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后记
程红兵
自从套上了上海金瑞学校总校长的帽子之后,就忙忙碌碌地操持着学校创建的工作之中,实话实说,创建一所民办学校,真心不易,我在不只一个场合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劝说一些校长:千万不要轻易答应创校的工作,创校就是创业,今天多少大咖都语重心长地劝谏大家不要轻易创业,原因就在于创业艰难。以此为借口,我不断地原谅自己,没有多少时间打理微信公众号,于是就把当初写作的《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一书拆解,一节一节地往微信公众号上搬,陆陆续续,(中间也插播了一些别的文章),至今已经全部搬完。以此作个说明,以下是原著的后记。
上海市建平中学是我教育生涯中重要的一幕,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饱含深情的一幕。1994年5月由于冯恩洪校长的热情相邀,我加盟建平,2003年担任建平中学校长,2010年8月调任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担任院长兼党委书记。从34岁直到50岁,整整16年,和建平中学的师生们一起走过了一段充满欢乐、充满艰辛的光荣岁月。
一直以来都存有这样的念头,把建平的路程记录下来,把建平老师们的成果总结出来,无论怎么说,它一定是教育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教育资源。虽有想法,但苦于工作繁忙没有行动。
2007年我考取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回想当初报考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的情景历历在目。我是1978年就读大学本科的,虽然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不断地在学习,但是毕竟高中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非常繁忙,多半是自学加断断续续的进修为主,一直有一个梦想:再回大学,读一个博士出来。博士文凭本身于我可能未必有多大意义,但读博的过程是一个接受专业训练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系统更新的过程,是一个总结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
2005年的下半年,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借助上海师范大学的力量,培训在职校长,由时任上海师范大学的副校长张民选负责,夏惠贤教授是其中的一个老师,于此我们相识了。2006年初培训到最后阶段,组织校长们到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夏惠贤教授作为导师团的唯一代表和我们朝夕相处,于此我们相知了,夏老师年纪很轻就被评为教授、博导,我佩服夏老师教育研究方面的敏感力,善于捕捉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教育思潮。回国后有些联系,他一方面和我交流教育问题,一方面劝我攻读博士。其实我对博士虽有向往,但心存畏惧,工作太忙,考试难考,读书难于坚持。夏老师不断地勉励,同时德高望重的陶本一校长,也一再地鼓励我,送我书籍,与我交流,纵论教育世界,笑谈名流大家。上海师大教育学院的学科带头人谢利民教授也不断地鼓励我,和我谈校长管理,谈教育家办学,谈人生的理想追求。于是我硬着头皮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考上了,而且坚持读完了。
博士论文的选题我就把它定位在建平中学的课程改革上面,我不是为博士而读博士,当然也不是为写博士论文而写博士论文,借助博士论文,好好总结建平中学这些年来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文化建设,把建平的成绩表现出来,把建平教师的成果整理出来,了却我一直以来存有的一份心愿。通过研究推进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课程文化研究层次,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层次。
论文写作是十分艰难的,它和我平常写的论文完全不同,规范的命题,规范的格式,规范的研究方法,对我一个年近半百的人来说并非易事。选题之前,夏老师就我和谈论有关方法,谢利民老师一方面督促,一方面请相关老师开出研究方法的课程。选题过程中夏老师不断地和我交换意见,设身处地,反复推敲。之后,就开始了长长的写作,这期间夏老师、谢老师、陶校长的不断指导,论文写出之后夏老师更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提出修改意见,认真负责,令我感动!同时就论文的不少问题我也请教了我十分敬重的于漪老师,她给了我不少宝贵的意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在我人生成长的主要阶段给予我的帮助,感谢他们在我读博和写作博士论文的过程给予的帮助!感谢他们的真诚,感谢他们的热情!
本书所涉及的实践操作层面的内容,采用了建平中学各级领导、教师的研究成果,我尽可能把他们的成果标注出来,一些成果因为没有正式发表无法注明,一些成果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也一时无法说清具体是谁的成果,但我在书稿中仍然努力加以补充说明,建平中学的课程改革实践、文化建设实践成果,这里面当然有作为时任校长的我的思想,有我的智慧,但更主要的还是老师们的成果,因此我在此郑重感谢建平的老师们,感谢建平的各级领导,感谢建平的学生们,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本书的成果。
实事求是地说我的这本书限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限于时间,没有能够充分表现出建平中学的辉煌成绩,在行文过程中还有不少遗憾,还有不少问题,恳切希望读者朋友予以指出。
再次重申:谨以此书献给上海市建平中学!
2011年9月3日星期六于浦东
2024年8月12日修改于信江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