背地山形小,

当门海气深。

鹤归云有梦,

松去月无心。

对此清闲志,

宁忘长者吟?

  海幢寺之诗风在清代似乎成了传统,相对其他寺庙来说,诗僧独多;再加此地园林胜景遐迩闻名,到清中期时成为文士雅集之地。不管是在位官员、民间骚人墨客,还是游历岭南的外地闻人,都常在此修禊雅叙,与寺僧来往过从,因而留下了大量诗词文章,成一方文采;以至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寺僧特意邀请学者颜薰设帐讲授诗学,在广东诗史上留下“诗教之别传于法门韵事”的佳话,这在其他寺庙是没有过的。顺便一提,天然之后,尚有高僧阿字和尚(曹洞宗第三十五代法嗣)及古云和尚(第三十六代)等先后任住持驻寺传法。


03



殿宇巍峨,塑像庄严


  

      再说海幢寺的扩建。

  康熙十八年(1679)在大雄宝殿后面修建塔殿,至三十五年(1696)才修成(今存。一说在康熙三十八年修建塔殿,误),其建筑风格与大殿相近。平面近似方形,面阔五间共21.9米,进深亦为五间共21.77米,殿身12架4柱,四周围廊并有石级,上有天花。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顶,比较奇特的是,其正脊仅为下檐长之五分之二。梁架之斗拱、驼峰(木作构件名称,在梁头相叠处垫托之木墩,状似骆驼背峰,故名)等构件均做工较细,各坐斗有梅花形、八角形等雕饰。柱子也有圆栌斗、柱质。民国时开马路(今同福中路),殿后面下檐为马路截去,至今一直保存着这样子。

  当年塔殿正中建有一座星岩白石造的七层舍利塔,为广州仅见的两座星岩石塔之一(另一座在华林寺,今存)。据文献所载,塔高二丈(8.4米), 作阿育王塔式(佛经传说,古印度摩揭陀国国王阿育王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及供养僧众,赎免罪过。王所统领之国,共数八万四千,因敕令诸国建八万四千大寺,八万四千宝塔,共号曰阿育王塔),分上下两截,下方上圆:下截为正方形塔座,边长为2.86米,四面各雕一尊佛像,每一角均作翼状翘起, 上刻人物图像,雕工精细;上截为圆形塔身,分九级,各级均刻为莲花座,最上一级承着一具葫芦。整座石塔是“质理莹坚,雕镂精妙”,上面留有很多名流题咏(一说这塔是清道光年间南海伍氏捐修。误)。那时寺的北门仍在珠江滨,这塔便“望之如在天

际”,构成当年海幢寺一景。清初著名诗人沈用济来游寺,遥看珠江水涨,写下一首《海幢寺观大水西下》诗:

郁水西来万壑奔,

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

直放惊涛出海门。

  诗中“倒翻塔影”就是写的舍利塔。塔殿之建就是用来护塔的。可惜此塔在文革时被毁,残石被弃置于殿旁之榕树下,仅存打碎了的白石径二幢石块。殊为可惜。

  到清乾隆年间,海幢寺再次大兴土木,增建了昆卢阁、瘗鹿亭等(瘗:埋葬。可证寺中确曾养鹿)。这时候的海幢寺,有过百僧众,可谓高僧云集,盛极一方,有古联咏之(以下三联均清代时寺中旧联,作者名失传):

         三摩初地,百粤丛林。

(三摩,梵文音译,佛家“正定”之意。)

         汉晋无双寺,古今第一庵。

         谪宦记游踪,浩劫空馀柯子荫;

         幡经传故苑,高怀犹寄木犀禅。

(木犀:桂花,即九里香。)



  全寺以寺貌庄严、殿宇雄伟、高僧辈出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广州四大丛林之一(其他三寺是: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另一说,为广州五大丛林之一,余四寺是光孝寺、华林寺、长寿寺、大佛寺,或六榕寺代长寿寺。长寿寺毁于清末,其他今存。丛林,旧称和尚聚集的大寺院;亦泛指众僧聚居念佛修道的地方。意思为比丘和合一处,有如众木相倚成林,故名)。过去寺中还有一联,乃乾隆年间进士英和作,此人才华横溢,大贪官和坤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相,曾想招他为婿,被婉拒;道光年间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清史稿》中有传。其联曰:

