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号惊世传奇(选载3):第一次打捞

文摘   2024-08-02 08:30   加拿大  


1993年3月至9月间,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日本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了“中日南海沉船考古暨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长岛等地巡回展出,获得的热烈反响。春芽初发的中国水下考古,向世界交出第一份不俗的成绩单,这让考古队员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两年前,辽宁省传出一个消息,葫芦岛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捕鱼时,捞出了一些白釉褐花瓷器和烂船板,似乎有一条古代沉船。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赶赴现场调查,确认是一条元代沉船。在其后六年间,对沉船进行了五次考古调查和发掘,采集大量瓷器、少量陶器、铁器和零星船体构件等,总计613件。其中瓷器599件,以磁州窑的白釉褐花瓷器为主,还有一些绿釉和黑釉瓷器、翠蓝釉瓷,器型则分为盆、罐、坛、梅瓶、碗、碟等。这是中国第一次独立开展具有真正意义的水下考古实战,为将来的水下考古,积累了宝贵经验。

福建省连江县定海湾是另一个重要的水下考古现场。1970年以后,定海村渔民在尾仔屿、大埕渣、青屿、白礁等岛屿附近海上作业时,捞到大量宋元时代的文物。1989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联合组织水下考古调查,在白礁附近发现有宋代黑釉盏等。



白礁是定海湾东北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荒礁,随着潮涨潮退,时隐时现。1998年,第二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在浙江开班,20位学员参加了培训,并到白礁实习。学员们从海底挖出了不少凝结物和陶瓷器,其中有福建福清东张窑的黑釉碗、闽清义窑的白瓷碗,都属于宋末元初的产品,共发现陶瓷器1000多件。更重要的是,发现船体构件(龙骨)和海洋软体动物附着在船上的凝结物多块,从而表明白礁附近海底是一处宋元时期的沉船遗址。

然而,无论是在三道岗,还是在白礁,每一次的下潜,每一次的出水,每发现一件古物,都让考古人员牵挂着那艘还在南海酣睡的沉船。什么时候才能与它再次相逢?什么时候它才能重见天日?

发现南海I号沉船的消息,政府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担心引来文物盗贼光顾,也怕受到渔民拖网的破坏。三道岗海域的沉船就是渔船拖网捞起一些古瓷才被发现的。白礁沉船也曾被当地渔民打捞了很多古瓷器走私贩卖。1996 年海南渔民在西沙群岛华光礁附近发现的华光礁I号南宋沉船,多次遭到非法盗掘,盗贼甚至用炸药炸开沉船上的凝结物,导致沉船遗址严重受损。

南海I号附近海域,汇聚了江门、阳江两地的渔船,开渔季十分繁忙。阳江市边防支队奉命劝阻渔民在此作业,但又不能说出原因。这让他们伤透脑筋,想出的各种理由,常被渔民质问到哑口无言,最后被逼急了就说:“这里有炸弹。”没想到这个理由还挺管用,渔民立即掉转船头,飞也似地开走。以后他们就一直用这个理由,劝离进入该海域的船只。

但这个秘密还要守多久呢?1989年的那次相遇,仿佛擦肩而过,南海I号沉船的考古工作,无法再向前迈进一步。缺乏经验是原因之一,但更现实、更紧迫的原因,是缺乏资金。要完成这样一项史无前例的水下考古,需要很多资金支持。尽管那时国家经济正处在起飞时期,但各地都还忙于还历史欠账,有钱都用于修建公路、桥梁、医院、学校、高楼大厦,无暇顾及水下考古。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钱寸步难行。其间英国、法国、澳洲等国家曾先后提出合作打捞,条件是分享文物,都被中国婉拒了。但这是一个警号,说明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文物盗贼很快会逐膻而至。

 

世事很玄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情,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谁也没有料到,南海I号的发掘,竟会和香港兴建迪士尼乐园搭上界。

1999年2月,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与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就兴建香港迪士尼乐园进行谈判。双方在10月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成立香港国际主题公园有限公司,在大屿山竹篙湾发展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为此,港府年初就筹划在竹篙湾进行填海工程,为乐园准备土地。香港古迹古物办事处邀请内地考古队,到竹篙湾做水底考察,以确定水下是否有值得保护的古迹古物。

考古队到香港后,需要买几件潜水背心。湾仔骆克道有一家专卖潜水器材的店铺,店主陈来发是一位潜水教练,刚从美国返回香港不久。他对考古有浓厚兴趣,一听说来购物的人是考古队员,便兴奋不已,扯住聊个没完。在聊天中,他听说了南海I号,也知道缺乏发掘资金的情况。“水下考古和潜水完全是两个概念。”陈来发后来说,“潜水是玩,水下考古是科学工作,主要靠科技,而不是靠潜水技术。”他十分乐意助一臂之力。于是发起成立香港中国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协会,2000年9月,以协会名义,向南海I号项目捐赠了60万港元资金与价值60万港元的潜水器材,包括提供一艘印洲塘号潜水工作船。

