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深度:资产质量优异,发力科创金融

民生   2024-11-07 23:17   上海  

欢迎关注、标星,以便更快获得我们研究推送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  倪军、李文洁

核心观点
ROE 拆分:杭州银行整体呈现资产质量优异、低负债成本、高中收的特点。(1)资产质量处在同业最优水平,主要得益于公司“不以风险换发展”的长期主义经营视角。疫情后经济复苏弱于预期,稳经济政策下基建领域信贷需求提升,公司降低风险偏好,提升广义基建类贷款占比,小微贷款增速放缓。目前行业资产质量普遍承压的环境下,公司实际资产质量水平和信用成本保持较大“安全边际”,风险抵补能力充足。(2)净息差与行业差距收窄,对公压舱石优势延续,24H1 对公贷款息差高出江浙地区其他城商行平均 97bp,并为其他业务提供大量低成本负债。零售贷款重质量,受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地产价格波动等影响,公司谨慎选择零售客群,看好经济复苏后,信用小微带来的收益提升机会。(3)科创金融带动托管中收,巩固综合金融服务优势。
短期看公司存量资产质量优异,流量拨备较厚,足以在未来应对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冲击。存量角度,据《银行超额拨备还原与估值分析》中构建的超额拨备指标看,24Q2 末超额拨备 2/归母净利润达 270%,多年保持 A 股上市银行首位。流量角度,银行风险偏好决定未来的资产质量,进而决定其盈利能力。公司风险偏好非常低,生息资产收益率-信用成本长期低于江浙城商行平均,表明偏好中低风险资产的同时计提了充足的拨备,质量有望保持优秀。测算若超额拨备在未来 5 年均衡释放,当前隐含 ROE 约 21%,足以应对未来经济及利率周期冲击。
中期看管理层稳定,科创金融提供增长潜能。管理层年富力强,现任董事长、副行长均为内部提拔,为行内战略的长期推进与贯彻执行奠定基础。同时,公司抓住浙江深入实施创新强省机遇,将科技文创金融作为差异化战略方向,目前正在向数据与行业专业化驱动转型的“科创 3.0”转型。一方面打造科创企业线上融资平台,以科创企业评估模型为核心,推动小额标准信用贷款;另一方面通过行业研究数据筛选细分行业中最具成长潜力的企业,提前布局触达客户,以中长期流贷或项目贷款为核心,并附加期权选择权。24Q2 末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 2.2 万户,融资敞口余额 779 亿元,创业股权投资基金托管规模达 1,730 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4/25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49%/14.20%,EPS 分别为 2.73/3.14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24/25年 PE 分别为 5.03X/4.38X,对应 24/25 年 PB 分别为 0.76X/0.67X。考虑到公司基本面优质,资产质量夯实,给予公司 24 年 PB 估值 1X,对应合理价值 17.96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2)杭州基建投资进度慢于预期,对公需求下滑;(3)利率大幅波动;(4)区域存款竞争加剧等。

目录索引


01

ROE拆分:基本面优于同业

ROE拆分:资产质量优异,低负债成本,高中收。杭州银行ROE拆分后横向与长三角城商行平均和城商行平均对比,纵向上以6年为维度对比,我们可总结出如下特征:

(1)横向来看,虽然杭州银行净利息收入(净息差)对业绩贡献低于同业,但负债和经营效率更具优势,优质的资产质量逐渐反映到信用成本的缓释上,盈利能力显著优于同业。2024Q3对比结果显示,杭州银行ROE水平高于城商行板块4pct,ROA水平高于城商行平均18bp。核心支撑是低减值损失、低负债成本和高非息,我们后续会详细分析。

