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还精补脑”

百科   2024-12-14 18:21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南怀瑾指出:“只要能够实现彻底的清心寡欲,让身体顺应自然的生理血液循环而达到一种平和状态,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抵达一种无需刻意追求返还却自然返还、无需刻意补充却自然充盈的境界。”这是他对于“还精补脑”的理解。

必须明确的是,仅仅依靠“清心绝欲”这样的表述,并不足以指导道家修炼的实践。因为在道家修炼体系中,清心是一个包含多个步骤的过程,而绝欲也分为不同的层次,这些都需要详尽的阐释。道家修炼确实包含众多境界,但南怀瑾先生所提的“不还之还、不补之补”并不属于其中的一种境界。境界是修炼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体现,每一个境界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高度,例如破知障、过玄关、婴儿现形、婴儿入鼎等。每当跨越一个境界,修炼者的生理、心理、精神、思想、认知、性情等方面都会实现质的飞跃。而“不还之还、不补之补”仅仅描述的是还精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状态,还精在修炼中只是修身的基础功夫,距离真正的入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不还之还、不补之补”不能被视为一种境界,更不能与境界的概念混为一谈。

在修炼之前,必须明确还精补脑的真实含义、还精的具体方法、补脑的实现方式,以及这一转换过程的具体机制。是否还精补脑就意味着“精液直接补充到大脑”或者某种物质进入大脑等,这些都是修炼前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否则,修炼就会变成盲目的行为,无法真正练出真功夫。·本文来自“武宗”公众号·事实上,还精只是修炼中的一种方法,而补脑则是修炼所达到的一种结果,从还精到补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精首先是从身体上的修炼开始,道家修炼始终以身体为基础,第一个阶段就是精化气的过程。在这里,精指的是身体上的精液,而精化气并非简单地将精液蒸发成气(如同水变成蒸汽),而是像木生火一样发生质的变化,火和气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在精化气的过程中,随着精液不断转化为气,精囊中的精液逐渐减少,剩余的精液会变成白色块状的固体,这是转化不完全的表现。精液在精囊中是静止不动的,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让精液逆流到大脑或“被劫”回去。所谓“勿摇汝精”、“固精”等都是指保持精液的静止状态。如果精液动荡,就会引起心动、情生、心炽,进而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合。在修炼中,男女双方必须保持心不动的状态。试问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修炼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性命双修,只能沦为世间的享乐,无法达到修炼的真正目的。

在修炼中达到精化气的关键在于破除欲念,而情欲是欲念中最难克服的一环。一旦破除欲念,再依法修炼即可实现精化气。精在人体中虽然至关重要,但在修炼中并不算是高层次的内容。正如钟离翁所言:“涕唾精津气血液,七般灵物总皆阴,若将此物为丹质,怎得飞神贯玉京!”这句话道出了精在道家修炼中只是身体修炼的一部分而已。而身体中的任何修炼都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当欲念彻底消除后,人的所有思想和行为都不再受欲望的束缚,即心不随物转,同时身体中的精气神(这里的精气神是指人体自然存在的、未发生质变的精气神)充足,此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第二个阶段的修炼,即真精气神的修炼。

进入修炼的第二个阶段后,真精就会产生。如张伯端在《悟真篇》中所说:“阳里阴精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尪。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狂。举世漫求铅汞伏,何时得见虎龙降。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源是药王。”这段话指明了真精能够生气,气能够生神,神能够滋养全身,精是身体的根本。但此时的精已经不再是指精液,而是指真精或元精。真精本身是无形无质的存在,如张三丰在《无根树》中所言:“无根树,花正佳,月月开时玩月华。金精旺,耀眼花,莫在园中错拣瓜。·本文来自“武宗”公众号·五金八石皆为假,万草千方总是差。金虾蟆,玉老鸦,认得真时是作家。”这里指的是人的真精无形无象、非色非空,既不能用有心去求取,也不能无心去守候,只能神会而不能言传。因此在修炼进入第二个阶段时,已经超越了身体的层面,进入了精神境界的修炼。

在第二个阶段中,修炼已经进入了无形无质的层面,此时也可以认为是精神层面的修炼,也可以称之为入境。只有在境界中才算是进入了真正的修炼(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道家修炼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精神上的大自在,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就是悟道(道家所说的道指的是事物的本源,一种能够生成万物的东西。事物的本源实质只存在于理论之中)。因此,悟道的过程就是补脑的过程。补脑并不是指补充脑子这个器官本身,而是指获得一种道、一种理、一种智慧。那么道家在修炼中是如何实现补脑(生慧)的呢?以下将对此进行评述。

精化气:真精本身是一种无形无质的存在,在修炼时它可以转化为气,而气本身可以看作是“能量”(这里的能量只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明,并非指真实存在的某种能量,即使存在也不是人体所能理解的)的储存方式。精化气的目的是为了供给神使用。

气化神:神是一种“用”,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因此气化神是能量再转化的方式,也是气这种能量发挥作用的过程。神本身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看作是能量储存和使用的过程。

神还虚:虚空中不储存任何能量。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每秒钟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这些能量如果储存在虚空中,虚空的温度会不断上升。然而事实上虚空的温度是恒定的。因此可以说虚空不储存任何能量。那么太阳释放出的能量去了哪里呢?地球大气层内可以接收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本文来自“武宗”公众号·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有像地球这样的存在物才能证明太阳释放能量的存在。如果没有地球这样的存在物就无法证明太阳释放能量的存在。事实是太阳释放的能量是经过虚空才到达地球的,而这个过程虚空本身却毫无变化,这就是虚空的作用,它代表了一种永恒。炼神还虚的意义也在于此。神类似于太阳的这种“用”,如果它生生不息地使用下去必然会损耗殆尽。只有像虚空一样才能永恒。

虚入道:神在虚中也只是一种存在的形式而已。这些相互转化无穷无尽可以达到一种永恒的状态。而这种相互转化生生不息的本源才是真正的永恒。就像知识一样它虽然经历了结绳记事、龟甲、木简、纸张、硬盘、光盘等多种表现形式,但知识本身是永恒的,这些只是知识的表现方式而已。因此,道的本身超越了修炼的本身,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入道以后的外在表现就是达到了悟道的层次,再修炼下去即可成为神人。

审视道家的整体修炼历程,它实质上是领悟道义的过程,也是滋养脑力的完整路径。还精补脑作为道家修炼的核心概述,其在不同的修炼阶段具有各自特定的含义。因此,唯有深入理解道家的修炼流程,或亲身经历过道家修炼的各个具体阶段,方能准确把握还精补脑的真谛,而不能草率地将之理解为脑部结构的物理变化,或是某种物质直接进入了大脑。

修炼本身是一个分阶段进行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着明确的界限与要求。当前学术研究中最大的缺陷之一,便是对这些层次的划分不够清晰。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唯有达到彻底的清心寡欲,让身心顺应自然的生理血液循环,回归至简至朴的状态,方能自然而然地达到无需刻意追求归还却已归还、无需特意补充却已充足的境界。”在这里,“清心寡欲”被视为道家修炼的初步功法,而“顺应自然的生理血液循环”则是基于医学理论的认知;“无需归还却已归还、无需补充却已充足”的表述,则与佛教中“入不二法门”的哲理相契合。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