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高中|博物课:不见往事如烟,方知何以敦煌

教育   2024-11-02 07:03   江西  




何以敦煌?




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躺在故纸堆里的文字,似乎用一种无可辩驳的权威方式讲诉着敦煌的昔日时光。可惜的是,不论是应劭、李吉甫还是高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都没能亲涉其地,更无法亲眼目睹,难知“何以敦煌”。






遗憾,历史里何尝不是写满了遗憾。流光不腐,一瞬千年,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弥补了应劭、李吉甫和王维的遗憾。



本周的4S课程,从金瑞高中部的学生们迈入“何以敦煌”展馆的那一刻开始。敦煌,千年累积的磅礴澎湃,怒潮般撞进眼帘。石绿、绀青、藤黄、朱砂、赭石、檀褐、藕荷……初次见面,诸色失色。






同学们被这绚丽多彩的颜色所震撼,不禁感叹敦煌艺术色彩的独特魅力,大红大绿,大雅大俗,这一瞬仿佛所有的配色理论都变得苍白无力,唯有亲见,才明白艺术与色彩之间的微妙境地。无畏、与愿、禅定、降魔、转轮、说法、触地……两相观照,无明自明。




同学们在佛像所展现的精神境界中,感受信仰的力量,对古代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也进一步拓展了博物课程中关于文化与精神层面的知识领域。





神佛本草木,宏愿铸金身。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信众,发愿普佛弘法,他们选取当地常见的红柳、棕麻,制作佛像的骨架。再用泥土、细沙、麦秸等材料,塑造出佛像的基本形状。



能工巧匠,日复一日,千锤万击,切磋琢磨。精诚所至,佛性自足,终使得草木泥石,脱胎换骨,立地成佛。佛像既成,画师施之以丹青,信众加之以金箔。是故今日所见,金刚怒目,菩萨慈眉。





同学们惊叹敦煌造像之美,也在和它们的近距离接触中认识到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执着精神。“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啊!”“是啊!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对敦煌先民的坚韧和传承精神深感敬佩。




本次博物之旅对学生的影响不断延伸,


学生们以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为例,

把所见所得与经济学知识相结合,活学活用。


“残垣断壁今犹在,忍看珍宝散他乡。”斯坦因以为王道士修缮庙宇提供捐助为条件,换取查看经卷的机会,并且编造神的旨意,从王道士处骗取29 箱奇珍。


伯希和凭借一口流利的汉语取得了王道士的信任。他在藏经洞里花费大量时间仔细阅览了约 2 万件文书,然后从中挑选出他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带回法国。


金瑞老师现场为同学们讲解历史背后的故事




华尔纳来到敦煌莫高窟,使用化学溶剂把壁画粘到纱布上,然后整块整块地将壁画剥下。他剥走的部分唐代壁画,现存于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斯坦因、伯希和、华尔纳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他们费尽心机将敦煌的文物带走,像个无知的幼儿向世界炫耀他们“发现”。而被抹去面部的佛像,从容注视着一切,不言不语,无喜无悲。佛本无相,不需要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在人们臆想中一遍遍制造她前世的绝妙。






同学们对敦煌文物遭受的掠夺深感痛心,剥离的壁画,失色的油彩,残损的造像,天灾与人祸,沧海与桑田,这引发了同学们在博物课程中对文物保护的思考,增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




“我们也想想用什么办法来保护美丽的敦煌吧!”同学们决定在未来的课程学习中,积极参与关于文物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参与博物馆的志愿服务,了解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技术,同时学习如何向公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本次参观作为高中博物课程的一部分,我们的学生得以在上海见证千里之外敦煌的震撼。驻足于壁画前,同学们收获了对敦煌文化全方位的认知和理解,这些收获不仅丰富了博物课程的内容,也让同学们在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上有了新的提升。




历史不如烟,敦煌已不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学生将亲身来到敦煌,见天地、众生,见种种色。




审核:李然











































程红兵教育笔记
主要发表自己的办学理念、课程改革等有关教育的经验体会,适合于校长培训,教师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