(2)纵向来看,2018A-2024Q3公司核心盈利能力逐渐修复,ROA、ROE均显著提升。主要正贡献来自负债成本的压降、非息收入贡献的提升、信用成本的下行,这一变化本质反映的是“不以风险换发展”的长期主义经营视角。2014-2016年小微风险暴露后,管理层开始主动退出部分高风险小微客户,战略核心由“重点发展小微企业”向“做专大公司”+“做强大零售”转变。资产端,相较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小微贷款,转型后零售业务风险偏好较低,以强抵押为主,收益也相对较低;对公业务以政府基建相关企业为主。负债端,2023年以来存款付息率持续下降,24H1存款付息率为2.08%,较23A下降11bp,改善幅度大于城商行平均水平(9bp)。同时,存款结构优于同业,2024年6月末活期:定期约为4:6,较城商行平均3:7有较大优势。疫情后经济复苏弱于预期,低风险偏好下,小微贷款增长放缓,同时,稳经济政策下基建领域信贷需求提升,公司广义基建类贷款占贷款比重持续上升,从2020年末的33%提升至2024年6月末的44%,而小微贷款占总贷款比重自2020年以来基本维持稳定。

(一)资产质量:同业一流,长期保持有益

杭州银行资产质量长期保持优异,处于可比同业最优水平。2024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76%,是上市以来最优水平,在城商行中仅次于成都银行和厦门银行;考虑潜在风险,24Q3末不良+关注为1.35%,逾期贷款率为0.69%,同业最低。不良认定水平较严,24Q3末逾期90以上贷款偏离度为70.26%,逾期贷款偏离度90.92%,由于大部分城商行未披露24Q3逾期情况,24Q2末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商行平均逾期90以上贷款偏离度、逾期贷款偏离度分别为80%、124%。风险抵补能力同样处于第一梯队,2024年7月末拨贷比为4.13%,城商行中最高,拨备覆盖率543.25%,A股上市银行中最高。

公司资产质量优异经过周期的考验,是从上至下贯彻“不以风险换发展”,并始终保持政策定立的结果。2011年浙江地区担保风险爆发,2014年公司小微企业资产质量明显恶化,在这个背景下管理层开始坚持“从严治行、质量立行”的理念,从上至下贯彻风控文化,主动调整客户结构。以2015A与2024H1对比:(1)总体不良贷款水平显著降低,从1.36%降至0.76%。结构上,(2)零售贷款不良率显著下降,从3.13%降至0.76%,主要是经营贷业务模式经过根本性调整,主要为抵押贷款,将不良率从8.61%压降至0.91%;(3)公司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0.59%上升至0.80%,主要是受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房地产业不良率显著提升,0.09%上升至7.07%,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在总不良中的占比为38%,公司战略重心(国企/平台)相关的基建贷款不良率在接近0%水平没有显著变化。

公司风控有三大法宝:(1)大额授信排查,开展城建类国企专项评估、大零售业务风险排查,通过集中排查和日常滚动排查,对风险隐患进行清单管理,一户一策决定处置计划(减额/增加担保/逐步退出)。(2)存量业务结构调整,大额授信排查下的风险隐患清单有刚性退出比例要求,有效防范大额新增风险和大零售集群性风险。(3)员工行为管理,进行常态化的员工行为排查,针对大零售业务、小微业务,梳理不规范行为的早期信号,进行数字化监测。疫情 “压力测试”下表现优异,24H1测算不良新生成率仅为0.62%,显著好于城商行和长三角同业平均(0.87%/0.96%)。

实际资产质量水平和信用成本保持较大“安全边际”,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公司拨备政策非常审慎,从拨贷比的角度看,拨贷比大幅超越行业(2024Q3末,杭州银行:4.13% vs.长三角:3.51%),其背后反映的是不良生成率和信用成本大幅分化,公司近年来不良新生成率长期保持低位,但广义拨备覆盖率远高于同业,最终呈现的是行业最优的资产质量,以及行业较高的风险抵补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杭州银行全口径不良率2仅0.39%,广义拨备覆盖率1高达713.79%%,为上市银行最优。

