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染相依

文摘   2024-08-29 00:25   北京  

净染相依

染法、净法之并称。又称净法不净法。染,即烦恼污秽之义,是无明之法。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法性之法。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谓,生死为不净品,涅槃为净品。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四中):‘杂染法者,谓苦、集谛,即所能趣生及业惑。清净法者,谓灭、道谛,即所能证涅槃及道。’此谓生死不净之法为染法,涅槃或灭、道二谛为净法。又大乘起信论谓,无明妄现之境界为染法,真如之净相为净法。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成佛后始可断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故无明熏习又称染法熏习或染熏,真如熏习又称净法熏习或净熏。法华经玄义释签卷十四(大三三·九一九上):‘法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名之为染;无明之与法性,遍应众缘,号之为净。浊水清水,波湿无殊,清浊虽即由缘而浊成本有,浊虽本有而全体是清。’又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下谓,以在缠心变造诸法,一多相碍,念念住着,称为染;以离障心应赴众缘,一多自在,念念舍离,称为净。[成唯识论卷四、辩中边论卷上、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在佛学词典里,净染二法有名词解释,解释名词的人也多,从名词入手,喜欢逻辑的人可能是一法。

居遁偈颂并序其六十二:无端遣向墨池边,染得身衣黑似烟。却去上流清处洗,向心用尽亦如然。令教脱却重披素,不免依前着净缘。净染二途俱不了,到头须得自心玄。人不能保证自己的一念是净还是染,或者说这一念是白还是黑。用不着去管,如同看围棋的黑白字,但不作黑白想。看谁说是黑的好还是白的好。黑白相依,净染亦相依。虽然我每天都在写,但有点害怕文字,比如这净染,如果作学术研究,那就毫无意义,如果真要研究,估计十年过去了。像我这岁数,还有几个十年?用文字来说明超越文字的道理,如同水里的鱼非要说空气里的事。净染相依,神秀十个字说完了: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时刻都在净,时刻都在染。居遁的这首偈也很好懂,其意是染净相依,自心玄是自心要得其玄妙。如何得其玄妙呢,那就向大乘看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永明延寿是法眼宗著名的禅僧,他在继承禅宗的“以心傳心、见性成佛”和“即心即佛”、自修自悟等思想的基礎上,广泛吸收华严宗和其他宗派的心性思想而建立自己的“一心”,延寿立“一心为宗”调汇融合佛教各宗,将佛教一切经教纳入一心,会通禅教,提倡禅教一致,而且又以净土融合于禅,倡禅净双修,其本人也是身体力行,持戒清严,行道念佛,“日课一百八,未尝暂废。”延寿大师集禅门法眼宗第三代宗师与净土宗六祖为一身,在当时威望极高,受到吴越王钱氏政权的优遇和支持,使得法眼宗于五代宋初时期于南方显赫一时,达到鼎盛。延寿所倡导的禅教一致、禅净双修等充满融汇、调合的思想理念,对后世佛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宋明以降佛教的基本格局,永明延寿诚继六祖慧能之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也”

京城客毛建福
毛建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