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机制与路径
作者:刘庆龄,女,白族,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曾立,男,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防经济、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 要: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源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专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托主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具有蓄势和赋能两个层面的作用。依托“立良好势头—积多重势力—扩丰富势能”的蓄势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培育雄厚科技实力,在量变积累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依托“聚集能量—提升能级—释放能效”的赋能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驱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发展成熟中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效能。应在宏观层面紧紧依靠并有力支持国家发展大局,在中观层面加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作,在微观层面提高人才队伍实力并建立高能级创新联盟,更好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蓄势赋能作用,确保新质生产力获得“源头活水”。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质量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蓄势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背景,根据现实生产发展要求提出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一般生产力已经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亟须从高水平科技创新中获得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鲜活动力,切实变革发展动力、效益和质量,更好推动我国跃升至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过程在质态跃升中告别原有生产体系,蕴含先进科技有机融入社会化生产的内涵要旨,是在强大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形态,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在量变积累中达到质变。生产力具有动态演化发展特性,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力也各不相同。进入信息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成为主要科技标志,为生产力发展带来更多动力支持,推动生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以强大生产力为支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的又一理论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达到新境界。应基于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局势,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依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1],夯实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新质生产力进入大众视野后,引发学术界热烈探讨。张林等[2]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区别于旧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生产力,依托高新科技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承载促进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功能价值,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积累新动能。在界定概念内涵基础上,王珏等[3]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主要受到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经济实力等因素影响,需要着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令小雄等[4]从时空、结构、科技向度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性、数智性和具象性,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阶性、跃迁式生产力,对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蒲清平等[5]认为新质生产力包含“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是一种适应新时代的新型生产力,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根据魏崇辉[6]的研究,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语境和丰富的历史积淀,需要在战略层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在政策层面处理好政府市场关系。
在理清新质生产力内涵要旨、出场背景、性质特征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者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其他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姜朝晖等[7]探究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新质生产力对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等产生变革性影响,教育则通过劳动力再生产、科技创新和理念更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张夏恒等[8]从价值意蕴和内在机制出发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问题,指出要加强科技创新、深化数字和实体融合、加强新型人才培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关系,余东华等[9]认为要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变革、产业转型、要素集聚、瓶颈突破等,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和提供动力支持。何秋洁等[10]则探讨金融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长效机制,通过增进资金导向机制、需求拉动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相互联合,促进政策、市场、理念一体发展,在金融创新中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问题受到多名学者的关注。徐政等[11]认为在理论、体制、市场等方面具有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但是也在产业基础、制度环境、人才支撑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增长引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引,杜传忠等[12]指出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动态性、融合性等,从生产要素、组织形态、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四个维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根据徐政等[13]的研究,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发展动力、优化发展结构、革新发展内容等促进高质量发展,应从体制改革、数字融合、人才红利等方面入手,强化对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任保平等[14]关注数字新质生产力问题,认为其通过改变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张聚焦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推动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发现已有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关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形成背景、性质特征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具体过程的研究分析却相对滞后,少数研究者探讨金融、教育、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但是并未触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关键核心技术;二是有较多学者论述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侧重关注新质生产力所能生成的结果性现实影响,但是要真正发挥此类作用效能,就需要首先关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基,否则便是本末倒置。对此,本研究不仅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也关注其发展成熟,基于“新质生产力需要关键核心技术,而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认识,从“蓄势”和“赋能”两个层面剖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作用,以期阐明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成熟的“源头活水”。
二、概念内涵与理论诠释
(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一种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维护国家发展安全为使命任务的战略性科技资源[15],具有鲜明的国家导向,不仅能够基于高水平科技能力支撑起国家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更能够引导一般科研力量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激活国家创新创造活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囊括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科技主体,贯通创新链前后端与产业链上下游,具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天然优势,能够在科技产业化中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代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鲜明国家导向和高端创新水平,在有序组织体系支撑下形成高能级创新联盟,为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战略教育家深入开展协同合作提供优质环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好根据国家发展的紧迫需求制定发展规划和推进科学研究,助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积累新生产快速持续提升的物质基础,对传统生产力跃升至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新质生产力
