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期间助「排卵」,一定要知道这5点……怀的更快!

学术   健康   2024-09-18 17:30   上海  
由于心理、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孕症的患者也越来越常见。而导致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在众多解决不孕症的方案中,促排卵药物治疗是妇科门诊很常见的一种方式,但关于如何规范使用这些药物,很多人并不知道。





(一)导致不孕症的常见原因





一般来说,当1对配偶未采取避孕措施,有规律性生活至少12个月未能获得临床妊娠,就可以定义为不孕症,这是一种低生育力状态。

来源:摄图网


在临床上,不孕症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而且根据原因的不同,又可分为女性因素不孕症、男性因素不孕症和原因不明不孕症。


而在女性因素不孕症中,其主要的病因包括排卵障碍和盆腔因素两方面。通过影响卵母细胞的生成、发育、排出、运送、受精,或胚胎的早期发育、着床等过程,进而导致不孕。





(二)促排卵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近些年,随着不孕症患病率的上升,妇科门诊促排卵治疗成为了一种很常见的治疗方案,也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促排卵是根据患者有排卵或无排卵的类型及医疗干预的目的,希望得到多个成熟卵母细胞。卵巢刺激分为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下面,我们重点来介绍OI。

来源:摄图网

OI是指对无排卵妇女进行卵巢刺激,形成正常的排卵周期(模仿生理性的一个优势卵泡的选择和排卵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适用于:

①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

②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

③黄体功能不足;

④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卵巢刺激、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三)具体的治疗方案和用法用量





目前,比较常用的OI方案促排卵相关药物包括抗雌激素类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等。


①克罗米芬(CC):主要成分为枸橼酸氯米芬,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口服后经肠道吸收,进入肝血流循环,半衰期一般为5~7d。


适用人群: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黄体功能不足、不明原因不孕症、因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等患者的促排卵治疗。


用法用量:自月经周期第2~6日开始,推荐起始剂量为50mg/d,连用5d;如卵巢无反应,第二周期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剂量50mg/d),最大剂量为150mg/d。若单用诱发排卵失败,可根据患者情况与外源性Gn联用,或联合二甲双胍来诱发排卵。


来源:摄图网

②来曲唑(LE):是芳香化酶抑制剂,能促使不孕症患者排卵。口服后可完全被吸收,平均终末半衰期大约为45h(范围30~60h),主要在肝脏代谢。

适用人群: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明原因不孕症以及因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患者

用法用量:自月经第2~6日开始使用,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d,连用5d;如卵巢无反应,第二周期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剂量2.5mg/d),最大剂量为7.5mg/d;此外,还可联合Gn一起使用。

③Gn:分为天然Gn和基因重组Gn;前者包括天然的从绝经妇女尿中提取的Gn,后者包括重组FSH(rFSH)、重组LH(rLH)和重组HCG(rHCG)。


适用人群:可用于下丘脑-垂体中枢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因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等。


用法用量:根据病因、患者年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基础窦卵泡数(AFC)选择适宜的启动剂量(75~150U),隔日或每日肌肉注射;根据卵巢反应性逐渐调整剂量,如有优势卵泡发育,保持该剂量不变。Gn还可合并LE或CC使用。






(四)HCG扳机时机





正确掌握注射HCG使用时机是获得理想的诱导排卵或控制性卵巢刺激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决定HCG使用时机和剂量主要参考卵泡直径的大小/数目和外周血中雌激素水平,通常HCG剂量2000~10000U。


OI周期以诱导优势卵泡进一步成熟并控制排卵时机为目的,在监测LH峰情况下等候其自行出现LH峰或卵泡成熟时注射HCG。





(五)促排卵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虽然促排卵药物治疗是目前妇科门诊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也可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与促排卵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有:


  • 加多胎妊娠及其相关母婴危险:促排卵治疗可显著增加卵泡同期发育数目,是多胎妊娠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多胎妊娠已成为促排卵药物应用不合理造成的一个突出现象。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发生于使用Gn促排卵联合HCG触发排卵的易感患者或合并早期妊娠者。


  • 相关肿瘤:药物刺激卵巢与卵巢肿瘤乳腺癌生殖道肿瘤和激素依赖性肿瘤发生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但在临床应用促排卵药物中需警惕可能的风险


总而言之,对于不孕症患者来说,虽然促排卵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怀孕的机率,但也不是谁都适合的,一定要严格掌握相关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加强监测,尤其是要监测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于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处理。

END

参考文献:

[1]陈子江,刘嘉茵,黄荷凤,等. 不孕症诊断指南[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8):505-511. 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8.001.

[2] 胡琳莉,黄国宁,孙海翔,等. 促排卵药物使用规范(2016)[J]. 生殖医学杂志,2017,26(4):302-307. DOI:10.3969/j.issn.1004-3845.2017.04.002. 

[3]乔杰. 促排卵共识[C]. //广东省医学会第五次生殖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5:35-38.

[4] 王颖. 来曲唑促排卵治疗不孕的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110-110,112.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妇产视界
医会宝旗下妇产领域的垂直新媒体,传播分享妇产科前沿资讯、最新指南、诊疗知识、热门课程及会议,规范妇产科诊疗,致力成为国内妇产科领域的专业医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