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游劳动法的第301篇原创文章
01
—
问:据媒体报道,高合汽车宣布停工6个月,合法吗?
上游劳动法:关于高合汽车停工,高合已有官方人士辟谣,表示不属实。
但无论是否属实,有一点无需质疑:决定是否停工?停多久?完全是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企业决定停产停工,法律上是站得住脚的。
从网上自媒体流出的所谓内部员工截图来看,我倾向于该消息可能是真的。理由很简单:单位决定停产停工,内部所需法律程序相对简单,耗时不长,可能就是提前发个通知。
02
—
问:那全员降薪、取消年终奖呢?
上游劳动法:法律视角看,我个人认为倒不一定是真的。
首先,高合汽车的年终奖可能在年前就已经发放,年后来发放年终奖,然后再突然宣布取消,从管理视角来看,纯粹找骂。
其次,用人单位全员降薪,兹事体大,关乎全体职工切身利益,法律上需要走的程序相对复杂,耗时不少。这么大的事,高合汽车不可能民主会议都不开,就直接宣布全员降薪吧?这在法律程序上站不住脚。
最后,2月18日是首个开工日,高合汽车走降薪的开会流程,时间根本来不及,更何况还要酝酿降薪的详细方案,内部沟通、落地执行都需要时间。除非,高合汽车在年前已提前走完前述全部法律程序,18日只是全员公告而已。
03
—
问:那高合汽车停工,给用人单位带来哪些启示?
上游劳动法:坦诚讲,当下员工不易,企业更难。
用工支出刚性与业务收入弹性,是导致陷入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矛盾。所谓用工支出刚性,刚就刚在员工薪酬待遇加得减不得,加薪容易降薪难。所谓业务收入弹性,弹就弹在不稳定,今年才增长,明年就可能下滑。
一边是旱涝保收,不承担组织任何经营风险,另一边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经营风险一身扛。当工资待遇发不出,劳资纠纷就产生了。
企业经营困难的本质其实是入不敷出。当业务收入增长下滑,覆盖不了用工支出时,企业就会陷入经营困难。这是核心认知。
因此,站在单位视角,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的策略有两个:一、建立一个弹性的薪酬机制,让用工支出锚定业务收入,并随着业务收入波动而波动。二、像高合汽车一样,直接躺平。
近期干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