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钟声到客船

文摘   2024-08-25 11:03   北京  

总有钟声到客船

唐朝诗人张继,是湖北襄阳人。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寒山寺名气大,也有张继的功劳,《全唐诗》只录张继的诗一首,但足够了。唐太宗贞观初(627--649)名僧寒山子,来此缚茆起居,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700--790)在此创建伽蓝,题额曰寒山寺。寒山是文殊菩萨的示现,希迁是石头希迁,被人称为众角虽多,一麟已足的人。何意,龙象也。大约二十年前去过苏州,也去过寒山寺,不过那时候张继的诗是诗,寒山寺是寒山寺,经过了二十余年,总算把张继的诗和寒山寺结合到了一起。理解一首诗也很难,觉得好也未必知道好。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是苏州一处的地名,此诗是张继为避战乱在苏州时写的。

解释这首诗的人也多,我从佛理的角度来解一下,好像还没人这么解过。用现代诗概括一下这四句是:秋天的夜晚愁得睡不着,却听到了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在《楞严经》里,佛说:“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华严经四圣谛品》里,尘就是苦谛。为什么说尘是苦谛?因为贪嗔痴将外相和内识扭合在一起,逼迫识来认知,这种逼迫性,就是苦。如果离了苦,也就是苦灭,有分别性,就是真心。我们看看《佛说清净心经》就知道了,要灭苦,必须灭尽贪嗔痴,若灭尽贪嗔痴,自然就是真心。纵使灭尽见闻觉知,贪嗔痴仍在。“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这句话里,分别性,指的心所离尘,能所断开。无体,《华严经四圣谛品》里,“体真实”指的贪嗔痴灭尽。所谓的无体,自然就是贪嗔痴没有灭的状态,就是凡夫的状态,如果心所断开,而贪嗔痴不断,则仍是前尘分别影事。

客尘烦恼不是到处跑才有,原地不动也有。不是战乱时有,当太平犬也得为生计奔波。我们不得清静,因为我们总有烦恼,我们本来都是过客,但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主人,是永恒存在的。于是,要妻妾成群,要荣华富贵,要光宗耀祖。要的也太多了,大海都装不下。要的越多,烦恼越多,张继的烦恼是不言而喻的,安史之乱,不知要死多少人。此时的寒山寺,说不定也在逃乱的人暂住在寺内,都饥寒交迫了,还睡不着觉。或许有位高僧在寺内,见此情此景就起了慈悲之心,不如趁这月夜撞一下钟,让逃难的人们听一下钟声,但愿他们的烦恼如同这钟声一样,响过以后也就过去了。于是,张继听到了钟声,突然明白一切就跟这钟声一样消散在月夜的风中,于是提笔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

京城客毛建福
毛建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