(二)净息差:对公压舱石优势延续,零售重质量收益改善

净息差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横向来看,由于零售端重质量,净息差较低。24H1杭州银行净息差为1.42%,低于长三角城商行(1.64%)与城商行平均(1.67%),根据分部业务数据测算,对公业务净息差水平非常高,2024H1达3.26%,远高于江浙地区城商行平均(平均2.48%,江苏银行:2.69%,宁波银行:2.31%,南京银行:2.11%,苏州银行:2.02%);净息差整体表现偏弱主要由于零售业务净息差较低,测算2024H1仅2.39%,大幅低于江浙地区城商行平均(平均3.27%,南京银行:3.89%,江苏银行:3.78%,宁波银行:3.62%,苏州银行:2.65%)。

纵向来看:2017-2020年净息差回升,与行业差距逐渐收窄。2017年杭州银行与城商行平均差距为23bps,2021H1已收窄至14bps。从分部的角度来看2017A-2021H1净息差逐步改善,除了口径调整因素外,其主要原因是:(1)2017-2020年受益于终端贷款利率上行,对公业务测算净息差扩张,3.51%升至3.92%,公司也主动增加对公/零售/小微资产的配置;(2)2020年公司主要受益于资金业务息差扩张,市场逐渐认可杭州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同时受益于金融市场利率下行,同业负债成本大幅下行。

2021-2023净息差回落,与行业差距逐渐加大。2023年杭州银行与城商行平均差距为31bps,主要是:(1)小微业务受减费让利影响息差大幅下降(2020A:3.48%降至2023A:2.42%);(2)对公业务受到终端贷款利率下行的影响,测算净息差收窄(2020A:3.92%降至2022A:2.97%);(3)2023年资金业务息差收窄,主要受到同业负债成本上升的影响。

2023-24H1净息差与行业差距收窄。24H1杭州银行与城商行平均差距较23H1收窄8bp,主要是:(1)对公业务息差企稳回升,测算净息差扩张(2022A:2.97%上升至2024H1:3.26%);(2)零售业务息差回升(2022A:1.69%上升至2023A:2.39%)。

对公压舱石优势延续,息差较高,并为其他业务提供大量低成本负债。对公是杭州银行最重要的板块,2024H1净利息收入中占52.03%,总资产中占比30.4%。对公净息差长期维持较高水平,2024H1测算净息差3.26%,高出江浙地区其他城商行平均97bps。更重要的对公业务负债优势凸显,24H1负债净贡献占总资产20.07%,和宁波银行接近,江浙其他城商行对公业务负债净贡献均为负(宁波银行:21.10%,南京银行:-0.55%,江苏银行:-1.54%),24Q2末对公“广义贷存比”为65.45%,大幅低于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相近;结构优良,2024Q2末对公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52%,远高于长三角其他城商行平均40%。考虑到杭州银行核心客户为政府相关大中型客户,竞争相对激烈,负债拓展能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活期占比较高部分由于公司科创金融业务带来的投资款流入,后续会详细分析科创金融业务。

零售贷款重质量,看好经济复苏后的收益提升机会。 2014年以后,杭州银行风险偏好降低,零售贷款始终将资产质量放在第一位;资产摆布上以按揭贷款和个人经营贷为主,消费贷配置较少而且以客群选择上以高端客群(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垄断优质的国企央企以及白名单群体)为主;经营贷重抵押,风险极低。2021年开始,杭州银行按照“二二五五”战略,做大零售增长极(重点发力消费信贷),做优小微增长极(个人+抵押为主,向企业+信用延伸),员工人数保持较高增速,已满足规划要求。2023年由于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地产价格波动等影响,零售需求偏弱,公司放慢零售发展步伐,谨慎选择零售客群,蛰伏静待经济复苏后,发力零售小微。

(三)中收:科创金融带动托管中收,巩固综合金融服务优势

杭州银行存在明显的中收优势。2024年3季度末杭州银行中收/营收为10.3%,高于长三角城商行(7.9%)与城商行平均(7.0%)。公司目前中收以托管业务为主,近年来随着科创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带来私募股权基金的托管,2018-2022年托管业务中收占比不断上升,25.6%升至66.6%。预计未来随着科创金融业务持续推进以及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巩固,中收依然能保持领先优势。