就这样一个偶然机遇,“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香港人无私支持下,资金解决了。“我们吸收赞助来找一条船,”崔勇后来说,“不用花国家的钱,找不到也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我们就用了这笔赞助。而且国家文物局给我们开了这个接受香港赞助,进行考古调查的口子,其实已经非常好了。”苦候12年之后,南海I号考古项目得以重启。事后的考古调查报告写道:“南海I号沉船水下考古工作得以重新开始,至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水下考古人的自信。”报告形容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阳江市政府,共同组成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工作。2001年4月初,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开始对南海I号展开考古调查。

南海I号水下考古调查队随即成立,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威担任队长,驰赴广东。4月18日,14名内地水下考古队员在阳江集结完毕;19日,陈来发率领的香港水下考古志愿者,也乘坐印洲塘号抵达下川岛附近。一切人员、设备全部到位。动员大会开过了,香港船的出海手续办好了,各种设备也准备妥当。可以出发了。

4月24日,海面多云,半阴半晴。考古队抵达作业海域,对1987年的坐标点和1989年的扫测海域,进行“大海捞针”式的扫测。最初用香港提供的旁侧声呐系统,没有任何发现;从5月7日开始改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提供的美国Klein旁侧声呐和浅地层剖面组合仪系统,继续寻找。

大海使时间变得停滞了,清晨与黄昏的海浪是一模一样的,昨天和今天的海浪也是一模一样的,在无边无际的波浪起伏中,一个清晨接着另一个清晨,一遍扫测接着另一遍扫测,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唯有潇潇春雨忽而下,忽而停,忽而天又放晴,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转眼间谷雨过了,立夏也过了。5月12日,当浅地层剖面仪在第一条测线扫测经过原定的疑点时,苦守在旁侧声呐前的技术人员,发现实时浅地层图上有明显异常,判断是一个较大的物体。

终于出现了!

全体人员精神大振,立即派三组潜水员下水探摸。这是中国水下考古首次使38%高氧潜水。所谓高氧潜水,是指潜水员的气瓶中氧气比例高于21%(常用的比例有32%、38%、40%等)。如果采用38%高氧下潜到30米时,氧分压是1.52ata,人体承受的极限是1.6ata,超过这个限度,很容易发生氧气中毒。因此,在水流强劲或能见度低的环境中,比较安全的氧分压是1.3ata。而这天的潜水,已到达了约26米的深度。

崔勇是潜水员之一,他后来兴奋地回忆:“我们做了一个月的工作计划,一直在找这个船,所有的都想象到了,可能找不到,但是钱快花完的时候,最后那两天突然摸到这个船了。那个时候觉得这一个月的工夫没白花,当时还不敢肯定,我说这条就是南海I号,他们说不可能,我就坚持说是,然后说赌一顿饭。”

在水深23~26米处,确认两块大的凸起物是含铁质凝结物,四周还有渔网和散落着一些碎瓷片。潜水员把几片白釉、青白釉、酱釉瓷片带了回来。在接下来两天,继续对遗址的凸起物进行潜水调查。海底什么也看不见,完全靠手摸,有时候甚至要靠在绳子上打结,上水后再量绳子尺寸,了解沉船的大致尺寸,崔勇形容“就是结绳记事的感觉”。5月18日,在沉船位置放置了浮标。本次调查工作告一段落。

5月20日,小满的前一天。考古队满怀喜悦班师返航。回到陆地后,把这次采集到的瓷片,与1987年打捞上来的瓷片对比,完全一致,无疑这就是南海I号沉船。10月,考古队返回现场,对4月定位的坐标,进行再次确认,记录了调查的最大凝结物坐标,在沉船上方设置工程浮标,绘制航迹图。

对考古人员来说,离南海I号又走近了一点。800多年的时光,现在只隔着23米的海水。他们有强烈的感觉,沉船似乎也正一点点苏醒,一点点恢复记忆,从寂静和黑暗中,慢慢浮现出它的轮廓,俨然是一个有呼吸的生命体。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越秀繁华甲吾粤

辛亥年,北京南的一宗炸弹暗杀案

广州风水哪里好?人人争说旧仓巷

你饮过广州的井水吗?



欢迎赞赏


欢迎关注、转发、在看

长按二维码 识别 



历史现场
挖掘史料,探讨历史,激活民间记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