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是获得整体最优的前提——【重读经典】《跟我们做流程管理》003

文摘   职场   2024-01-22 17:00   四川  

用通俗的语言探索底层的逻辑!

朋友们好,我是bobo

今后一段时间和朋友们一起【重读经典】!

有句话叫“我们往往高估自己一天能做的事,却低估自己一年能做的事。”朋友们不妨和bobo一起坚持一年试一试。

今天继续读陈立云金国华老师的《跟我们做流程管理》。

开始前的小小说明:文章中部分内容是两位老师的经典论述,部分内容是bobo自己的思考、总结和找到的资料、案例。
向两位老师致敬!朋友们,咱们继续开始吧。
1.1.2 流程管理是获得整体最优的前提
两位老师说: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本质是全方位的,是管理体系的较量,而不是一个面、一条线、一个点。
好的系统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好的系统管理能力才会让企业表现出整体的竞争力。
bobo觉得可以这样理解: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光靠几个牛人已经不行了,需要靠整体的力量;光靠一招制胜也不行了,存量时代竞争的是盈利水平——要想走的远,体系化能力是关键。
两位老师说:
什么是系统管理呢?
ISO9000:2000对于系统管理的定义是:“对相关的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识别、理解和管理。这将有助于组织有效力地和有效率地达到它的目标。”
系统管理有什么好处呢?
(1)整合过程,最好地得到期望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1>2的效应。
(2)抓住关键过程,这样可以做到以少胜多,提高投入产出比。
(3)为相关方提供结果保证,提高相关方,尤其是客户的信任度、认可度与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管理追求整体最优,管理者站得越高,他所管理的整体范围越宏观,管理所产生的整合效应就越大,管理的投资回报就越大。
bobo觉得整体最优确实是关键:
而且这个“整体”是哪个层面的整体,跟看问题所站的高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管理视野只是某个职能管理领域,有时会出现为了本职能领域绩效而牺牲公司整体的绩效——这就是“部门墙”的由来。
~管理视野放到整个企业上,就会从有利于公司整体经营绩效提高的角度,去管理所负责领域的工作,甚至会做出有利于公司绩效提升而有损于部门绩效的事情——这就是流程管理的出发点。
~管理视野放到整个行业价值链上(供应链),就可能会从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角度,创造一种更加先进的商业模式,通过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来提高本企业的经营绩效——想起看过的一本书《开放式成长: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从企业的价值链到供应链的价值网络。此时就不仅仅是企业导向,把供应商、经销商、外包方等合作伙伴放到利益的对立面,而是会采取互利互惠、合作与共赢的营运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供应链上获得竞争优势。
当然,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而且也非常认可,但系统管理怎么做却是一个共同的难题。
两位老师说:
为什么系统管理如此之难?
我们认为系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系统的准确理解对企业系统不能准确理解的原因又出在看系统的视角上。
比如流程三个不同的视角:
的角度看,企业系统是层级结构,就是传统的职能型组织,一级管一级,一级只对一级负责,没人想到对企业整体负责。
的角度看,大的盈利目标分解成小的盈利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负责,依然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指标去支持公司指标的改善。
流程的视角看,流程导向的系统观是以终为始,从上至下的,在设计企业运作系统的时候就是从企业的客户角度去看待,一切都从客户需求出发,一切都围绕公司整体经营目标出发。当子流程、孙流程、岗位层级具体的活动偏离了整体目标时就会被修正、梳理及优化。
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创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是流程,而不是某个部门或者人。
所以,流程才应该是企业经营系统的核心框架
bobo觉得流程确实是那个最好的视角
不论是从人的角度还是财的角度,都是把事分成了“块”,把“块”再交给相应的责任人去负责。
而流程呢,则不仅有,还把这些”串起来,连成了整体。
所以,有了流程,起码能让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多向上看一层
啥意思,就是现在不仅要盯着自己的那个“块”,还要看到自己那个“块”所在的流程。
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
流程的价值,bobo有时候觉得,最核心的还真就是在这——逼着大家起码多向上看一层,整体感、系统性立马就出来了,整体最优也就有解了

未完待续喔!

要感觉文章还不错,朋友们请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能赞赏一下请bobo喝杯咖啡就更感谢啦!
您的支持就是我不断输出的动力


bobo侃管理
一个管理漫步者的足迹与思考!分享学习心得,共同交流探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