1.概念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仍然属于生产力范畴,与传统生产力既有机联系,又根本区别。生产力指人类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受科技深刻影响。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栖息在科技创新上的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在不断积累中实现跃升,而关键核心技术在其由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新质生产力的各要素发生新的变化,劳动者成为掌握知识和创新技能的智力工人,劳动资料变为高级、精密、尖端设备,劳动对象也不再局限于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自然物和原材料,而是囊括新科技发展下产生的更多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对象[16],这就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革新生产技术设备,更好适应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作为一种适应现实情境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良好溢出效应,在加快前沿科技创新过程中带动传统领域纷纷数字化转型,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乃至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助推整体创新效能提高。
生产力总是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时存在,当生产力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就需要动态改革生产关系,有序实现两者的动态统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建立能够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度体系,形成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有效发展的生产关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能够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凝聚全国力量为冲破“卡脖子”难题创设优质环境,助推我国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我国跃升至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提供有力支撑。需要持续改革调整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模式和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发展实现质变,变革了传统模式下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生产方式,经济水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也发生新的变化,需要同步推进生产发展和体制改革,创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生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动能。
2.发展演化动因
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既同社会经济中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紧密联系,也与国防领域的新质战斗力息息相关。新质生产力并非自然而然生成,而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获得的突破性成果。改革开放开辟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发展模式,推动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规模。然而,伴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种模式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因此,需要在科技、人才、创新的一体发展中加强自主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稳步提高的整体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进而有力推动科技“非对称”赶超、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及时清除束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障碍,国防科技往往能够起到引导作用。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要求在加快运用新科技新装备新战法中加快形成并提高新域新质战斗力[17],全面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新质战斗力突出强调颠覆性技术的关键作用,把握新兴前沿科技发展主动权也就更能够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息息相关、鱼水相融,新质战斗力为新质生产力作了理论准备和实践积淀。社会分工则是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天然桥梁,能够打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隔阂。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将实验室中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应用转化,形成并促进产业发展。
化解新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能够释放巨大的生产力效能,生成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质生产力,引发原有生产关系同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需要在深化改革中推动两者达成新的有机统一。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人们追求解放发展的产物,自然承载满足人民需要的内在价值,这就要求新兴技术研发成功后逐渐测试功效并推广使用,在动态演化中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3.重要价值意义
新质生产力基于前沿尖端技术形成,能够有效适应数字时代的生产发展要求。依靠蒸汽机、内燃机、电气技术等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能源,而依靠新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具有高质高效和生态友好属性,能够同步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高效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先进科学知识紧密相关,帮助劳动者增加数字知识储备,在练就数字技能中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壮大数字化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能级跃升。生产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支持下,生产发展的多个环节互联互通,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密切连接、算力水平持续增强,为储存和流动提供优质平台,由此,数据进入生产函数并成为新的劳动对象[18]。
新质生产力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创新密切相关,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有利于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生良好的生产功效,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功能价值。各领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融合贯通,在整合资源优势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的作用,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化和融合化发展,激发创新活力。新质生产力颠覆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知识和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科技创新的现实效用价值充分释放,新一轮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也可获得更强大的支持,在此有序健康的循环中同步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
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革新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在激烈大国竞争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我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突破“卡脖子”难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够在美西方对我实行战略竞争的严峻形势下促进我国发展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益变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好把握国际发展主动权。新质生产力与攻克科技前沿领域难题和占领世界科技发展先机相关,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广泛吸纳全球先进科技资源,筑牢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成为提高国际影响力进而有效应对技术民族主义、技术霸权等的重要砝码。
(三)两者关系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强大创新组织,也在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作用效能中提升整体效能水平,为提高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积淀深厚物质基础。
1.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驱动新质生产力涌现
