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精读和泛读?我们该怎么做?

教育   2024-08-06 11:01   北京  




北大语文所在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关于语文教学效果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并不喜欢语文课。


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


我们花费许多精力上语文课,效果不见得好。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为什么阅读教学效果不佳?


可能有很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型混淆,模式僵化,扼杀兴趣,包括读书的兴趣。

现在语文教材很多都分为精读略读两类课型。


为什么这样分?


只是因为课文较多,不可能全都精读,所以安排部分略读吗?


大家有没有想过课型不同功能这一问题?其实教材这样设计,是有道理的。


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什么?就是给例子,给阅读的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而略读课,主要不再是老师授课,而应当是学生自己去读,其实就是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方法,拿到略读课中去实践、尝试、体会,所以略读课主要是学生自己读,而且很多情况下,是自主性的泛读。


一个以老师讲授为主,方法示范为主,另一个是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是读书的自主性实践。


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完成阅读教学。

但是如今的阅读课教学往往混淆了两种课型,不分精读略读,全都设计成是精读精讲,什么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等等,扣得很细,就如同手术解剖。


这会带来很严重的弊端。


课型没有变化,没有节奏,全都处理成精读精讲,基本样式不变,反复进行,学生会腻味,也就没有读书学习的兴趣。


课改之后想改一改,又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课型还是没有变,读书兴趣也还是起不来,阅读能力和口味也不见得提高。


举个精读课的例子来说明




比如,文言文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文81个字,很少生僻字,可以做个试验,让初二的学生读一遍,大致都能懂。


如果参考课文注释,就基本上没有阅读障碍。


但现在通行的教学设计,第一步,用很多时间去解释字词句,包括:斯、惟、帘青、鸿儒、案牍、劳形,等等,还有语法的解释“何陋之有”,等等。


第二步,字词解释完了之后,串讲翻译。


第三步,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分析。


第四步,归纳写作特色。


第五步,或者让学生讨论“何陋之有”,以及古人的精神道德之类。


第六步,布置作业。


当然,中间可能还会穿插反复朗读。我听过一些课,也查过一些教案,基本上就是这一套,大同小异。


大家对这样的教学程序也习惯了,很少反思有什么问题,更少想到是否让学生喜欢,有自己的阅读感觉,并由此引发对这一类韵律很美的古典散文的种审美熏陶


就是说,没有把这篇文章语言形式之美,把阅读古文的语感和美感放到教学的设计中。这是很大的缺失。

这么一篇简短、优美的文言文,学生参考注释就基本能懂的,非得一字一句地串讲翻译,而且不断抽取所谓中心思想和艺术手法呢?


讲得那么多,那么细,唯独没有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味、玩味,欣赏那种古汉语特有的韵律感,那种简介干练。


也就是说,我们的课没有往读书获得语感这方面去引导。

其实还不如就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引导体味,特别是那种语感。


把这一篇背诵下来,不需要很多时间,然后再附加一些类似的文言文篇章,也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反复诵习。


文言文怎样学习?


不能只是采用现在这种分析性的精讲记忆的方式,还应当甚至主要应当是增加阅读量。多读,就有了语感,也就是对文言的那种熟悉、亲近和主动识读的感觉。


那么对初中生、高中生来说,浅近的文言文阅读就过关了。中考高考根本不成问题。


我认识一位高考成绩拔尖的北大学生,他的高考文言文部分顺手拿下,成绩可能是满分。


他是理科生,但阅读古文观止、左传等,毫无问题。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无师自通,就是每周一篇文言文,大致读懂,就反复诵读,有的背诵下来。读的多了,就过关了,而且学生的读书兴致也就起来了。




再举个现代文的例子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也都是类似前面讲解《陋室铭》的那一套程序。


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手法等等,扣得太多太细,还让学生背影的写法、含义等等,就是没有把学生自己去阅读的感觉调动出来。


嚼得太细的馒头,再喂给孩子们吃,那有什么味道?


本来课文所选很多都是比较好的文章,如果不用老师教,学生自己读读,也许还有点意思,老师讲得那么精细琐碎,之后还要布置许多更加琐碎烦人的作业,这样也真是折磨人。


这样的语文教育,基本套路就是把好文章切割成若干知识点,然后一点一点喂给学生,让学生背熟记牢,考试也用这种切碎了的知识点来考,老师教的,就是标准答案,跟着走,踩到点上,就能得高分。


不用说,这样的教学,只能败坏学生的胃口,不可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几年下来,一部分听话的乖学生只是学会这样去考试了,不乖的学生,连考试都不会,无论乖不乖,都对语文和读书失去了兴趣。


而且更麻烦的,是胃口被败坏了,不认识什么叫做好的文字,什么叫不好的文字。


他们只能走自己的野路子,去追求畅销的流行的那些言情、荒诞、穿越、盗墓、玄幻之类作品了。


当然,中国的语文教学,一直都负有思想教育的任务,原本是要学生学习主流的价值观,结果呢,很多学生不见得真的接受了所谓正能量的教育,反而去崇拜了郭敬明、甄嬛传之类时尚流行的东西去了。



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认真反思的,从教学内容方法上反思。


课讲不好,其中最应当检讨的一点,就是不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全都处理成精读精讲。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


担心考试,生怕有什么遗漏,把所有课全都讲成精读,细嚼慢咽,学生就没有自己阅读延伸的空间了。


而且精读课全都是差不多的面孔,都是为了应试,怎么还会有读书的兴趣?孩子们本来有些兴趣,也可能被扼杀了。

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具体状况来看,这种不区分精读略读课型、而且全都讲成如同手术解剖的精细而琐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们不是说要一律反对讲课的精细。课文的分析,有时必须要细,要精,要透,这是毫无疑问的。语文教学也要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好是一课一得。这都没有问题。


但这种“细”要有意义,意义就是指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要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而不能只是为了考试,陷于题海战术。


起码这两方面都要兼顾一点,别走极端。为了考试,把课讲得非常精细琐碎,而且千篇一律,面目可憎,那就扼杀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了。

课上得死板,千篇一律,又几乎全都指向考试。这个弊端是扼杀读书兴趣的,一定要改。


现在新编的语文教材在做一种尝试,那就是加大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干脆改了名字,改为“教读”(精读)和“自读”(略读),这就区分开了。


新教材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就是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有的在课文后面提出课外阅读的书目,有的在“名著导读”中建议课外读些什么书,怎么去读,等等。


自读课文加旁批,提示方法。


这样,部编的新的语文教材就建构了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本文节选自——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扫码关注|绘本大家


绘本大家
聚焦绘本阅读教育,传播绘本大家思想,品评绘本大师作品,挖掘潜力作家、作品,为绘本界专业度的提升进言献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