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窦金庸的写意花鸟画
文摘
文化
2024-03-15 19:00
北京
前些时候,客杭州办我的个人画展,其间相遇老友窦金庸。之后约在他的杭州画室玩了半日,了解到他近些年的状况。我们俩相识有20多年了,他多数时间生活在浙江金华,见面的时间很少,但他画的山水画,时常也能够从各类媒体上看到。这次他送给我一本大画册,除了他主打的山水画以外,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写意花鸟画作品。相比他的山水画,这些花鸟更显得有生机,有意趣,我很喜欢。
其实,画写意花鸟画很难。因为,数千年以来这类画家也很多,像法常、徐渭、八大山人就不论了,尤其近现代的大师里,多数是以写意花鸟画为主,包括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等,以及海上画派中有诸名家也很突出,没有一个不是硬角儿。由于前辈们的成就,使得后辈晚学之人很难有太大的作为。再看当下,写意花鸟画家的气象比较薄弱,尤其写意花鸟画的开拓者不多,这也令欣赏艺术的人有所不解,难道写意花鸟画就不能再出人吗?我想,也不一定。在当下,其实还有很多画家愿意以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去面对写意花鸟画这项课题,想去博弈一番,这其中就有窦金庸。他的许多画里,充盈着一股率真、雄浑、清丽、秀润、高古的气格,让读者耳目一新。他曾说:“选择艺术之路,就意味着选择了精神放逐之旅,选择了人生世界上最不寻常的机遇。”这一点说得很对,既饱含精神,也有智慧。从整体上观看窦金庸的写意花鸟画,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泼洒积染方式突出韵致的、意象性的作品。比如《风荷》《荷塘清趣》《过雨荷花满院香》《八大遗风》《清露拂朱》《江南可采莲》等,也包括像《出水荷风》,这幅作品横式结构,多用淡施而成,那些荷叶、荷杆、荷花意味十足,想象中,作者是在慢写和松弛状态里完成的,将形质表达出来,有拙朴气格,这一点很出味道。如果说,这种对意趣的把握难度不小,并不是每个画家能经常感知到,但对于有几十年创作经验的画家窦金庸而言,让他变得不那么正经,也是件难事。但如今,我觉察到在他笔下就出了这么一件恰似儿童般的、天趣稚拙的好画。出水荷风
纸本水墨
2020年
十式花神
纸本水墨
2021年
作品《露气》,是竖式构图,前面的荷叶和花朵显得墨韵份量大了许多,后面的叶和花浅淡处理,使得整个画面有了三个层次,所谓:“浓淡干湿皆有味”,这样的作品,主体上表达了荷意、荷韵、荷气和一股生机以及花朵盛开的景象,看上去很是素雅。作品《小鱼荷塘》,这种画法本身出自于徐渭、八大山人他们对于写意画的贡献,借助生宣纸来完成中国写意画的提升和拨高,成为了历史上的巅峰,之后的画家们很难超越。整体来看,他们之后的许多年里才出了像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几位大写意画家。但是,此处作者在生宣纸上所泼染出的一种空间,笔墨的感受力很强,也有了一股可以面对前辈大师的勇气。那画面里的鱼儿,成了整个画面的画眼子,颇具神采。又比如《水墨淋漓风雅姿》这一组荷花,用纯水墨写得,画面显得很繁复,远看很具象,近看却很幻象。其实,大幅尺的作品,很考验作者的笔墨能力和艺术直觉,其气韵要好,构图要好,品相也要好,我想,在书写过程中,常常也不容易达到整体上的和谐和细节上的耐看,这是永远的矛盾体,从此幅的味道来判定,画面的组合是有节奏,有浓淡,有虚实,而荷韵又浓郁,别有姿态。二是采用勾勒晕染相结合的作品。《秋荷》共四幅,效果俱佳,在有浓淡与疏密的节奏里显得画面气息很是宁静,有了一种静寂之感。荷之风采,荷之素雅多靠线条,靠提按,靠勾勒,靠用穿插的方法成就了一种以意为象,有氤氲之气,空濛逸气。另有一组的作品也很出彩,丁酉年所作,特种纸色,加上笔墨浓与淡,勾与染的结合,使得每一帧作品独具特色,组成了以诗境、意境、心境相融合的作品,读来很是享受。我认为,艺术家的每一幅画作都能够找到当初画画时的那种感觉,那一定是好作品。这里有几幅《画荷课稿》,把荷花的饱满、荷叶的韵致、荷杆的硬朗,以及莲蓬、小尖、水草之间的关系组合得很有情趣,既不华丽也不简单,有一股子清气扑面而来。我感觉,在这些诸多作品的创作中,主要面对的是两大问题,这也是当下所有画家要去面对和思考的,即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精神以及如何独立开拓自我的心性与审美。无论是花卉、禽鸟以及动物、昆虫等,不一样题材和心情,画出来的气息、品味会天差地别,画作里的那些粗放、精妙、意韵、虚实、浓淡,全在选择判断的瞬间中,全在偶发笔墨的相融状态里。还有,画之格高,自然是因为人之格高所得,恰若人生命运的睛雨表,不可伪装。有人评价窦金庸说:“他爱玩,爱运动,乐山乐水,用脚步丈量世界,他游历广泛,勤勉好学,却慎友慎行,他没有身处于名城重镇,却更认可养浩然之气,认为地域与绘画并不与成功成正比,艺术更需要时常审视自己的内心,他说过:“绘画,就是因为热爱,名声成就,自己还年轻……。”他自己有一种判断就是说他很重视“养”,“养”是一种境界。在观察和品味窦金庸的写意花鸟画时,我总感觉画里面的气质在往外溢,那韵味和画面的静净之感很明显,能让人静下来,好好欣赏一叶一花,这些即是一个新世界。无论是疏是密,那些花花草草,只能是一种意象,是可以通过心手眼来体现的。正如评论家凌宇冰所言:“我观窦金庸落笔果敢快爽,笔线有力,苍辣有味,落墨浓淡开合,积破兼用,大气浑然,自然洒脱,两者交织常形成润含春泽,干裂秋风之境,而其用笔落时在法度上的理性与非理性状态兼存,使其笔墨清晰而浑融,常妙处横生,引入遐想。”我想,喜欢画画的人多数都有一些自恋,也有些自负,主体上是因为在于自信,还隐藏着一颗赤诚的心。艺术家对于社会,对艺术,对于情谊,包括自我,总是以一种特立独行的状态去面对生活,去思辨,去开拓,来求得自我的安顿。有了这些寻觅幽静和开拓未知的想法,当然,就有了前行的动力,往往也会顺着这种思想去求索,才有可能接近自我精神的领地,把世界上的各类形态变成笔下的新世界,所谓“随形而动,随心而变,不可放弃”,艺术家确实给社会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佛言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画家们总是借画画来修行,也在领悟世间的道理。画家窦金庸的“三悟斋”,开启了“感悟、顿悟、神悟”的新思路,坚持用一种平常心态去修炼心境,锻造出一处灵魂的高地。这灵魂的高洁是一种诗意,一种唯美,一种操守,也将是他艺术创作上,无论是山水画,还是写意花鸟画或其他,可以通达根本的精神所在,是一束艺术光芒的存在。
残荷
58cm×105cm
纸本水墨
2018年
湖上残荷
47cm×179cm
纸本设色
2020年
观展·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徐冰的《木林森计划: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