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莫兰迪的静物作品

文摘   2024-06-07 19:30   北京  



静物系列C07



静物系列C08



静物系列C09



静物系列C11



静物系列C12




读画|

莫兰迪的静物作品

陈子游



在西方艺术史中,被称为“静物画家”的莫兰迪,以其高妙的调性,在后印象派和立体派盛行的20世纪,成就了自我。同时,他也被马尔蒂斯评价为:“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意大利画家莫兰迪脱颖而出,成为当时西方艺术史中的翘楚,也成为中国艺术家们崇敬的对象。


静物系列C02



静物系列C03



静物系列C04


有评价认为:“莫兰迪这种力求探寻最平凡状态中的深层意识、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在有意无意间也和中国文人士大夫画家们的意志达成了一致。”实际上,在过去的岁月长河里,艺术家莫兰迪也被人归纳为另类艺术家,在一册《现代艺术150年》书中,竟然也被作者威尔·贡培兹(英国)给忽略了,这是一件莫大的笑话,还有被忽略的是卢西安·弗洛伊德。这种忽略也不奇怪,因为威廉·贡培兹(英国),他并不是艺术史家。从后来者的角度看,这些不重要。


静物系列D13



静物系列D14



静物系列D15


出生于意大利的莫兰迪,“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莫兰迪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1907年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学画,1930年至1956年在该院教授版画”。他的寻常简介让人记忆深刻。


静物系列A08



静物系列A12



静物系列A15


前一阵子,我出差西安,在一家酒店里,发现了一册英文版的《莫兰迪》,很兴奋,继而用了些时间翻阅,读到了一些我自己的感受,写下文字。这里按照出版物以年代编排的方式来解读,比如1913一1920年,作品《静物系列B01》,构图上是相对简单的,那瓶型的轮廓与画中其他物件之间的关系,是靠衬底颜色作判断。瓶、罐的形式和色相都趋于一种色调,看上去很拙朴,没有复杂性,包括很多瓶、罐的组合。比如《静物系列B02》,作品在画面上也体现出画作以外的环境很重要,形成了很多体面,其立体空间有意味,而结构上的区分,丰富却又看上去单纯,很有质感。不同于此法的还有《静物系列B05》《静物系列B06》《静物系列B07》都选择了以不同的手法去创作,可以是花、是瓶,还有其他。


静物系列B01



静物系列B05



静物系列B06



静物系列B07


在稍后的1920一1940年这个区间,比如《静物系列C01》,这件作品的轮廓很简洁,单一调子纯粹感十足,画面很分明,那画中的盘子,杯子,瓶子,外形是先造出形来,表达出体积感,但并不显得隆重,还没有过多的表现画面的能力,但可以看得出画家的画法还是在追求立体主义的造型观,又像是没有完成似的,不是那么在意,与后期的作品相比,明显稚嫩,但用心很真诚。还有像《静物系列C05》《静物系列C06》,这两幅作品是画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很讲究作品的构成感,呈现出立体派的一些艺术思想,好像是在构建一个图像,但也很明显,是先用铅笔或油画笔勾出来的外形,在添加形质上的份量,这是一种主观状态,他的画属于冷调子,显得很雅。包括另几件作品《静物系列C09》《静物系列C10》,调子也在变化中。


静物系列C01



静物系列C05



静物系列C06


1940至1951年的作品,就开始显得有饱满度,画面也讲究许多。比如《静物系列D03》, 这幅作品,也有一点像是没有画完成的感觉,其中的瓶子,外形已经不是太清楚,笔触显得很粗犷,细节上并没有达到精妙的质感,不确定,仿佛没有很好去收拾一样,但恰恰是这样一点,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色。画面中形色互相之间的关系,多是靠色与色之间构建的,重要的是两色或多色中间有了一种过度的色,它独立,又并不复杂。如白色与其他的色相印衬出来的那份气质,整个画面有七八种颜色来调配,就丰富,又有意外感。还有《静物系列D02》, 这幅的花朵用色很大胆,与画瓶、罐冠的调子不太相同。花的变化,是在很微妙的色与色之间关系成形的,若隐若现被表达出来,在整体上呈现出平素温雅之气。《静物系列D07》《静物系列D08》《静物系列D12》《静物系列D15》也是这样的气质,呈现的味道十分醇厚。


静物系列D03



静物系列D07



静物系列D08


还有1951年以后的《静物系列E02》, 这幅画的颜色完全脱离了具象的形和色,仿佛色与色,形与形,均无法隔离,线条轮廓有感觉,但无法准确地完成形状,有一种透过磨砂玻璃来看世界的那份感觉。还有像《静物系列E05》 《静物系列E06》, 这样的手法也很独特,包括另一幅《静物系列E17》,显得沉稳厚实。有雅致的调调,也有温和感,这种横式尺幅的作品,他在强调一种可赏性,这里的主次,实际与表现之间的微妙关系,显得很洒脱,让人有回味感。