02

短期:资产质量优异,业绩释放空间大

(一)存量质量优:超额拨备同业最高

从存量角度看,杭州银行资产质量长期处于可比同业最优水平。我们在《银行超额拨备还原与估值分析》报告中,以各类资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第三阶段”余额指代不良额,将银行各类表内外金融工具的拨备计提一同纳入考量,构建“超额拨备”指标,试图还原银行真实拨备水平。2024Q2末杭州银行超额拨备2/归母净利润为270%,A股上市银行中最高

(二)流量拨备厚:风险偏好较低,拨备计提谨慎

从流量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决定了其未来的资产质量,而资产质量又决定了盈利能力。从图20中可以看到,上市银行2021-2023年平均贷款收益率和2023年末的不良生成率呈正相关性,即银行风险偏好更低(贷款收益率越低),资产质量越优(不良生成越低)。从图21可以看到,上市银行2021-2023年平均不良生成率和2023年末净利润同比增速呈负相关性,即银行资产质量越优(不良生成越低),净利润增速越高。

杭州银行风险偏好非常低,长期保持优质资产质量可期。2018至2022年期间,杭州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信用成本长期低于行业平均,说明企业在偏好中低风险资产(收益率不高)的同时计提了充足的拨备(信用成本较高)。22Q3末杭州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信用成本为2.24%,低于江浙地区城商行平均(3.06%)和上市城商行平均(2.75%)。由于存量资产质量较好、不良生成保持低位,信用成本下行,2024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信用成本提升至2.98%,但仍低于江浙地区城商行平均(3.28%)。

(三)利润高增可持续

资产质量的优异表现下,公司具备维持较高利润增速的能力。在报告《2023年上市银行超额拨备情况如何?》中,我们曾做了各家上市银行超额拨备还原至净资产和净利润测算。

超额拨备还原净资产后PB测算:假设税率为25%,分红率采用23年数据,以2024年11月5日收盘价为基准,可计算出超额拨备还原后PB如图25所示,杭州银行最新PB为0.70,超额拨备回拨后实际PB为0.53,远低于名义PB,估值提升空间较大。

超额拨备还原利润后ROE测算:我们假设当前超额拨备分别在未来3年、5年、10年均衡释放,可测算出目前回拨后隐含ROE水平,结果如表9所示。

若超额拨备在未来3年均衡释放,则预计当前杭州银行隐含ROE水平约为24.72%,城商行平均隐含ROE水平为12.08%;

若超额拨备在未来5年均衡释放,则预计当前杭州银行隐含ROE水平约为21.14%,城商行平均隐含ROE水平为11.77%;

若超额拨备在未来10年均衡释放,则预计当前杭州银行隐含ROE水平约为18.26%,城商行平均隐含ROE水平为11.47%。


03

中期:管理层稳定,发力科创金融

(一)管理层年富力强,经营稳定

管理层年富力强,管理经营稳定。现任董事长、副行长均为内部提拔,熟悉本土经济环境,有效保障了管理风格和经营策略的一以贯之,为行内战略的长期推进与贯彻执行奠定基础。副董事长、行长虞利明先生,曾在交通银行杭州分行工作超二十余年,曾任交通银行杭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之后又在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杭州工商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任职,积累了良好的客户基础和政商资源。

(二)发力科创金融

杭州银行抓住浙江深入实施创新强省机遇,将科技文创金融作为差异化战略方向。公司是国内最早探索科创金融服务的银行金融机构之一,于2009年7月设立了科技专营支行,目前深耕科创金融15年,从科技支行最初22人,到如今培育出约550人的科创金融队伍,为“投融资生态圈”赋能。

多年深耕下,杭州银行科创融资规模不断提高,对于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精准服务力度不断提升。2023年科创融资敞口余额7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28.2%。户均方面,2022年末户均融资为462万元,较2020年下降了73万元,2023年考虑到经济复苏弱于预期,下沉放缓,户均融资略有提升。客户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服务近2万家科技企业,科创客户同比增速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其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80%以上是小微企业,70%以上为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40%以上获得过创投投资,30%以上为纯信用贷款,30%以上为首次获得银行贷款。