佳气海天遥,忆当年兆协桑弧,早沐神慈垂默佑;

政声山斗在,念此日荫承兰绮,敢忘忠荩绍清芬。

  可惜这些旧联今均已不存。

  广州的寺庙殿堂,多是坐北向南;海幢寺位于广州河南,殿堂方向却是坐南朝北,面对珠江。原山门已不存,其后是天王殿,殿中建有岭南最大的四大天王塑像,与大殿中的三尊三宝佛像均高丈余,颇为壮观。

  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平面呈长方形,殿面宽七间(29.8米), 进深五间(19.5米),殿身12架4柱,四周环以回廊,梁下置平机(即天花), 重檐绿琉璃瓦歇山顶,高12米,屋坡呈曲线,较平缓,下檐有两跳插拱。月梁间多施用驼峰斗拱承托。梭形柱,柱头有圆栌斗,柱脚有质。风格是上承明代,仍保存早期的做法,显得形貌古朴而规模宏大,曾在清道光三年(1823)和同治五年(1866)重修。至今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真是万幸。当年殿内供有观音像、三宝佛与十六罗汉,这些罗汉像个个雕塑得尤其庄严,所谓“寺中龙象庄严甲诸刹。”。但其他寺庙多十八罗汉,此处为什么会少了两尊呢?这里有个故事。相传本寺原有一位住持,以高僧自居,为人非常自大。一天,活佛济公路过此地,得知此事,便有意要戏弄他一下,于是化作一疯僧,挑了两个烂布袋来到寺中挂单。住持看他衣衫褴褛,不肯收留。济公说:“我要去韶关南华寺,你来帮我挑行李吧。”住持一听,勃然大怒:“你若有本事,叫罗汉帮你挑!”济公听了,哈哈一笑,即叫两个罗汉现形,挑起行李腾空而去。从此,寺内就剩下十六个罗汉了,而韶关南华寺则有502尊罗汉。云云。



  这当然是神话。其实早期佛教寺庙可能就是只供奉十六个罗汉的。清著名文史家梁章钜著《浪迹续谈》说:“十六罗汉之名,自古所传如是。《释典》载,佛迦梵般涅般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阿罗……伏读御跋唐贯休画十六应真(罗汉)像,见《宣和画谱》,自广明至今,垂千年。”因此有学者认为,海幢寺的佛门设施,实际上正体现了佛学较早期的风格。可惜这些罗汉像,在文革时全部被毁,至今仍未重塑。大殿之构架犹在,而景物不再。


04



百年风雨



  到晚清时,海幢寺终是走向衰落了。清光绪七年(1881),相传是“世风日下”,禅院亦不时传出些有关男男女女的“绯闻”来。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便趁海幢寺举行无遮大会之机,联衔泐石,在寺中竖了块《禁妇女入寺烧香示》碑(此碑同时竖于光孝寺入门左侧路旁。碑犹存),碑文开首即说:“男女之防,古今通礼,行必异路,授受不亲,以别嫌明微也。”然后斥粤人之佞佛,词锋直指海幢寺:“本年五月初旬,海幢寺僧招引妇女多人,修建斋醮,夜以继日,众者如堵;物情沸腾,以至游客寺僧,互相捧喝,几酿事端。”因此要严禁妇女入寺,而且要男性亲属负责:“如敢于寺院丛林,仍前游冶,托为礼忏还愿,入寺烧香者,妇坐其夫,无夫即坐本妇;女坐其父,无父即坐其伯叔兄弟;僧道尼姑,不行拒绝,敢于招引者,该地方官一并销拿到案,按律惩处,示伽通衢,决不宽贷。该管地方官容隐不举,或经访闻,或被告发,地方官亦必议以应得之咎。”(坐:获罪)云云。如此严厉,再加上时局动荡,寺中香火便走向式微了。

  光绪二十七年(1901)春,群学书社创办于广州河南龙溪首约,以“修学励行”为宗旨,以开通民智、发展教育为目的。后来社址搬迁到海幢寺内的圆照堂,易名南武公学会,设编辑、辩论、体育三部。1905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南武公学,也就是今天南武中学(在海幢寺之南,今只隔了一条同福中路)的前身。