静物系列E02



静物系列E05



静物系列E06


当然,艺术家莫兰迪的画作,主体上是关注一些细小的题材,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的状态,以小见大,以微妙见真挚,恰如中国历史上的,比如:宋人求“理”,元人求“逸”,明清人的“复古”,在绘画作品上的表现得很明显。正所谓“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人生最好的注解”,莫兰迪一生孤寂、平凡,与生活中的坛坛罐罐厮守着,用静演绎艺的真谛。我们再读一下稍晚期的一些作品,比如《静物系列F18》,主色调更为深沉,每一笔笔触也更加慢悠,灰调子为主,那灰与赭,或者黑中见光,造就出一种氛围。那壶、杯子都是成了神迹般的存在,是无法还原到现实里来的,只是这些笔触的质感,凸显出艺术造型的意味,或者是一种另类状态,也许是画着画着就沉厚起来了,或许他一开始定了这种调,想要追求一种深沉的感觉。


静物系列F18


他稍晚期的一些代表作,比如《静物系列F17》《静物系列F16》《静物系列F12》等,还有像《静物系列A10》《静物系列A17》《静物系列A14》《静物系列A27》同样有分量。这些的作品更像理想中的莫兰迪,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本质上只是一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稳和的气息而已。”这是有点谦虚了。


静物系列F16



静物系列F17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了解,我感觉,莫兰迪看似平凡的一生,也同样展现了我们这个世界上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他这种以平凡的生活来做不平凡的呈现,对于潮流而言,他是逆潮流的,是尊重时代和超越时代的,在遵循个人的天性过程里,全然是靠个人的判断而成立的。我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里,莫兰迪选择了专与深,纯化了自我心灵,以真诚来面对世界和解构世界上的诸多说法。他从早期迷恋后印象派的塞尚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创作的思想,到后来又将其融入了自己诗一般的世界当中,是值得尊重的。据说,莫兰迪也不大喜欢文学叙事和那些象征性的绘画内容。他喜欢在一种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单纯、简洁的方式营造最和谐的气氛,平中见奇,以小见大。也正如哥特弗莱德·勃姆在《乔治·莫兰迪的艺术观念》一文中写道:“莫兰迪在他的‘形而上’时期借用了一异质,他着迷于塞尚,对想象、构成和创造的拒绝。”这对莫兰迪的了解和欣赏,是最好一种口径。


静物系列A07



静物系列A14



静物系列A17


试想,观察与思考,往往成为读画者的一个角度。理解和欣赏不同时期的莫兰迪艺术,也同样成为我们喜欢艺术的方式之一,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每个艺术家都是不一样的表达,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是艺术的本质。莫兰迪艺术作品中所提供给我们的印象,自然源于他个人画作的特点以及用极为娴熟的笔触和精妙的色彩,阐释了他对简约之美的倾心,这也是我们欣赏者的福报。


静物系列A01



静物系列A02


时代,是因为有了艺术家们留下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使得它随之的变迁有了更多的精神能量。莫兰迪,他独特不可重复的艺术表达,他高雅而孤寂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欣赏我推荐的。


静物系列A03



静物系列A04


或许,莫兰迪静物画以外的那些意大利博罗尼亚的风景,也是一道好风景,还有他的版画作品,也代表着一种创造精神的艺术特性,也是他所处时代的一个高点。

读好画,勤分享!


2024年6月2日下午
于长沙南雪堂



静物系列B02



静物系列B03



静物系列B04



静物系列B05



静物系列B08



静物系列D10



静物系列D11



静物系列D12



静物系列E08



静物系列E09



静物系列E10



静物系列E11



静物系列E12



静物系列E13



静物系列E14



静物系列E16



静物系列E19



静物系列E20



静物系列E22



静物系列E23



静物系列E24



静物系列F11



静物系列F12



静物系列F13



静物系列F15



静物系列F19



静物系列F22



静物系列F23



静物系列F25



静物系列F21



静物系列F04



静物系列F05



静物系列F06



静物系列F01



静物系列F02



静物系列F03



静物系列F07







……




……
往期回顾

观展·“童心不必长大”画展


读画·卓鹤君的水墨山水画


读画·吴可的焦墨山水画


访友·南昌王迎春(寅大)画室

专题·“如唔”——陈元幸子


访友·南通光朗堂尤无曲艺术馆尤灿

读画·庞飞的天一阁画展作品

专题·幸会(敦煌)——当代中国画五人展



……
一个人的美术史




子游派
一个人的美术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