新质生产力需要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获得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专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强大依赖。作为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的高能级科研共同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创新链和产业链各环节中的先进科技创新组织囊括其中,既能够在集中创新资源中深入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探明尖端科技发展的知识原理,又能够协同推进高水平交叉研究,促进生成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战略科技成果。推进科技创新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最终目的,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是其基本价值追求。通过将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融入生产力发展过程始终,在实际运行中产生强大的辐射影响和溢出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动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并产生作用功效。总之,新质生产力基于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形成和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支撑高水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国家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根本支撑。
2.新质生产力反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新质生产力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造强大物质动力。新质生产力重视提升生产质量效益,能够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要求,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夯实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生产力往往只能支撑单一领域一定规模的经济发展,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支撑作用也相应只在某个环节、某一组织中存在,新质生产力从变革现实社会形态的前沿尖端技术中获取发展动力,能够生成规模庞大、质量优越的综合效益,对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直接将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可见的物质价值,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新的动力,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内产业链跃升至世界产业链高端,为新一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设广阔空间。
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逻辑机制
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次完成或十分顺畅,需要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中获得动力源泉,积极化解经济与科技“两张皮”问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具有蓄势和赋能两个方面的作用,蓄势过程关注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赋能过程关注释放新质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在“蓄势赋能”中真正助推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和持续发展。
(一)蓄势机制:在持续量变积累中形成新质生产力
“势”是标志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客观存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势”是实现有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国内外环境新局势和新变化的必然选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前沿尖端技术突破创新,为新质生产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蓄势”,循序渐进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1.立良好势头:把握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源头
新质生产力对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具有紧迫的现实需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蓄势”作用首先体现于此。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能够深入开展一般科研组织难以承担的长周期科学研究,深入挖掘和清晰认识新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背后的复杂知识原理,为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进而有序生成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市场环境中的中小型科技创新组织往往对此无能为力、望而却步。新质科研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先导条件,基础创新是新质科研的具体表现[19],有序建立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良好势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在充分发挥科技实力中推进新质科研,扎实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提高国家总体科技实力进而破解“卡脖子”难题提供积极支持。
新质生产力对关键核心技术提出较高要求,代表国家创新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集中资源开展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树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元势头。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属于高难度的原创性科研,需要各方战略科技力量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降低科学研究成本,生成高效益、少消耗的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推进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获得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成果,从根源上打通传统生产力跃升为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渠道。为保证使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获得“源头活水”,我们需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集结多方科技创新资源[20],开辟战略性基础研究的新空间,承载更多国家使命任务,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塑造新质生产力在传统生产力量变积累基础上实现萌发的有利之势。
2.积多重势力:夯实综合国力提升的科技基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事关整体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在立良好势头的基础上,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积聚多重势力。基础研究为新科技发明创造积淀原动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挖掘前沿技术背后蕴藏的复杂知识原理基础上集中开展技术攻关,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创新,促进整体科技水平提升,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由此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广泛积累势力。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要重点探究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医药、半导体等前沿尖端技术,奠定整体科技实力提升的稳固基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前沿学科建设,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科技领军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根据行业发展动向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各个战略科技力量要在各司其职中强化协同合作,夯实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科技基础,积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多样化势力。
实现独立自主可控才能真正满足综合国力提升的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要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化解阻碍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科技依赖问题。当前,中国科技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高铁、5G、超级计算、超级水稻等技术已经领先世界,但是距离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目标任重道远。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实现跃升,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助推新质生产力快速有序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责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也能够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密切联系,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持续积累整体科技实力稳步提高的优势。提高科技实力依赖“非对称”赶超,需要认清自身不足和短板,擅于“变道超车”,在广泛凝聚优势要素中积累非对称优势,加快提升综合国力,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性空间。
