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的竞争与优绩主义
程红兵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在一席发表题为 “从拔尖的陷阱到掌控的反噬”的演讲,有一定深度的批判性,读来颇有启发,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不妨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刘云杉老师在演讲中提到:“整个教育系统被魔幻成了一个大型的数据监测、侦探、挖掘、分析改进的系统。每个学生都穿上了一个电子隐身衣,老师们拿着电子诊断单给他开出有针对性的学案题目和训练册,然后再谨慎地预判他的位次。这个电子隐身衣同样也罩在每个老师身上,你的业绩如何。同时还罩在每一所学校的身上,学校今年的清北率怎么样。也罩在我们当下社会每一个人、每个部门身上。学校成了优绩主义的实验场。”现实中有不少教育学者与刘云杉老师所持的这个观点相近,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其一是学校优绩主义的价值取向问题,其二是达成优绩的方法手段问题。
我们首先要问一下学校优绩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学校只有优绩主义肯定不行,但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是否应该强调绩效,这就需要讨论一下,不妨设想一下,学校假如不搞优绩主义,那么搞什么主义?搞中绩主义,还是搞劣绩主义?或者是不论绩效的躺平主义?不论绩效的躺平主义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吗?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吗?我以为不能简单地否定学校追求优秀的成绩,学校基于学生自身的起点基础,在符合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的条件下,切合实际地追求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提升,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我们要反对的是违背基本教育规律、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切实际的追求绩效。如果是前者就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在追求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学术学习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分析(有条件的学校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使分析更精准、更高效),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练习、训练,就是一个相对科学的教学方式,也是实践证明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假如不这样,那就是对学生情况不加分析,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差异不明,简单粗暴地让学生做一样的试题,进行一样的训练,势必导致题海大泛滥,毫无针对性,效果不佳,劳命伤身。
刘云杉老师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学生所说:“高三时,学校为多次大考平均排名年级前二十名的同学单独拉了一个群,鼓励我们保持优势、力争上游,微信群名是‘人上人’。并告知,几个月后会再排一次名,将新的前二十名拉进群,掉出去的则自动退群”,对此刘云杉说到:“本来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面对知识和开阔人生的校园生活,变成了人和人直接高度竞争的环境,在一个驯兽一样的制度中,家长托举、老师保姆式的陪伴,每个人都是他的潜在竞争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的心理感受会是什么样的?他今天的脆弱或者孤独,是否与此有关?”
我反对不讲教育伦理、不讲育人道德的唯利是图的分数竞争,“人上人”的微信群名可视作教育者价值观出了问题,这种价值取向蔑视了人与人平等的价值观,现实中类似这种或比这种更加严重的现象确实存在,对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产生极坏的影响。不少学者都持反对学校竞争的观点,但我以为我们是否因此取消竞争,在教育领域里终止一切竞争?我在想:如果没有竞争,那结果会是怎样?我们是否真的相信一旦取消竞争,那所有的学校就会自然健康发展,教师人人幸福,学生个个阳光灿烂?这可能吗?其实社会任何领域如果没有竞争那必然就是一潭死水,任何组织如果没有竞争一定就是止步不前、不进则退,任何个体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参与任何竞争,那和躺平又有什么两样?良性竞争推动发展,良性竞争推动进步,良性竞争加快了发展进步的速度。
当然我依然反对恶性竞争,反对那种不讲人性,不讲道德,不讲正确的价值观的恶性竞争。而且我以为竞争并不是仅有一种形式,可以与他者竞争,也可以与自我竞争,比如超越昨天的自我。学校教育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它一定也会受社会的影响,竞争是必然的,学校想不竞争都不可能,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各种压力促使学校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到竞争之中。世界上的任何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机会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优质资源更加稀缺,为了抢占资源,为了抢占优质资源,现实的竞争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不要竞争,而关键是要规范竞争。
竞争有意义,竞争过程会产生问题,甚至会产生较为严重的问题,作为学校、作为校长、作为教师、作为学生,我们是否参与竞争,我们是否能免除竞争,这些都是问题。如果参与竞争,我们参与什么竞争,我们用什么方式参与竞争,我们竞争什么都是要费尽心思、仔细斟酌的,也都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