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教育   2024-09-06 17:26   北京  



“新”教材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2024年9月-



新修订的教材并不是全新的教材,原来的选文绝大部分仍然保留,栏目设置、单元组合绝大部分仍然保留,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新课标的要求,部分选文、单元会有一些调整,也会增设一些新的栏目。


请老师们放心,教材没有“颠覆性”的变化,绝大部分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内容。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汪锋


对于新教材的“新”特点,总结来说,新教材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新教材,强调要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强化实践,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


2022年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标的新要求,教材要做相应的修订。而新教材也进一步实现了新课标中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随着新课标的逐渐实施以及新教材的开始使用,当前人们对阅读的概念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以往对阅读的认知更多的是识字与理解,而现在更强调的是核心素养的学习。



所谓素养是一个人为适应现代生活和面对未来挑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以前教育目标是学知识,现在是要学素养。


素养是什么?“阅读”和“素养”到底有什么不同?


国际阅读协会成立六十年后,在2015年改名为国际素养协会,该协会官网定义为:


在任何文脉下,用跨领域的视听及数字材料进行区辨、理解、诠释、创造、估算与沟通的能力


未来的教育强调的不再是海绵般吸收知识,而是批判式、跨领域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习惯,才叫作素养教育。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那么,在新教材的逐渐应用过程中,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呢?


我们一起听听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先生是如何讲述的。


              汪锋先生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语文首先要教语言文字的运用,比如汉字,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运用好了,体会它的妙处,学生自然就产生了文化自信。


并不是要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离开课文来谈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也不是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要专门讲一讲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体现在哪里。


如果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妙处,就贯穿了其他三方面的能力。


更不是要把一堂课划分成语言、文化、思维、审美四方面,它们不是等分关系,而是要以语言文字来带动其他方面的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是从整体上考虑,不是分解到每一门课,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要去提升这样那样的素养。


学生在语文学习时,需要思考这篇课文对四个方面的素养提升有什么作用,从四个方面去考虑语文的问题,这样长期下来语文修养自然就会提升。


另外学生要多阅读多比较。


比如同样是描写荷花,朱自清是这样写的,古人是那样写的,通过比较就会知道不同的表达方式都能通向同样的目标,就会知道什么是好的表达,就能体会好的表达带给人的愉悦感,就会感悟到好文章的妙处。


除了学教材,还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因为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是个例子,其实,教材选择的都是最经典的例子,每一篇都文质兼美。


比较一下教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表达方式,就会感受到教材文章的这些表达是典范的。


我们要以这些典范为参照,去阅读更多的好文章。


通过对汪峰所长分享的内容来看,作为教师或家长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具体的核心素养教育。


0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孩子的体验融入到课文中。


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从课文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感动,从而提高阅读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朗读诗歌、观赏绘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艺术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增加对阅读的喜爱。



02


注重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策略,通过提问、预测、联结、图像化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运用多种策略进行理解和分析。


这些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新教材强调思辨性阅读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质疑,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这种思辨性阅读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得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


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相应的理由,尊重多样性的观点。


最后还要注重个别差异化,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所经历、学习的内容也都不尽相同,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的方式,真正做到差异化教学。



03


强调阅读广度和深度



新教材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不仅限于课本内容,还要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以扩大阅读视野和知识面。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新教材还注重深度阅读的培养,通过单篇课文的深度讲解和群体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提升阅读深度。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由学到的这篇文章拓展到它的作者和相关的书籍,也可以把相关的书籍带给孩子们看一看,由一篇文章带到一本图书,让学生对这样一本又一本的图书产生兴趣。


其中拓展出来的绘本更适合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用快乐、轻松、自由的状态带着孩子们读绘本,让孩子们通过爱上读绘本,再爱上阅读,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广度,又加深了阅读的深度。


04


促进阅读与实践的结合

新教材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阅读实践,如参观图书馆、参加阅读俱乐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教材还注重跨学科阅读的培养,鼓励学生将阅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通过历史阅读了解历史事件、通过科学阅读了解科学原理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中,首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形成核心素养。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融入跨学科学性的理念及基本要求,不仅能让学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还能延伸到跨学科学习的理念。


更重要的是语文学习从来就离不开其他学科,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将识字、阅读、表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让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充满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但无论我们怎么谈改变,都离不开现有的“高考”这条路,纵观近年语文高考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的考试评价,逐渐在朝着核心素养围绕,也肯定会在考试中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比如考察语言文字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考“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为什么用得好,就是考审美;


给出一个情境,要求考生写赠言、发表演讲,就是考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梳理逻辑思路,概述主要内容,这是在考核思维能力……


这些考查,在以前的考试中都有体现,只是新课标对这几方面做了更好的归纳。


以前的试题有单一的语言运用题,比如填空,判断读音、搭配对错,改病句等,但现在这种基础的考核很少,更多的可能是在给出的文章、情境中综合考查多种能力。


这就是现在强调的语言运用的情境化和实践性、综合性。


总 之 


2024年统编教材的修订改版,由整合到创新、由改名到质变、由增补到消减、由替换到变序,遵循的大体原则是“守正创新 稳中求进”,可以说是教育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璀璨交汇。


它像一座灯塔,照亮了语文教学的新航道,引领我们穿越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因此,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教育田野上,继续播种希望,耕耘智慧。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们梦想起航的地方,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同行者。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共同见证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扫码关注|绘本大家


绘本大家
聚焦绘本阅读教育,传播绘本大家思想,品评绘本大师作品,挖掘潜力作家、作品,为绘本界专业度的提升进言献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