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在正东门出去,往东走大约两千米,便是一片连绵的低丘荒冈,溪流沟壑,纵横交错,这就是东山。在东山有一座姚家冈,东南面有个大水塘,当地村民叫它做“牧鹅塘”。如今,牧鹅塘早已不见了,一座红墙绿瓦的美丽学校坐落在那里,校园被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树木所环绕,显得静谧而柔美。这是广州市第七中学,前身是美国南方浸信会在广州创办的培道女子中学。
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宣教组织,称为“差会”,基督教以英国伦敦传道会、美国公理会、北美长老会、美南浸信会、德国的信义会、安息日会、金巴仑长老会等为主;天主教则以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加拿大满地荷无原罪女修会等较为活跃。早在鸦片战争前的道光十六年(1836),浸信会的牧师们的足迹,已深入两广内地,成立了华南浸信会。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规定广州为通商五口岸之一,其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和《天津条约》,均规定允许外国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可租买田地,建造教堂、医院、学校、坟地,允许华人信教。道光二十四年(1844)浸信会到广州发展。
光绪十一年(1885)——也就是张之洞执掌两广总督的第二年——广州、粤东、粤北、粤中和广西梧州、桂林等地的浸信会教派,成立了跨省的“两广浸信联会”,在两方地区创办学校。“两广浸信会”与差会不同,它的主事者为华人,外国传教士只担任副职,这种教会称为“公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广州区会、中国神召会华南区议会、基督教华南金巴仑长老会总会等,都属于这一类。
中国人的旧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在现代社会,亟须打破,因此教会办校,首先以女子学校为重。同治九年(1870),出生于美国马利兰州的纪好弼(R.H. Graves)牧师,在她广州寓所的餐桌前,创办了第一个圣经班,这就是东山神道学校的雏形。10年后,华南浸信会在广州创办了6所日校,收取180名学生;又过了10年后,学校增至14所,学生260人;光绪三十年(1904),学校更增至32所,学生有750人。而培道女子学堂,就是其中的一所。
培道女子学堂
张之洞离开广州的前一年,光绪十四年(1888),浸信会传教士容懿美(E.Young),获派来华开办女子教育。她身上只带着很少的金钱,来到广州,没有物资建校,也没有可依靠的人。最初她在五仙门开办了培道女子中学,当时称为妇孺班,开学时只有六名学生,但她仍全心教授她们。
为了让更多妇女读书,容懿美允许妇女带着孩子来上学,也让有缺陷的人学习刺绣,使她们能有一技之长。在她的努力下,学生人数渐渐增加。第二年增设了妇女班和盲女班,入学者达70余人。在2018年广州市第七中学的《培道-七中建校130周年》册子中,对容懿美有这样的评价:“容懿美女士的到来,为培道种下了一颗平等爱人的种子。”
第二年,容懿美回美国,由纪好弼接任校长,并在培道学校服务达35年之久。她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一位培道学生回忆:“当你病时如遇星期日,她就来坐在你的床前唱歌给你听,或说故事,使你觉得她好像慈母一般,所以学生都很爱她。”学业课程,以四书五经及《圣经》为主,课余教以麻布抽纱、刺绣及编织等工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学校人数增加,校舍不敷,派了一名华人教徒,到东山与寺右、山河两村乡民商议,买下了牧鹅塘附近几十亩地,由澳大利亚建筑师帕内(A.W.Purnell)设计,兴建第一宿舍(俗称“红楼”)和耶德逊堂,后者是课室兼礼堂,可容学生两百余人。第二年新校舍落成,当第一批学生乘坐紫洞艇来到新校舍时,举目四顾,周围还是一片荒凉郊野。几十年后,一位培道学生见证了东山变成全广州的模范住宅区,骄傲地说:“东山之有今日,培道是开山祖,第一宿舍恐是第一间建筑物吧?”
