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

文摘   2024-09-20 00:00   北京  

祖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

1982年在杭州出土一块铭文砖,刻有下列文字:“大隋开皇十二年(592年)七月僧璨大师隐化于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这块砖铭所记,与现代佛教典籍相符,应当是可信的。都说活在当下,但活在当下也会有回忆,看到这块砖刻,能不回到从前?僧璨是禅宗三祖,写了《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至道无难”,所以我们要树立起自信心。至道,即“至极之大道”。至道无难,就也就是走入至极之大道,并无困难。全句大意是说,凡事仅须自自然然地去做,则要体会大道,并无困难;若有分别情念,即落入“拣择差别之见”,例如看到大家进步,自己心里很急,这可能是与别人的“争斗(竞争)心”引起的烦恼,自己应该不断自自然然地精进。这只是开头的几句,还有很多,手机百度可查阅,还有一心不生,一念万年,信心不二等句。三祖是教导后学要树立信心,只要有信心,总会学有所成。信心越大,人会变得越单纯,只管往前走,这样的人往往容易有成就。但三祖开头八个字也说了,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拣择也就是分别心,分别心又是什么,还是有个我。必须人无我,法无我。而我们都是人我执,法我执。梦里既然有六趣,好梦从来不愿醒。人无我法无我百度可查,解释起来一大堆文字。有时候要把佛理简单地说出来,还真得借助于诗句。要不然,又得说一火车话。

不管怎么修,肯定要去掉我执,肯定要无我,让平等心升起来。我执又是属于第七识,把我执去掉,平等性智才会有。等于修行的时候,首先要找到源头。此我不是我,很难让人想明白,这只能从无常二字去想,比喻人与人之间交臂非故,比如生命也就在一呼一吸之间。我们说认命,修行人说随顺世缘,两相比较,还是修行人说得好。不再分别,比较符合现在的混沌学说,但弄出个混沌二字来,会不会又让心镜蒙上一层灰尘?要随顺世缘,首先要随遇而安,这是第七识变为平等性智了。释慧开在《偈颂四十八首其三》里有颂:只为分明极,翻令分明极。翻令所得迟。早知灯是,饭熟多时。这偈里,翻令意思是反过来便。灯指传灯,意谓以法传人,如灯火相传,辗转不绝。灯录之作,萌芽于南北朝时代,而正式之灯录出现于禅宗成立以后,经历代辗转相续,至宋代达于极盛,此后,元明清各代继承传统,灯录之作,续而不尽。而禅宗语要,具在诸灯录中,一般以宋代所著之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等五灯为灯录成书时期之分野。后八个字的意思是早知平等二字,就可归家稳坐了。禅师们说话,顶多只说三分。

京城客毛建福
毛建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