取得如此显著成效,离不开公司在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产品体系、风控策略等方面的持续优化。

1. 业务模式持续优化

公司科创金融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目前正在向数据与行业专业化驱动转型的“科创3.0”转型。

科创1.0模式:依靠银政合作,搭建“政-银-园-企”合作服务平台。主要产品是风险池基金贷款,由科技局、政策性担保公司、科技支行三方按照约定比例建立风险池基金,科技支行给予纳入风险池的企业优惠利率贷款,风险基金优先偿还风险贷款。

科创2.0模式:投贷联动,着重围绕创投机构,打造创投生态圈。主要产品是银投联贷,通过筛选合作创投,跟踪投资机构近一年新投资企业,给予50%左右投资金额的跟进信用贷款。

科创3.0模式:数据+行业专业化驱动。

(1)数据驱动。打造科创企业线上融资平台,以科创企业评估模型为核心,推动小额标准信用贷款。截止2023年末,公司已形成“行业+被投+团队+技术+政策”共285个数据维度,重点包括行业及产业链研究数据、科技企业认证、科创能力证明、知识产权、行业标准、创业团队背景等更具备科创企业特征的数据信息,并初步形成了科创企业成长性评估模型。

(2)行业专业化驱动。公司在科创金融领域中沉淀了多年的经验,培养出了一批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一线专营服务人员及专业科创产品经理。基于对于行业未来的预判,选择细分赛道,再通过行业研究数据筛选细分行业中最具成长潜力的企业,提前布局触达客户,以中长期流贷或项目贷款为核心,并附加期权选择权。目前杭州银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大消费(文化)六大行业,结合区域实际,打造行业专业团队,挖掘行业数据价值,深入研究服务方案。2023年末公司已经完成了70个科创标准团队建设,核心竞争优势逐步加强。

2. 成立“科创金融事业总部”,战略地位凸显

2023年,杭州银行以“总行统筹、条线主导、机构主战”为总设计思路,成立“科创金融事业总部”。科创金融事业总部由全国首家事业部制的科技文创金融专营机构——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改组而来,旨在通过统筹全行科创金融管理能力,打造扁平化的敏捷组织,重塑创新机制,提升流程效率,加强差异化政策支持与专业队伍培养,最终优化客户体验。事业总部以杭州为大本营,下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合肥、宁波、嘉兴八大科创中心,为具体经营单元。主要业务区域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等国内创新经济活跃区域,构建完善科技文创金融专营化服务体系。

3. 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杭州银行设立了“科创金引擎”服务品牌,创设了包括科易贷、科保贷、成长贷、银投联贷、诚信贷、伯乐融和选择权的“6+1”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生命阶段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全面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除了传统的信贷服务,杭州银行还全面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科技企业有很多非金融服务需求,如采购、数字化、产业链之间交叉销售、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等需求,杭州银行结合场景提供数字化服务产品,构建适合行业客户实际需求的信贷、结算、数字化、投行、非银服务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

4. 差异化信贷准入、审批机制,有效把控风险

杭州银行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实行单独的信贷准入、授信审批、风险容忍机制,科创贷款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2019-2021年科创不良贷款率略高于全行不良率,且趋势上逐年下降。公司财报2022年以来未披露科创不良贷款率,我们采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不良率近似。截止2024年6月末,杭州银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不良率仅为0.29%,处于同业较低水平。

单独的信贷准入:总行公司金融部负责新客户的认定及准入,制订信用授信实施细则,明确适用客群边界及标准;总行风险管理部牵头制定专项风险政策,明确负面行业及客户情形。

单独的授信审批:成立科创金融审批中心,采取“风险管理前移、授信审批内嵌”政策,将人员派驻至专营机构,在专营机构内就可以完成风险审批决策,授信4000万元以内可由有权审批人完成审批,既能确保审批独立性、又可以提高审批效率。

