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关于房屋养老金的话题刷遍各大群聊,本着政策还没落地不发表的原则,虎爸在公开场合也不做过多评论。
毕竟涉及到钱,又是风头浪尖,大家这时会更喜欢输出情绪,而不是讨论事实。
这不,子弹才飞一会,群情激涌,阿公不得不出来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别乱猜。
呃,这也不能怪大家乱猜,阿公你行文从来不说人话,信息量又少,大家当然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嗯,既然最敏感的问题被暂时定性了,那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认真讨论事实了:即为何要出台这个政策?
01
第一个事实是:当下有20%左右的老房需要维护但又没钱。
毫无疑问,从目前所有的资料显示,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为了解决70-90年代建的单位老房子维护问题的。
这些老房子维护目前面临以下困境:
1、弱势单位或原单位破产(如老国营厂宿舍),因为各种原因无力做拆迁旧改。
2、我们的商品房制度是98年才搞的,对应的专项维修基金也是这时才收取,所以这批90年代前的房子都是没交维修基金的。
3、这批房子都4、50年楼龄了,各种设备老化,已经到需要大修的时候了,但原来没收钱,现在再收钱基本没有人会愿意(参考在政府补贴加装电梯推进有多千难万难),年轻人能搬走就搬走,剩下的都是没有收入能力的老年人,怎么挤都挤不出油水啊。
以上的困境让老房变成了三不管小区:原单位无力管、业主不想管、开发商不敢管。如果阿公再不出手,总有会因房屋老旧问题,发生暴雷的一天。
02
第二个事实是:有维修基金的小区,后期也是杯水车薪。
数据显示,全国专项维修基金结余超1万亿,使用率仅仅10%,看来好像地主家好多余粮啊。
但只是因为这些小区还没到大修的时候,不需要用到多少钱而已。
所谓花无百日好,房无百日新,超过一定的年限维护费就几何增长了。
我们住宅产权虽然是70年,但大部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的,从理论上来说不超过使用年限是不需要大修的,但这仅仅是结构而已,像一些内部隐蔽工程,比如排水管使用寿命约20年,电梯常规寿命约15-20年、防水层约15年等。
也就是说,50年内不需要大修,15-20年要对各房屋物件进行维护更换。但以上只是理论而已,现实是很多小区因为日常维护跟不上,往往才入住10年左右,就开始老化严重,频繁出现问题,比如外墙剥落、电梯失灵、设备老化等,维护费少则几十万,多做上百万很正常:
我们以常见的10万平的小区为例(约1000户),按南宁77元/平征收维修基金,也不过7700万,这么看好像钱蛮多的。但其实根本不禁花,以更换电梯,按30万一台,换个30台,900万就不见了(详见《荣和中央公园测评篇》、荣和中央公园业委会公众号)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等米缸掏空,你认为再向业主征收这笔钱?有多少个会同意?
03
第三个事实是:新城扩张结束,以后没有这么多新房给你换了。
虎爸常说,南宁人有非常严重的新房癌,直到近两年楼市被锤,大家才把目光放在二手房身上。
倒不怪大家喜新厌旧,实在是我们的小区维护实在不给力,才不过10年的房子,就已经老态龙钟,破旧不堪(不信大家去踩踩凤岭北的房子)
但对一个板块来说,从规划出台到建设成型至少也需要10年以上。如:
琅东新城98年提出,成型于08年;
凤岭新城08年提出,成型于18年
以刚刚成型的东盟商务区为例,板块内平均楼龄也达到12.4年了,如下:
可以说直接点,以上除了少数豪宅盘外,其他超高10年的小区,都破旧不堪,特别是香港园,虎爸是无限唏嘘,这么好的规划和设计,坏在后期维护上。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放在以前我们还可以不断追新区追新房,让持有的房子历久弥新。
但大人啊,时代变了。
一是南宁不会再无限扩张搞新区了,二是不会有这么多新房供你换了,三是换房需要成本了,不是以前的越卖越赚钱的模式了。
我们要开始接受现实,不会再有这么多新房给你换了,以后20年左右楼龄的房子将是楼市基本盘。
那么将意味着,以前只住不养的习惯要改过来了,我们要开始对房子有基本的养护概念了,而不是像之前:
封窗搭建,没人管,也不想别人管。
外墙立面掉漆了,无所谓,反正又不影响的我住。
物业采用包干制,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天然没有动力去做小区更新,因此都是哪里出问题了,业主在群里喊了,才不情不愿的去解决。
甚至,大家明明缴纳了维修基金,但什么时候能用?怎么用?很多人压根不懂。
04
基于以上三个事实,我们是否更能理解政策的良苦用心?
可能方式方法有许多待考究讨论之处,但对于政策的初衷,虎爸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毕竟现任阿公也可以把问题留给下一任嘛。
只要能从0到1,总会有完善到100那一天。
就像黑神话的制作人冯骥说的: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