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徐冰的《木林森计划:长沙》
文摘
文化
2024-03-01 19:03
北京
徐冰先生一直是我敬仰的艺术家,他的许多作品常让人惊艳,包括这一次在湖南美术馆举办的“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中的《木林森计划:长沙》。展览以公共艺术作品为主题,首次在长沙亮相,影响极大。本次展示的内容很多,国内的当代艺术大咖们提供了许多精彩作品,一些高科技的装置、金属材料、软体材料、新媒体等形式花样,都超出观者的想象力,成为这次“首届湖南艺术季”的一大亮点,其中,艺术家徐冰的《木林森计划:长沙》出人意外,别有感知力和深度,其展示出的内容,让我在展厅里久久不想离去。这个《木林森计划》的意义远大于作品本身,是可以超出常人的认知,又很朴实,对于当代艺术家创作而言,是一种提升,它表现了一种美好,展示了一种纯粹。2月3日下午,当进入“淼·慢·漫——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现场时,着实被眼前的作品所吸引。在一层的展厅左边,便是艺术家徐冰的《木林森计划:长沙》,此计划项目作为一件作品呈现,还是第一次看到,有点让人心动,从徐冰对此计划的解读来看,很有前瞻性,他说:“当地学生(6~12岁),根据我编写的教材中进述的方法,用人类祖先发明的文字符号,绘制成树的图画。这些画经编号后,通过网络展示(也展示在美术馆)并被世界各地热爱艺术、关心环保的人们,通过网上的购物、拍卖和转账系统购藏。所得到的善款将回流到当地用于植树,孩子们画在纸上的树,变成真的树,生长在地球上。”当然,这是一份爱心,是无疆大爱。对于参与此事计划的小朋友们,是一次体验感强的好玩活动。徐冰还说:“有的孩子把树干画成彩虹色彩,有的树根上长满文字,写着“树是有心灵的,我们必须保护树”。这也引发了我思索中国绘画发展过程。其实,这次长沙参与的学生数十位,包括不同年龄,不同学校,比如罗钰萱画的树,黑色的树上有两间木屋,加上月亮,弯勾式的黄色,极赋浪漫的形色;蔡沐希画的树,那绿色的五棵树,大小有次第,绿与红与白,鲜有意味;成皓天画的树,把树画成了交通牌,有时代感和想象力。其中,画作里还加上了不少北京学生,比如解皓森,那树上的文字、音符、花朵、色彩,一棵树、一世界的主题,是很丰富的世界,真牛;季校羽的画,用淡淡的蓝、绿、黄三种色彩,呈现疏朗的树、云、大地,还有飞翔的鸟儿,悠然之美,很是纯粹;郭平楷的画,最简略的画作,那棵树,又一棵树,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是美的,是很美很美。那些优秀的儿画作者还有像李鸿雅、闵乐心、吴桐、尹其文、刘铁霖、沈子雅、李米、邵悦馨、孟子涵、李林荻、黄文轩、吴沁芸、曾霖杉、张佳、肖佳怡、赵珝钖等,都非常地特别,这里看得出,学生们很喜欢也很用心。从布展的现场看,展览本身也讲求环保,多用原木支架,朴素的氛围让观者感到舒适。支架上展示了关于《木林森计划》的缘由,以及有三个视频纪录片,从作品到计划文本,讲述了这个作品的前因后果,其意义在于让小学生参与艺术、自然生态以及环保的概念。徐冰先生在展板上注录了许多表述文字,读下来很是感动。比如:“我像临摹大师的画一样临摹这些孩子的画,我不敢对它有任何改变,如果改变,就像砍掉了树木的某些枝干。”又说:“孩子们的思维对世界的试探,像蜗牛伸出的两只触角,鲜活而敏感,但也很容易缩回去。”还有:“这些孩子对于当代设计全然不知,可是他们却直接穿透到当代设计的核心命题中,孩子有孩子的一套方法和思路,这正是成人缺失的。”又有:“树上挂着花朵和果实内容,由各种母符号组成,多么奇妙的树!”又说:“孩子们笔触里的“密码”,这和人类最早的记事符号出现与形成了有类似性,他们一出手,就是最原始的概念符号,真像是远古的活化石。最让人心动的是这几句: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课程;结束了,有的孩子不肯离开,站在桌子前还不停涂抹,停不下。因为在之前,有的从来没有体验过用颜色,彩色铅笔在纸上涂鸦的那种愉快。”试想,这样的价值,在学生的绘画过程里就显现出来了,作为观者也很受启发,这是对于自然,对于艺术,对于爱的一种体验,此举又超越了种族、地域、国家、文化的界限,直指人类共有的价值。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从《木林森计划》中还能感受到现代人的意义,借用科技和社会现代手段来实施和完成,用艺术家的视角去拓展和转换能量,计划本身就是纯粹的,高尚的。对于艺术家徐冰而言,这一类惠及公共的艺术思想与实践,是以思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项目,富有时代精神。对于湖湘文化中含存的担当精神,这次“㵘·慢·漫——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无疑拓展了公共的艺术视野,展现了一种现实里的开拓和担当精神,对于当代艺术与传统人文相结合呈现出一次极佳的效果。