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林散之艺术展(合肥)
文摘
2024-06-12 19:30
北京
林散之先生被冠以“当代草圣”之名,主要他的草书成就在当代无人能比,并形成了一种艺术风尚。其对诗文、书法、绘画综合性文人艺术家的精神加以传承,在当代可谓独占鳌头,也成为近百年来艺术界的一个传奇。早两个月,我出差合肥,与敦煌画院宋灵院长一同参观了安徽省美术馆,欣喜相遇“我慕古人心——林散之艺术展”,观展之后,感慨万千。从展览的体量上看,这也是林散之多年来的个人艺术展中较全面、也能体现他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的一次大型展览。展览展出其诗文手稿、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以及研究林散之先生的著作、书刊、印章,包括林散之个人艺术年表等等,这也能够让我随着心性,去感受一次相对美好的,具有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展览。3月2日上午,安徽省博物院,我是第一次来参观,因为时间比较受限,就选择了“我慕古人心——林散之艺术大展”。进入展厅,光线比较暗,作品显得比较明晰、透亮。其作品的展陈分为三大展区,一:“诗魂墨韵”,有导言说:“林散之一生写了70多年的旧体诗,诗观上主张‘诗贵性情’。诗风上则‘由唐入宋’。诗歌把他的书画、阅读与思考贯穿在一起,使他的精神世界始终终保持着与传统文的密切关联,功夫最深。”此部分主体上是他早期手写诗文稿的原件作为展示内容,其中有数十幅的诗文手稿《诗稿图之一》《诗稿图之二》《诗稿图之三》《诗稿图之四》,还有像《拙政园二首》《黄山》《灵岩》《归去》《湖上》《梅园》等,每一帧都能自然朴素,章法、节奏、韵律,无一帧雷同,那长长短短,大大小小,浓淡之间的妙趣,行笔决绝。他说过:“词与诗,虽略有不同,而最高要求则一样,总宜有境界,有感情,如此才能成为佳品,不然,则俗格耳。”这其中的意味也成为观赏者喜悦的主体,太多的能量在眼前,仿佛林老先生就立在眼前,字里行间既有美感,又具有时代意味。二:以“笔舞笺素”为名,介绍说:“林散之在书法领域可谓大器晚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此时他已年过七旬。其书法创作上廋劲飘逸,奇绝高古的独特风格,在笔法与墨法上的互为作用。以及经历四次变法后书风的演变历史。”其中不乏有很多精彩的书法艺术精品,早期的《五言诗登江中孤屿行书轴》,此轴字形和行间的关系正点,得以精妙,又可放逐笔锋,多从《十七帖》《书谱》草法中来,字体有美感,显示出端庄和雅韵。1966年书写的《七言诗画院草书轴》,此幅草书节奏明显老道,在松脱的状态下写成,每个字的动感在纸面上出神彩,堪称绝活。还有1970年的《忆秦娥娄山关词草书轴》;1972年的《清平乐六盘山词草书轴》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领袖诗词,作者在书写中注入了自我精神。另外,《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这一幅属于大作品,1977年写得,作品的体势更为大气,每一首诗的诗意,笔走龙蛇的状态,显得绝无仅有,恰如毛笔在做推拿功夫,起收有度,丝丝入扣,线条的美感又在掌握之中,读来很爽。虽然是复制品,但也能体会到这些诗句书写节奏的美感,草法也很娴熟,使转有度,轻松有质,无论是前半段,中间处和结尾处,却体现大气象,堪称神品。《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七言诗论书十三首草书横披》(复制品) 1977年还有一对联《小草半村草书五言联》,1978年写,字形显得长,笔墨的变化,字与字间的贯穿有奇妙之感,尤其尾部的水一湾三字,很浪,风骨尤存,应该是他晚年的代表作。最来神的还是他82岁写的《自攫神奇入画》,其笔势浑朴,每个字都很精彩,气贯长虹般将字形和笔法融合起来,使转提按中找到了自信的精神力量,功夫了得,浓枯焦拙,稚朴沉稳,行间分明有度,放肆天性于笔下,活泼泼的状态。还有《生天成佛行书轴》,是1989年写的,真精妙。如此看来,“当代草圣”并不是徒有虚名,而是有真货,非常高大上。我理解,书法的好,应该在于作者能入情入理,在于性情的畅达爽劲,笔法中的绵里裹针,还有精神能够出彩,在意象无边的状态里把字写得如珍珠般明澈,这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林散之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得益于文脉传承的价值观,得源于师从黄宾虹先生的学问和思想,也得益于中国人文精神,他在人文艺术精神中畅游一生。