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与西关骑楼 || 林干

文摘   2024-08-14 08:30   加拿大  

骑楼是广州城建的特色,西关的骑楼更是广州骑楼的代表,这种临街的西方式的券廊式建筑,可以说是广州侨乡城市的最为明显的建筑特征。骑楼源自于新加坡(南洋)、香港等英属殖民地。早在1878年,香港政府为了改善居民拥挤的住宿环境,颁布了《骑楼规则》,并开始建造骑楼。“骑楼”也成为这种亚热带地区城市连铺建筑的专有名词。

最早提出广州修建骑楼的是两广总督张之洞,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之洞要对广州的老城区进行改造。他认为广州道路狭窄,交通闭塞,车来马往不便,与“地势增高、堤基巩固、马路宽广”的租界沙面对比,相形见绌。张之洞毕竟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对了西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香港的经验颇有研究,为了改善广州的交通,振兴商业,张之洞建议在天字码头一带兴筑120丈的堤岸。他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一经修筑堤岸,街衢广洁,树木葱茂,形势远在其上,而市房整齐,码头便利,气象一新,商务自必日见兴起。……修成之堤一律建筑马路以便行车,沿堤多种树木以荫行人,马路以内通修铺廊,以便商民交易,铺廊以内广修行栈,鳞列栉比。堤高一丈,堤上共宽五丈二尺,石磡厚三尺,堤帮一丈三尺,马路三丈,铺廊六尺。”


张之洞


 广州是千年商都,商人熟谙“成行成市”的商业秘诀,广州传统的商业街道,多由连续铺屋组成。但是,没有统一规划,这些铺屋大多为三间两廊式的凹入门廊,门廊两侧用砖墙封闭,即使有个别采用外廊结构,但街道与铺屋之间的公共空间多为商户在铺前僭建,占道经营的情况十分突出,肮脏、混乱且影响市民交通出行。为了方便市民做生意,张之洞主张建的铺廊是为商业交易的需要,铺廊既利行人,又便交易,它可以说是广州骑楼建筑最早的设计雏形。可惜这种“铺廊”只在给皇帝的奏折里出现过,张之洞于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离开了广州,其后的继任者没有继续他的宏图大略,他所建议的长堤工程花了17年时间才完成100丈,他的建铺廊之议也只是纸上谈兵。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1912年,陈炯明当上了广东都督。这位前清的秀才,曾在广东法政学堂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能讲英文,还懂一些法语,喜好诗歌,公文多是亲自执笔,不假秘书手。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在省府驻地省城广州的建设上想大显身手。他上任不久,即下令拆城墙、开马路,要求城门附近之居民在一月内上报业主住户业权、位置材料。陈炯明在下令拆墙建路的同时,将广州城的骑楼建设正式列为城市管理条例之中。在1912年颁布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第14条有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铺屋,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英)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这是“骑楼”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献上,文中的“铺屋”即是昔日铺廊之意,而“有脚骑楼”则十分形象地说出了骑楼的样子。这是“骑楼”第一次以正式名称列入我国城市建设规范文件中。




陈炯明



不过,1912年正是民国元年,刚刚从帝制转入共和制,中国社会问题多多,虽然有陈炯明的大力推动,但广州骑楼这种建筑形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表现。

 真正让广州大兴土木进行近代城市改造的,而且让骑楼成为广州城市建筑特色的,是首任广州市长孙科。

孙科,字建华,号哲生,1891年10月20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十八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为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所出。孙科出生后次年,因孙中山在澳门镜湖医院就职,即随母去澳门居住,不久改到香港定居。1895年冬,孙中山领导广州起义失败,为安全计将孙科母子等送往檀香山,请哥哥孙眉照顾。孙科童年先随母习读《三字经》等启蒙读物,7岁从塾师读四书五经,12岁入当地天主教会办的圣安东学堂就读。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八年课程四年就学完毕业,16岁考入圣路易士学院。此时的孙科,从事实业成为人生理想。他曾写信给在美国的父亲,表示毕业后打算研究农业。