我感觉,徐冰先生参与的《木林森计划》,还需要更多人去参与、去拓展,包括观者中的你我,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相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本来没法感知的人生意义,因为一件事,一段文字,一幅画,一个视频,一个展览,甚至其他因此而改变或得以升华,其意义和价值就在其中了。挺好的一个项目《木森林计划:长沙》。希望得到您的关注,您的推荐!“Rare”国际资源保护机构联合美国三家美术馆发起《人类/自然》项目,邀请徐冰参与。为此邀请徐冰第一次到肯尼亚考察,发现了树木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肯尼亚国民的生存状态与国家政策,从而萌生了《木林森计划》。由于肯尼亚内乱,“Rare”组织通知徐冰暂时搁置《木林森计划》。在此期间,徐冰编写木林森教材。英国伦敦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们认为人类只剩7年时间有机会挽回地球生态继续恶化的趋势。从肯尼亚回国不久后,为了让孩子们画的画有更好的流通,徐冰开始临摹孩子们的画的树,创作了大幅森林山水画。原本系统构想的是让孩子们的画通过线上进行交易,但由于当时体系并不成熟,一开始是将儿童画的销售系统带入美术馆展览中,2008年首次展出于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人类/自然》展,并随后进行销售。《木林森计划》展出于北京798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并销售孩子们的画。《人类/自然》巡展至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展出部分学生作品和徐冰的大幅森林山水画。《木林森计划》与何香凝美术馆合作,在深圳展出,徐冰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现场教学。徐冰受邀为“中国民生银行2009我的梦想”特别定制专项计划。《木林森计划》与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合作,在福冈展开。徐冰在中国香港现场教学,将前三次所得项款项捐赠给肯尼亚山基金会。500年前,大西洋森林覆盖150万平方公里,到了2012年只剩下4000平方公里。将所得款项捐赠给SOS Mata Atlantica。徐冰临摹肯尼亚孩子的画所做的三幅森林山水画在牛津大学阿什莫林美术馆个展中展出。以“小小艺术家的六棵树”名义招募城市学童参与,并公开招募种子教师。参与的三地国小学生以“森林战士”来称呼自己,期待活动的到来。《木林森计划》团队回访肯尼亚当年参与《木林森计划》的孩子们。Discovery频道邀请徐冰担任4月22日《世纪地球日特辑:守护大自然》大使,《木林森计划》在中国台湾启动。《木森林》在中国台湾执行团队赴屏东县三地门乡三地国小进行活动前置场勘与沟通。《木林森计划》在中国台湾组建执行团队,与屏东县三地门乡、台湾历史博物馆、Discovery频道确立多方合作伙伴关系,随后台湾珍古德协会加入。《木林森计划》在中国台湾第一次、第二次课程活动在三地国小进行;徐冰与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一起教学童画树,并培养种子教师。与工程师合作,将这些树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情况,通过监控植物的仪器,实时发给对应的学童及家长。向中国台湾6至12岁孩童进行“森林战士六棵树”绘画征件招募。《木林森计划》在中国台湾于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并售卖,所得款项捐赠给国际珍古德基金会“根与芽计划”。《木林森计划》展出于芝加哥大学斯玛特美术馆,参加了麦克阿瑟奖40周年之际推出的展览《迈向共同事业》,展览探讨了某些资源——空气、土地、水,甚至文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共享。《木林森计划》进驻了元宇宙,将来自肯尼亚、巴西和中国的100张儿童画,结合艺术家徐冰标志性的英文方块字书法变成NFT。NFT销售收益的100%都捐给了环境组织在世界各地植树,NFT持有者将获得植树状态的最新信息。《木林森计划:北京》与AN0B0一世界国际教育研发团队合作开展,来自北京孩子们的作品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今日美术馆,在2023年“一棵树·一世界”AN0B0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上展出。线上线下售卖所得款专项捐赠给SEE基金会,预计将在内蒙古地区种下1300棵梭梭树。《木林森计划:长沙》与AN0B0一世界国际教育研发团队合作开展,长沙孩子作品于湖南美术馆“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展出,线上线下销售所得款项将用于阿拉善地区的植树造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