差异化的授信审批:针对人才创业企业的“科易贷”产品按预先设定的“授信额度测算模型”进行系统审批。针对新兴行业高成长企业的“选择权”贷款方案经总行公司金融部准入后提交“科创投资评审小组”评审,重点关注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模式、成长性等。针对科创企业中的新三板、拟上市公司,开展“主动授信”,通过对公开市场信息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动核定授信额度,企业无需提供资料。

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对科创金融业务单独下达风险容忍度,根据业务状况和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并配套创新产品的尽职免责制度。


04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规模增速方面,24Q1-3公司信贷投放保持强劲,目前重视拉动终端消费的政策导向下,预计24年信贷增速保持高位,结构上预计仍以对公基建类贷款为主,零售端需求逐步回暖,整体24E/25E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4%、15%;存款方面,由于杭州银行几乎不涉及手工补息存款,因此二季度手工补息整改预计利好存款增长,叠加财政支出力度加大且外汇占款逐渐回流、科创金融业务带来的企业结算存款,存款增速有望回升,预计24年/25年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4%、15%。

净息差方面,资产端,24Q4受到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影响,预计贷款收益率继续下行,预计24年/25年贷款收益率分别为4.35%、4.20%,生息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24%/3.16%;负债端,前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成效预计将持续释放,同时随着资产荒逻辑的终结,存款活化或将带动存款成本下行速度加快,但由于存款波动率较高,金融市场负债成本下行幅度可能弱于一般存款成本下行,预计24年/25年存款成本率分别为2.08%、2.05%,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2.16%/2.12%。综合来看,预计24年/25年息差分别为1.23%、1.19%。

中间业务收入方面,24年前三季度受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政策、资本市场波动、公募费改持续推进等多方面影响,财富管理相关业务收入承压。考虑到基数效应消退,叠加存款搬家趋势的抬头,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有望回暖,同时得益于科创金融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托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望保持稳健,预计24年/25年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0%/5%。

其他非息收入方面,24年上半年得益于债市利率大幅下行,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实现高增,三季度以来,市场利率持续震荡,叠加季末宏观调控积极信号较强,债市有所回调,同时高基数下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可能回落,预计24年/25年其他非息收入比同比增速分别为5%/0%。

拨备支出方面,杭州银行资产质量优异,有着相比行业较低的不良生成率和行业最高的广义拨备覆盖率水平,有望持续反哺业绩增长,预计24年/25年拨备支出/平均贷款分别为0.72%/0.53%。

杭州银行坚持“不以风险换发展”的长期主义经营视角,资产质量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强,短期业绩弹性有保障,科创金融领域持续深耕,提供中长期增长潜能。预计公司24/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49%/14.20%,EPS分别为2.73/3.1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4/25年PE分别为5.03X/4.38X,对应24/25年PB分别为0.76X/0.67X。优质银行受益于优质存量资产质量、风险偏好较低,不良生成率有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位,足以在未来应对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冲击。同时,考虑到公司“二二五五”战略导向下,2021年开始持续做优小微增长极,向企业+信用延伸,以及在科创金融领域的长期深耕,经济复苏后,风险偏好提升将驱动业绩在短期内提升,高收益率业务推动的息差扩张和手续费净收入增长短期内就会体现在财务指标上,给予公司24年PB估值1X,对应合理价值 17.9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05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行,资产质量大幅恶化。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经济下行超预期,银行资产坏账率提升。
(2)杭州基建投资进度慢于预期,对公需求下滑。
(3)利率大幅波动,导致银行交易账簿出现亏损,拖累营收。

(4)区域存款竞争加剧。手工补息以来,银行体系存款增长压力加剧,可能进一步导致区域存款竞争加剧,存款成本上升超预期。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李佳鸣:SAC执政号:S0260521080001

报告原文:《杭州银行深度报告:资产质量优异,发力科创金融》

对外发布日期:2024年11月7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一个有价值的银行分析师不仅仅是股票分析师,还必须是一个宏观、利率与策略的深入观察者。我们致力于研究货币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映射,并以此为基石建立对银行和流动性的独特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