孙科


1910年3月,孙中山到檀香山开展革命活动,还在读书的孙科决心投身革命,加入了同盟会,并参加《自由新报》《大声周刊》的编辑工作。翌年从圣路易士学院毕业后,他到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并参加当地华侨办的《少年中国晨报》编辑工作。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四处演讲宣传革命,学业暂辍。1912年2月曾回国,7月再去美求学,文理两科兼学。1916年获加州大学文学学士后,他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政治、经济,选修新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17年8月,孙科学成归国,正值孙中山在广州组建护法军政府,于是就任大元帅 府秘书兼外交部秘书。次年孙中山离粤去沪,孙科与友人创办英文《广州时报》并任副主编。1919年,他在孙中山创办的《建设》杂志发表《都市规划论》,详述西方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经验。开篇便写道:“‘都市规划’一语,本是英文之City Planning,为晚近欧美之言都市改良者之一新术语,亦即市政学之最理想的而最重要之一部。其功用在规划新都市之建设,或旧都市之改造,使都市一地真能符合希腊哲人亚理斯多德之旨,为‘人类向高尚目的讨共同生活之地’。”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较早论述城市规划的文章,代表了中国人最早的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意识。

1918年广州成立市政公所,开始以省会设市。

1919年秋,国民革命军打败了桂系军伐后统一了广东。时任广东省长的陈炯明第一个提出“广州是吾粤首善之区” 。其时军政府认为,要建设现代广州,应选聘熟悉欧美市政管理之人主持广州市政建设。孙科在留美期间学习的是市政专业,又有市政规划论著行世,被认为是最适宜人选。当时的广州还没设市政府和市长,只成立广州市政厅设市政厅长,孙科任广州市政厅长兼治河督办,他在广东省长陈炯明管辖下负责市政工作。

孙科上任后雄心勃勃,他希望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市政管理知识建设一个现代广州。1920年,孙科参照美国市政制度为广州设计新制,由他起草的《广州市暂行条例》出台;他精心制订《广州市组织条例 》57条,规定市政府设公安、工务、财政、教育、卫生、公用六局,并一一明确职责。其中“公安”、“公用”两局名称是孙科首创,后来广为各地沿用。公安 包括警察、自卫、消防等,公用包括公共汽车、道路交通、电灯、自来水等事业,即今天 的市政公共事业。他还设立了审议室和市参事会两个独立的监察机构。在市政建设上,孙科制定颁布了相当多的章程,试图将广州市政建设向当时的国际化都会的目标靠近。其中城市道路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他首先实施拆墙筑路,开辟交通,以改变市容市貌。

1920年以前,广州的道路是行人、挑担子的和人力车,马车等各式各样的非机动交通工具共处。虽然当时广州还没有公共汽车,但孙科已经考虑要开辟专供机动车行驶的道路。如果道路只给机动车行驶,行人去哪里,所以要给行人开辟专门的人行道。与此同时,孙科意识到,广州是亚热带气候,好天太阳晒,雨天大雨淋,修建连片骑楼同时兼顾人行道,可以方便市民行街免除日晒雨淋之苦,又可以让商家赚得人气。当然,他也知道,旧广州横街窄巷,九曲十八弯,住户商铺与邻为堑,骑楼要修得整齐贯通。显然并不是一栋一栋用单个建筑的方式盖起来的,而是需要一个统一划一的规划,而且要以政令实行。

广州市政厅成立后,公布了《马路两楼铺物请领骑楼地缴价暂行简章》,对骑楼地价和度量方法作了规定,并将广州市建骑楼的地块分成7等:甲等是一德路、永汉路(今北京路)、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乙等是惠爱西路(今中山六路和中山七路)、惠爱东路(今中山四路)、桂香南路(今市政府之南)、丰宁路,丙等是大南路、归德路、公园路、万福路、财政北路、越秀南路,丁等是长庚路、文德路、吉祥路,戊等是越秀中路、文明路,己等是盘福路、大东路(今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庚等是盘福北路、越秀北路。当时规定在80英尺马路允许建15英尺的骑楼,但底层高度不得低于15英尺;在100英尺的马路建20英尺的骑楼,底层高度不可低于18英尺。鉴于广州兴建的骑楼多为15英尺底高,政府又专门颁发了《广州市市政公所取拘建筑十五英尺骑楼章程》,对骑楼的结构和构造作了非常详细的技术要求,由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已渐普及,该章程有“其柱如用士敏土铁条结柱”,骑楼可盖到五层楼的高度。马路大多是广州城加大了旧城改建的范围和力度。