3.扩丰富势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前沿尖端技术不断创新,引领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稳步提升,有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增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势能。各方战略科技力量扎实推进高水平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协同打造“资金链—学术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一体融合的创新生态,为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汇聚强大动力,不断拓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渠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统筹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深入开展前沿尖端技术研发创新,不断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潜力和效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能。各方战略科技力量在充分释放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协同合作,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 到1 的突破创新、从1 到10 的转化创新、从10 到10 亿的应用或扩展创新[21],集中有限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和效能溢出,构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基础平台。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质科技力量的典型代表,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质科技的主体内容,新质科技力量推进新质科技创新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可能性,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撑。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既在有序分工中承担关键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在协同合作中整合创新资源,高效动员其他科技主体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稳步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标志着科技发展发生质变,驱动生产力变革调整,势如破竹催生新质生产力。战略科技创新成果需要运用到生产发展实践中,建立更为稳固的科技创新和利益共享联盟,激发相关主体推进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将新质生产力的使命任务作为自身重要的建设内容,才能将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有效推广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环节,达到环境友好、绿色生态的效果,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赋能机制:在发展成熟中释放新质生产力效能
“赋能”指帮助目标主体获得新的能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积极“蓄势”,在此基础上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使用,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激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熟有效赋能。
1.聚集能量:驱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数字技术突破创新和转移转化,提高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数字化水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协同合作中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优质环境,促进劳动者不断提高数字技能,获得在数字时代养家糊口、发展自我的基本能力,进而高效使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工具改造劳动对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推进前沿科技创新,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各种现代通信工具、商业软件、硬件设施等高速泛在、天地一体、绿色低碳[22],推动生产资料由机械化转向数智化,精密仪器、高端设备、智能机器等新型生产资料摒弃了传统机械设备生产的被动与重复,同时基于万物互联加强与劳动者的互动交流,为数字劳动提供广泛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支撑劳动对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新能源和新材料逐渐代替日益枯竭的传统资源,各种形态的数据也被充分挖掘和使用,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熟首先要积聚数字化生产发展的能量基础。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开展数字技术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为数字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提供源头性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朝着世界一流方向迈进,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强化“数字+”学科建设,拓宽数字人才培养渠道,积淀数字劳动的知识和人力根基。科技领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创造和组织生产,重新组合各类数字生产要素,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数字劳动的空间范围,有力提高数字价值水平。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化发展是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赋能作用的能量聚集阶段,各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创造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的创新要素和基础设施,构建实现万物互联的数字网络平台,持续累积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熟的基础能量。
2.提升能级: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现国家意志,积极开展国家战略导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有力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全国创新组织具有引领作用,能够集中力量搭建全国性科技创新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创客空间,营造有序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质创新生态,加速新质生产力生成现实价值。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在“以点带面”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熟。支撑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实现能级跃升的重要标志,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单一领域的某个产业突破发展,而是在整体集群式发展中构建起适应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体系,在若干核心领域形成显著领先优势,普遍在未来各个高新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依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扩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量和规模,也要在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中塑造战略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整个过程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基本载体,能够为传统生产力跃升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成长空间。作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质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改革调整中动态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熟的稳固动力。体现国家意志和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能够推动所创先进数字技术运用到各行各业,依托数字技术本身具有的溢出性和交织性,有力打破各行业的边界,促成各类资源要素系统集成和互通融合,支撑各领域新质生产力在有效聚集中生成新的功能形态,实现整体最大效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聚集能量”阶段为“提升能级”阶段作了基本准备,故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紧紧依靠数字化生产要素,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体系,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未来产业发展潜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熟。
3.释放能效: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备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集中攻关生成的新兴技术也具有高端性能,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促进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发展。高质量发展预示着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革新[23],与高效益、高数字、高科技等紧密相关,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涉及科技创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各个领域,具有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功能属性,能够在系统集成中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朝着高水平方向转型升级,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与经济协同互促、效能倍增。高质量发展具有满足人民高水平需要的价值导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前沿科技创新,根据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孵化高性能产品和服务,从供给侧有效解决现有矛盾,真正释放高质量发展效能,保证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熟并行稳致远。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质量结构提供多重支持,确保战略科技成果能够适应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从物质基础积累维度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也要注重以较少投入获得较大产出,构建竞争有序、持续循环、前景广阔的国内大市场,拓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场景和时空范围。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下,生产力在其组成要素的量变积累和质变跃升中实现突破。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显著提高,各领域劳动者合作更加有效,劳动资料更加先进和精准,更多适应高质效发展要求的生产工具进入现实生产环节,劳动对象品质提高,生产力由此达到新的形态和能效。加大资本投资和资源能源投入不再是发展经济的主流动力,良好经济效益和优质绿色生态能够从前沿尖端科技中获得的基本支持,促进新质生产力释放强大效能。