  光绪三十年(1904),程子仪等人在海幢寺诸天阁组织了粤剧团体天演公司,并与陈少白、李纪堂等创立了广州第一间粤剧学校。一年后改名采南歌剧团。著名粤剧艺人白驹荣即出身此剧团。

  以上是几件清末时发生在海幢寺的大事。

  这时候的古寺已呈破败之象了。民国初年有《羊城竹枝词》咏“五大丛林半劫灰”,可见羊城中的古寺庙当时已无一完全者。海幢古寺院的边缘地段被逐渐废为民居,范围愈渐缩小。本世纪初修建今河南同福大街,这片地本来属于海幢寺的,因为是佛门福地,所以才得了这“同福”之名。到1926年修建同福中路,更把这古寺院分成了南北两截。南截渐为民居、公学,寺院范围更为缩小了,而寺中文物古迹更屡遭破坏,除天王殿、大雄宝殿、塔殿外,其余庙宇多被拆毁了。

  1932年(一说1929年),大部分寺地被改为河南公园,成了一个寺院式公园,保留了寺庙园林的风格。1933年9月28日,河南公园改名为海幢公园,寺庙与公园一直是合二为一,这古寺大概也因此而得以幸存。那时的塔殿被辟为民众阅览室。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尽毁公园设施;到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才重新修葺殿宇。而据翌年(1948年)出版的《广州大观》记载,当时寺中尚有男女僧徒约七十人左右,住持僧名素仁大师,一位岭南盆景的名师;他所栽种的盆景以宋元古画为蓝本,注重诗情画意,多一树清秀,几托疏枝,稀落绿叶,可谓独树一帜。行家称之为“画意树”和“素仁风格”,也是寺中园林一景。

  建国后,1952年开始铺设公园道路,1958年在园中大量种树,同年修建了花架、休息廊、曲艺台、秋千、滑梯等服务和游乐设施。一片古寺庙园林加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到了文革时,所谓宗教迷信首遭横扫,致僧众星散,全寺遭到严重破坏,三宝佛像、十六罗汉等等全部无一幸存;天王殿只余下一个高大台基,殿中的四大天王塑像在七十年代被拆毁。珍贵文物亦被损毁。公园被改名为立新公园,直到1976年才复旧名。



  一场大浩劫后,寺中旧建筑仅存大雄宝殿、塔殿两座;文物幸存者有:清康熙五年(1666)铁铸之幽冥钟,重约750公斤;康熙十四年(1675)由今无禅师募捐铸造的大殿铜钟,重约一吨。二者均为距今三百余年之古物矣。原粤东巨富潘氏家的石狮子一对,匠工精细,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以及千手观音像碑一座,亦得幸存。文革结束后乘改革开放之风,大雄宝殿竟被改成了舞厅;当年悠扬梵声、绕梁香火之庄严佛地变成了轻歌曼舞、霓虹灯闪烁,男男女女搂在一处的地方了,想来颇令人感到啼笑皆非。塔殿及其周围一部分旧寺院地则为海珠区文化局、海珠区文联及海珠区物资公司所使用。公园内还办起了音乐茶座、海宝乐园(1979年开放),配备各种游乐设施,供孩子们玩耍,那一片地方便成为现代娱乐场所了。

  古寺重光开始于1993年。是年1月,海幢寺重修委员会成立,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新成法师任方丈,并主持修复工作。同年3月,正式恢复宗教活动。3月7日,一座用缅甸白玉精雕的释迦牟尼佛像被安坐在大雄宝殿,供人膜拜,标志着海幢古寺又开始了一个复兴时期。以后几年,投入了近千万元资金,修复了大雄宝殿,依原样重建了天王殿,建了放生池、僧舍等,使海幢寺重现丛林规模。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是谁烧了广州城?是谁盗了皇帝陵?
白粥 肠粉 油炸鬼 ‖ 南太井蛙
大鹏湾,一代进士风流
彻底“解放”了的解放电影院 ll 荔人行

欢迎关注本号
欢迎赐稿 留住记忆

历史现场
挖掘史料,探讨历史,激活民间记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