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怀孕生子,一定不能忽视这4点……别当“耳旁风”!

学术   健康   2024-09-24 17:30   上海  
由于生活、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人也都是上了年纪以后才考虑生育问题。加上二胎、三胎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大龄女性也开始加入生育行列

鉴于这些现状,导致临床中高龄孕妇的数量不断增加。与普通产妇相比,此类孕妇具有多方面的特殊性,给临床工作也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了解高龄妊娠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一)高龄孕妇的定义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将分娩年龄大于或等于35周岁的妊娠定义为高龄妊娠。在我国最新发布的2024版指南中也提出:建议将预产期年龄达到及超过35岁的孕妇定义为高龄孕妇。


而在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妊娠风险评估管理”中,将年龄≥35岁纳入黄色高危管理,年龄≥40岁纳入橙色高危管理。


来源:摄图网

性35周岁以后生育能力和身体机能处于逐渐下降的状态,受环境、社会中多种危险因素的长期影响,高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

医学相关研究已经证实,高龄孕妇妊娠其风险性要远远高于最佳生育年龄的孕妇,并且高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对孕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均有较大的影响。

在怀孕与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而且,研究也发现,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发生妊娠高血压的风险也会逐渐升高






(二)高龄孕产妇不能忽视的4件事





对于高龄孕妇,积极做好孕期保健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孕前评估、产前筛查和诊断、子痫前期的预防和管理、早产的防治等。此外,也要关注妊娠相关风险的发生,尤其是以下4点要格外重视:

(1)产后出血

高龄产妇更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如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死胎等,同时由于产道、产力等因素限制,并发症发生率高,高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产后出血发生率高。


建议:产前一定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尤其是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此外,积极处理第三产程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降低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为常规推荐。


(2)病理妊娠


研究表明随着孕妇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大,心理压力大等,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子宫肌层动脉血管硬化范围增加以及血管萎缩性改变,限制了胎盘血流,加之多次流产、刮宫等异常孕产史,均增加了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性。


建议:所有高龄孕妇都应该定期进行产检、B超监测及根据合并的高危因素行相关检查;如高龄孕妇合并1个高危因素或中危因素者,建议在孕12~16周开始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d)预防子痫前期。


(3)早产


高龄孕妇的早产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与<35岁孕妇相比,35~39岁、40~44岁、≥45岁孕妇早产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4%、56%和70%。


建议:建议及早识别高龄孕妇治疗性早产和自发性早产的高危因素,采取不同评估和干预措施,降低早产发生风险;高龄孕妇早产的治疗与适龄孕妇相同,但对于并发子痫前期的高龄孕妇,尽量避免使用盐酸利托君进行抑制宫缩治疗。


(4)分娩方式

高龄女性的妊娠并发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骨盆、韧带功能减退,软产道弹性下降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龄经产妇的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建议:高龄孕妇发生难产及剖宫产的风险增加,但高龄本身并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如果没有其他母体或胎儿的剖宫产指征,应鼓励高龄孕妇阴道分娩;分娩方式的决定需要综合考虑母胎情况、合并症、剖宫产风险及孕妇本人的意愿等;不建议仅因为高龄提供择期剖宫产,对有剖宫产意愿的高龄孕妇可酌情放宽指征行剖宫产;引产不增加剖宫产率,推荐高龄孕妇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引产。

END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高龄妇女孕期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4, 27(6): 441-449. DOI: 10.3760/cma.j.cn113903-20240204-00060.

[2]孙文丽 孕前、孕期保健对高龄孕妇的临床价值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31(16):2644-2645.

[3] 田春芳. 高龄孕妇危象的早期识别[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4):344-347. DOI:10.15972/j.cnki.43-1509/r.2018.04.002. 

[4] 李艳伟. 高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因素[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8-10.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23.01.003. 

[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3,58(6):401-409.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30223-00084.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妇产视界
医会宝旗下妇产领域的垂直新媒体,传播分享妇产科前沿资讯、最新指南、诊疗知识、热门课程及会议,规范妇产科诊疗,致力成为国内妇产科领域的专业医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