他曾有言:“君子书画,实处多,虚处少,黑处有力量,白处见功夫。所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入微,君宜领会。”三:“画意天成”。有导言说:“本单元将深入探讨林散之在承袭了笔墨之法后如何远游万里,探求山水奥秘,领悟自然造,在山水画领域继承创新。画作渗透书法之笔法,用笔劲练,皴染深厚,以其灵润丰富的水墨意趣描绘名山大川。”其实,我认为,诗也好,书也好,画也好,均是一件事,一种修炼的方法,是一种人文的建构。林散之的山水画,虽然没有书法作品那样出彩,那样有突破,但在1979年以前的许多山水画还是值得欣赏。比如从早期的《草阁图轴》《江声图轴》以及不同时间的《山水图卷》图轴。其中《草阁图轴》1932年画,此轴应该是临摹作品,在笔法上还看得出是遵循着元明法以来的勾勒点苔,一步一趋,在营构山石水云的过程里追求对古法的运用,似董,似沈,似黄等,法度沉着,气息清润温和。还有1947年的《终南纪游图轴》,满纸云涛峰峦,氤氲之叠翠,山石错落有致,其近景远山相合,繁中突虚,简里有趣,沉静活泼相融,笔墨灵动,云烟空朦。展览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叫《江浦春修图》,1955年画,画的是他在现实生活里体会到新社会的内容,具有时代风貌,画面清雅之气浓郁,以大场景的山川云水,甚为宏阔,恰如《千里江山图》一样,每一处的细节上都很精妙,其跋文有记事功能,很详细。还有1963年的一幅《山水图轴》,其特点近似黄宾虹先生倡导的浑厚华滋的艺术理念,山川云水,景观与意境,画面与心田之间的关联,其笔法流畅,墨法雄沉,一笔一画的功夫自然显现,如诗般的想象。在图式上靠近黄宾虹先生的某一种画法,但也不影响其作品的美感以及在形与色的表现,气质浑朴天成。又见《俯视文殊台图轴》,1963年画,属于大场景,多以焦墨营造,云山环抱,有古意,有气象,一派爽劲的精神。还有20世纪70年代末有一批作品非常好,包括《枯木逢春图轴》(1978年)、《天际乌云图轴》(1979年)、《嘉陵江上游图轴》(1978年)、《黄山图轴》(1979年)。还有《善权洞图轴》(1978年)其画的书写意味很强,在结构上来源于写生现场,但用笔用墨用色也早已脱离临古山水的模式,得意很多,形色赋予变化,又显得自然苍劲,具有个人风格。在展览上,绘画作品里,1979年以后画的画很少见,甚至没有。画画与写字的功量,恐怕写毛笔字给予人的精神力量更大一些,写字更抽象一些,更有挑战性。他老师黄宾虹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很难超越的,尤其在山水画上的影响。他受到黄宾虹先生的极大影响,从而在山水画上,未能脱开黄宾虹先生的画法,都是在承袭黄宾虹先生的某一些特别的路径,自然也是一种遗憾。但是他在草书的创建中,其草书的当代性和艺术性,无疑也树立了当代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这里论书法也好,论画也好,论文人的心态和文人之生活以及精神的力量,林散之先生同样也是当代的楷模。诚然,对一个展览的阅读,虽然很全面,也未必就能够将林先生的艺术精神和人格风尚全然地展现出来,这里只能是一孔之见,在他诸多的作品里,也无时不在地突出了中国艺术的魅力,其个人在艺术创造上的突破,包括前贤们的高度和后来者的传承,无所谓结果,只是都在短暂的观察和相遇中成立。我们当下,有缘能看到林散之先生的诸多经典大作,他对于时代,对于艺术家创作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是值得借鉴的。关于诗文、书法、绘画之间的关系,我们从林散之先生的艺术人生案例中得到了力量,我感觉,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文脉中间的筋骨,是可以养心养性最好的方案。我觉得,艺术的价值往往都是因为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他们在共同的知觉中感知到那份真诚,以真诚出发,领悟其中。他们都在寻求精神的永恒性,为人类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和价值。这恰恰成为像林散之先生这样的艺术家值得后辈晚学崇敬的最佳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