光绪十五年(1889),浸信会以仅有的67元捐款,城内德政街草创了一间新学校,命名为“培正书院”(即今培正中学),后来曾迁到大塘街、雅荷塘、南关珠光里,居无定所,四处流浪。光绪三十三年(1907),就在培道迁校的那一年,培正中学在东山烟墩路以南,耗资二万二千多元,购得一块乱葬冈,终于建成了永久校舍,并在寺贝通津兴建一座可容纳1300人的大礼拜堂,是浸信会在两广地区最大的教堂。培正在广州素波巷、西关和香港、澳门等地,均有分校。全盛时,共有学生6000多人,为华南地区中学之冠。一位培正中学的老师,感慨声称:“1907年,堪称为东山浸信会事业所开的新纪元。”宣统三年(1911),浸信会在烟墩路南侧创办了一所恤孤院,在寺贝通津创办了安老院。
培正中学
西方教会在广州办学,最著名的有岭南大学。光绪十三年(1887)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A.P.Happer)医生在沙基(今六二三路)创办了格致书院,后来搬到四牌楼,又搬到芳村花地,再迁至澳门。书院课程主要有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并聘请中国教师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还有固定的圣经课。香山少年陈少白就是该书院的学生,后来协助孙中山革命,成为著名的革命家。光绪二十六年(1900)书院从澳门迁至广州河南康乐村,后来更名为岭南学堂,知名度越来越高。1927年正式命名为岭南大学。这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
同治十一年(1872),长老会女传教士那夏理(H.N.Noyes)在沙基金利埠(今六二三路容安街)创办广东第一所女子学校,定名为真光书院,奉“尔曹乃世之光,尔光当照人前”为校训。初期只有六名女学生。最初人们并不相信传教士的办学诚意,怀疑洋人是为了把女孩子卖到国外,甚至耸人听闻地说,他们把女孩子的眼睛挖出来,做医学试验;还有人恶意地造谣,说那夏理是男扮女装的拐子佬(专拐卖孩子的人)。各种流言蜚语,闹得满城风雨,但那夏里和她的同伴们,不作辩解,把一切交给时间。
光绪元年(1875)一场大火,烧毁了沙基的棚屋区,殃及真光书院校舍,那夏理将书院迁至仁济街,由美国差会拨款重建,改称真光中学堂,只有三幢校舍,容纳一百多人,分大班、中班、细班和妇人班。宣统三年(1911)更名私立真光女子中学。
真光女子中学图书馆书签
美国长老会女传教士碧卢夫人(J.Bigelow),宣统三年(1911)在逢源街长老会礼堂创立慈爱保姆传习所,首创幼稚园和幼稚园师范班。这所学校,在1915年夏天的水灾中,被洪水冲垮。碧卢夫人与那夏理女士协商,把真光书院的师范班与慈爱幼儿师范合并,改名为协和女子师范学校,增设小学师范科。“协和”二字,乃取两校“协力同心,和衷共济”之意。1921年,在美国长老会、同寅会、加拿大长老会、新西兰长老会的资助下,学校在西村兴建新校舍,并于翌年迁入,同时附设幼稚园和小学。这就是今天协和中学的前身,而校内那座古色古香的协和堂,也是当年的旧建筑。
有识之士都明白,要做好迎接新世界到来的准备,光靠一两所同文馆,是远远不够的。但要大规模兴办新式学校,也非易易,讲四书五经的先生遍地都是,供过于求,能讲数学原理、化学公式的老师,却打着灯笼也难找。在这种情形下,只能从国外引入,能者为师。于是,教会学校便扮演起大辂椎轮的角色了。
也有一些人宣称,教会办学校,是故意羞辱堂堂大清:“西人在我通商之地,分割之境,皆设学校教堂,我有女子而俟教于人,彼所以示辱我也,无志甚矣。”但更多城市绅商与知识精英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对教会学校,并不排斥、抗拒,而是取包容、支持、学习的态度。事实上,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朝廷公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章程》,把女子教育纳入正规学制之前,广东人自办的女子学校,如育贤女学、广东女学堂等,已遍地开花,教材逐渐从针黹、刺绣、编织、四书五经、明心宝鉴、新约旧约之类,转向历史、地理、博物、物理、化学、数学、卫生、外语等。广州也出现了专供女性阅读的《岭南女学新报》《妇孺报》《女镜报》《妇孺日报》等报刊。女子的世界觉醒了。
[1] (美)区慕灵著 韦以皓译:《五十年来之华南浸信会》。载《广州东山和培道女子中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第10页。1938年6月印。
[2] 《培道-七中建校130周年》,第14页。2018年印。
[3] 禤伟经:《我对母校二十三年的回顾》。载《广州东山和培道女子中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第28页,1938年6月印。
[4] 禤伟经:《我对母校二十三年的回顾》。载《广州东山和培道女子中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第29页,1938年6月印。
[5] 关存英:《东山小识》。载《培正中学六十年周年纪念刊》,第51页。1949年印。
[6] 朱有谳编《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第879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欢迎赞赏
欢迎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