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99年就开始将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推荐成人高血压继续采用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正常高值和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类,并根据诊室血压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以上分类和分级适用于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年人。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正常血压
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
2.正常高值血压
将血压水平120~139/80~89 mmHg定为正常高值血压,旨在明确此类人群应重视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这类人群主要为18~54岁的中青年人群。国内外多项研究报告,65%~70%血压水平在收缩压130~139 mmHg 和(或)舒张压 80~89 mmHg区间的人群在10~15 年间进展为高血压。
若伴有心脑肾合并症、靶器官损害、糖尿病或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个血压水平可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3.高血压
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140/90mmHg;或连续5~7d测量家庭血压≥135/85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mmHg,白天血压≥135/85mmHg,夜间血压≥120/70mmHg。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使用降压药,血压虽低于上述诊断界值,仍应诊断为高血压。基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此外,指南指出:保留3级高血压,主要原因在于,与高血压控制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高血压患者中8%以上为3级高血压,估计我国3级高血压患者超过2000万人。
这部分患者的诊断和干预策略与风险较低的1、2级高血压有着显著不同,需要特别关注这部分患者并进行积极监测与治疗,避免发生靶器官损害及临床并发症。
高血压的本质是心血管综合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病因所致。
高血压的危害取决于血压升高的本身,以及患者所合并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或心、脑、肾和血管并发症等。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ESRD)、痴呆等。
1.老年人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指出:年龄≥65岁,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mmHg者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老年患者在医疗环境中情绪紧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容易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由于老年患者血管钙化多,因此,假性高血压也不少见。在诊断时注意应排查白大衣现象和假性高血压。
控制老年人血压,不仅有利于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还可以保护认知功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图片来源:摄图网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
妊娠期间的高血压定义为诊室血压≥140/90mmHg,其中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109mmHg为非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为重度高血压。
妊娠20周前,需通过自我血压监测或24h ABPM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
HDP包括四种类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及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发生的高血压,不伴明显蛋白尿,分娩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是指妊娠前即存在或妊娠20周前出现的高血压或妊娠20周后出现而分娩12周后仍持续存在的高血压。
子痫前期:定义为妊娠20周后的血压升高伴临床蛋白尿(尿蛋白≥300mg/24h)或无蛋白尿伴有器官和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
子痫前期孕妇出现血压持续升高超过160/110mmHg或伴有严重的系统受累称为重度子痫前期。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4,32(7):603-700.
[2]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分会.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4,43(03):257-268.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4.03.001
[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31(06):508-538.DOI:10.16439/j.issn.1673-7245.2023.06.003.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9):985-1032. DOI: 10.3760/cma.j.cn112148-20240709-0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