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化路径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是对国家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系统工程,在理清内在逻辑和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出发,综合探究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一)宏观层面:紧密依靠并有力支撑国家发展大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本身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事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因此,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应当立足长远,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为战略目标,聚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基本框架。
1.坚定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遵从国家战略导向,围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无法再简单依靠大量人力和物力就能取得显著成效,亟须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科技攻关活动中汲取动力源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加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加快生成原创性关键核心技术,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支持新质生产力深入有效解决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问题矛盾。创新链和产业链各环节中的战略科技力量要强化协同合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有力应对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将科技创新成果转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效动力,依托高度繁荣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新质生产力,从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获得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发展渠道,促进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
2.聚焦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全国影响力,理应全面引导、系统推进、综合协调,带动整体生产力水平实现跃升,拓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释放效能的空间范围。以缩小城乡差距出发,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构建帮扶互助的稳定机制,同步推进东西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奠定新质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稳固根基。依托区域间战略科技力量合作交流,以人才流动为纽带,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黄河流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建立区域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实现新质生产力协调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打造高等级创新联合体,优先保障落后偏远地区的科技需求,更好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领先优势,辐射推动中部地区实现更多突破,帮扶带动西部地区补足短板,依托全面振兴战略提升东北地区的发展活力,增进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效能。
(二)中观层面:加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条件和环境基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有效市场运作事关先进创新资源要素畅通流转,创造生产力转型升级的优质生态,有为政府制定实施和改革系列创新政策,根据生产发展实际调整生产关系,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成熟的基本要求。
1.调动各方激发“蓄势赋能”的市场活力
坚持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各方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效动力引擎。有效市场能够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过程中不可或缺,在确保重大科技攻关坚持国家导向的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跨学科集成创新,利用市场机制为各方战略科技主体提供有效支持,如积极运用战略科技力量研发的数字技术,提高数字化水平,有力驱动电子商务发展,将智能制造作为生产发展的重要模式,切实发挥新质生产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依托高效运作的市场,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创造活力,在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集中力量打造“蓄势赋能”的政策体系
制订实施专门针对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政策方案,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提供完备政策支持,避免创新链和产业链脱节。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具有同等重要性,不仅要集中力量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更要为新质生产力形成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提前谋划制定政策制度体系,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要求,确保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顺畅有力。改革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清除研发创新和产业孵化之间的阻碍,解决“蓄势赋能”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鼓励科技领军企业更好带动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加强同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技术研发、成果扩散、产品商业化、产业化串珠成链[24]。
(三)微观层面:强化人才培育并建立高能级创新联盟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由各领域、各环节的战略创新主体构成,彼此明确分工又协同合作,需要牢牢把握人才这一基础性、决定性要素,加强各方战略科技力量融合,共同支持高端科技人才成长成才,落实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新质生产力的蓄势赋能作用。
1.有力推进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提质增效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亟须提高人才队伍质量,除了加强专业科技人才培养,也要注重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发展动力。人才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过程中发挥基础性和能动性作用,倘若脱离了强大的人才队伍,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将不可持续。单纯扩大人才数量已经不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大国工匠、青年优秀才俊等一流人才,严防高端人才流失,这就需要改革人才引进、评价、晋升机制,更好提高人才队伍综合水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求,动态调整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研究型大学要着力办好高水平教育,通过输送毕业生加强同国家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的协同联系,在战略科学家引领下支持专业技能人才积极创新创造,打通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通道。
2.加强产学研各领域战略科技力量融合
各领域战略科技力量要增进交流合作,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整体合力,在积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中获得更多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势要素。建立国家重大科技平台,支持各方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协同合作,推进跨学科、跨区域的前沿交叉研究,生成赋能新质生产力突破发展的有用技术。根据大科学发展要求,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纵深布局,在多方深度融合聚集中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建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广阔舞台。国内高度协同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敏锐感知世界科技前沿态势,拓宽同国家科技组织的合作交流渠道,增强协同合作能力和整体创新水平,为突破“卡脖子”难题积聚主体性动力,建立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路径渠道。鼓励政产学研介共同构建高水平创新联盟,协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占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先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