不久广州改省辖为特别市,1921年2月,广东省议会通过《广州市暂行条例》,并于同年2月15日公布施行,由于孙科在市政厅长任内多有建树,被一致推举就任广州市首任市长,广州市乃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行政“市”。1923年2月26日孙科 二度出任市长。他 又公布了《广州市市政章程例规》和《广州市催迫业户建筑骑楼办法》、《本市新辟各马路承领骑楼地征费办法》,从而加快了广州骑楼建筑的兴建速度。1926年1月,他被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5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暨 建设厅长,并再次出任广州市长,三主穗政。三次任内,孙科科学规划广州城市建设,大力整顿市容,修筑道路,短短10年间,广州市建成了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当时羊城街道两旁,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架在半空,特别是骑楼的商业空间,被房地产商充分利用,下铺上居,前铺后居,骑楼建筑,好睇好用,风行一时,成了广州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

 广州骑楼的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骑楼,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走廊自由选购商品,楼上一般住人。骑楼街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骑楼内的店铺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在建筑上,广州骑楼的结构共分三段:下段为约宽为4米的走廊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沿街的一面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处大多都有丰富的装饰花纹或浅浮雕。依建筑风格,广州骑楼又可分为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两个流派。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大多直接具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
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
      东山骑楼形成年代比西关骑楼略晚,更趋于现代化,也更加简洁。比如说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等等。山花挑檐是东山骑楼最为独特之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美观而且实用。

 广州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最为壮观。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代表。




       孙科在建设城市时对西关的城建建树更为明显。广州市政府颁布了《暂行拓宽街道规则》及其修正条例,同时出台了广州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城市规划文件《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该草案提出除原有旧城商业区外,在黄沙铁路以东、省府合署以西一带规划新的商业区。

1923年到1929年的6年里,广州市政府对商业集中、民居稠密和街巷狭小的西关进行大规模的城市道路改建工程。西关以来是河涌交错的水城,农业文明社会里,船是最好的交通运输工具,西关纵横交错的水网河道确实为西关的繁华提供了“地利”。但是,进入20世纪,工业文明对城市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西关众多的涌渠已经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为此,孙科提出,改造西关,“盖渠筑路”,虽然工程费力甚大,但很快通过填涌渠修马路,把西关连成一片,道路是城市基本设置,路通财通,从上世纪20年代起,西关发展走上快车道,成为广州最为繁华的城区。

孙科在进行道路规划的时候,还把西关商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考虑进入。十八甫路的街道与建筑形式,又有别于普遍的“骑楼街”,它是近现代广州按照现代城市理念、建设最早的以商业为主的街区形态之一。

上世纪20年代,广州在此之前的道路最宽也就3到5米,楼上竹竿从这头搭到那头晒衣服,还有摆卖东西的,人们就在这里面穿来穿去。官府的人出行要鸣锣开道,驱赶人群,不如此就走不过去。广州规划非常注重道路尺度,“凡辟一马路,应有精密之交通调查。”马路的尺度“首应考察其目的何在”,“如住宅之横马路……其宽度5.5尺;商业区之马路为21公尺至22公尺”,使全城原有街道普遍拓宽了2.5—5米。
      十八甫路从一个小巷子拓宽成马路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规划了人行道,道路两旁还要种树。当年因为要拓宽成马路,所有的建筑都要往后退了六七米,才有了十八甫路有十多米甚至更宽,还设了人行道,种了树,有了统一的规划,哪条路怎么开,哪条路可以建,都有规定。这在全国当时都是走在前面的。

与当时的骑楼街、或者是以居住为主的街道不同,十八甫整条街基本都是做生意的,洋楼和商铺连成片。十八甫路这条街上有不少民国时期的“高楼”,虽说只有四五层,但在当时是很高的,可以说这里聚集了广州比较多的民国时期的高楼(住宅)建筑,都是在民国初期不太长的时期建设起来的,这在当时的广州甚至广东其他地方不多见。这也是广州作为近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
  如今,从康王路由东往西进入十八甫路,一座座各式西方风格的洋楼在绿树掩映下尽显优雅身姿。但是如果走访街坊,十八甫路拥有不少近代的、以西洋风格为主,并融入了中国元素的民国时期特别是民国初期的建筑,包括当年已有4层之高的西式建筑出现,街道两旁还设置了人行道,它无疑反映了广州现代城市建筑除骑楼街之外的另一番景象。
      时至今日,广州新开发的新城区街区早已摒弃了“骑楼”模式,但是,孙科建“骑楼”为逛街市民避风雨、防日晒的人文关怀理念,似乎值得主政者传承。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我们小时候的游戏 || 依慈

许氏家族:广州第一家族

中大:失落的校园

广州第一家新华书店

 


欢迎赞赏作者


欢迎关注本号

历史现场
挖掘史料,探讨历史,激活民间记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