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入道·九转丹成

百科   2024-12-13 15:01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道家金丹大道汇聚了道门炼养诸多方法的精髓,充分展现了道家炼养的至高成就。它强调性命双修,因此其成效(包括对“道”的领悟以及五眼六通等神通)极为广泛、全面且卓越,深受人们推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能够全面掌握这一养生技艺的人极为罕见,故而古人有“学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稀如麟角”的说法。普遍认为,修心不净,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领悟力,是阻碍人们掌握金丹大道的主要因素。

保持朴素、减少私欲、心境平和,一直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这在黄帝向广成子求道的故事中已有体现,更不用说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的极力倡导了。确实,一个被利欲所驱使的人想要掌握道学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道家内丹功更是深刻体现了这一点。·本文来自“武宗”公众号·古代贤者指出:“修道之前,先修心”,因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动机都会成为修炼内丹功的绊脚石,轻者可能偏离正道,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古人所说的“着魔”和“尸解”就是这类情况的写照,这绝非夸大其词。

道家内丹功是一项高难度的炼养技术,其修炼过程可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几个阶段。对于修心不纯者,在这些阶段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在炼精化气阶段,作为内丹功的基础功法,首先需要烹炼元精,增强内气。如果练功时心生邪念,那么先天的元精就会转化为后天的浊精,由此凝结的丹也是虚幻的,对身体无益,只是徒劳无功,违背了养生炼丹的初衷。丹家所说的“水有清浊”即指此意。

炼气化神是内丹功的第二阶段,此阶段仍需防范风险。由于需要采药结丹,因此绝不能执着于物,急躁冒进。古人所提及的“走火”、“着魔”等严重偏差多发生在此阶段。这是为何呢?古人认为,这是因为练功者只知结丹,一味求快,不懂得出神,导致元神被困于所结金丹中无法出入,从而形成死丹。·本文来自“武宗”公众号·从现代视角来看,这可能是因为练功者过于追求结丹,忽视了自然规律,执着心过重,将全部心思集中在炼丹上,未能领悟空明静观、一灵独照的奥秘所致。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金丹在促进健康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但不应将其过度神秘化而滋生迷信。

炼神还虚属于内丹功的高级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对于修心不纯者而言,此阶段尤为需要谨慎。由于此阶段主要炼神,因此常有阴神变化出各种幻念幻觉迷惑人心,如亭台楼阁、道佛僧尼、美女妖魔等层出不穷。若将这些幻象当作真实而心生贪恋、恐惧之意,便会陷入魔境,前功尽弃,岂不令人惋惜!古人常言及此境时,会提到“天帝下诏,位列仙班,游于蓬莱,凡尘永断”等说法,似乎练功至此便能成仙。这要么是丹家向无知者炫耀,要么是炼丹者当时产生的幻觉而已,真正懂道的人自会不予理会。

鉴于此,古代养生家都强调修心养德的重要性,学习内丹功更应“炼药先炼心”。古人所说的“去凡心、修道心”即是此意。明代伍冲虚对此有独到见解,他首创还虚之法,并将其置于内丹功各手法之前,先修心以入道,使学者能够洗心涤虑、对境无心,然后再进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乃至炼神还虚的修炼。这样,在炼丹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这种方法比其他丹法多了一道程序,但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比空洞的说教更为实用。如此一来,就能帮助更多的人更容易且稳妥无偏地掌握道家这一养生瑰宝。真可谓“金丹大道虽坎坷,修心入道化坦途”。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