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作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长坂坡一战更是一声吓退曹操的十万大军,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如此勇猛的一员大将既没有战死沙场,又没有得以善终,而是由于自已的性格脾气所致,惨死于两个寂寂无名的部下手中,这样窝囊的下场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在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权擒拿杀害。张飞痛不欲生,早晚都号啕大哭,以致眼睛哭出的血泪都将衣襟打湿了。手下的将士们都知道张飞爱喝酒,便劝他借酒消愁,可是张飞喝醉后更加愤怒,帐前帐后的人他看谁都不顺眼,对那些敢在言语顶撞的更是拿起鞭子就打,有好些竟然被活活地给打死了。
人在生气和醉酒时往往会做出很不理智的事情来,对张飞这种急性子来说就更是如此。张飞急于为关羽报仇雪恨,就给手下的范疆、张达二人下了死命令,“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
范疆、张达知道这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请求宽限几天。没想到,张飞竟然勃然大怒:“吾急欲报仇,恨不明日便到逆贼之境,汝安敢违我将令!”于是,命令身边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不容分说,便是一顿鞭抽,打得两人皮开肉绽、满口是血。打完后仍不解气,便以手指着两人说:“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
范疆、张达二人秘密商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冲击,豁出性命去刺杀张飞以投吴,这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他们趁张飞醉酒熟睡之际,借口有军机要事汇报,藏短刀悄悄潜入帐内,将张飞刺死。张飞大叫一声而亡,含恨而死,时年55岁,一代名将从此殒落,刘备集团也自此加速末落。
事实上,张飞因过于急躁、粗暴而打人坏事的案例不止这一次。
张飞较早的一次打人,是在安喜县怒鞭督邮。当时刘备因为剿灭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尉,高高兴兴走马赴任,谁料到任刚一月,朝廷派来考查官员的督邮向刘备刁难索贿。索贿不成,督邮竟然在馆驿前贴出榜文,诱导百姓误诬告刘备,还捆绑县吏,勒今他们指称刘备害民。
恰巧张飞那天喝了几杯闷酒,路过馆驿门口,看到这种情形,怒不可遏,就翻身下马,把督邮揪到大门外,绑到大树上,一连抽折了十几根柳条。这次张飞酗酒打人,害得刘备因此丢了县尉,不得不投奔代州刘恢处隐藏。
后来张飞受命驻守下邳时,他不顾刘备临行前警告,又积习复发,设宴喝酒,酒席间竟强行给吕布的老丈人曹豹灌酒。曹豹推托不能饮酒,张飞就将曹豹重打五十大板,还口出狂言:“我打你,就是打吕布!”张飞这一次冲动,代价巨大,直接让曹豹变心反水,不仅自己吃了个仓皇出逃的败仗,也让刘备失去了刚刚稳固的根据地,再次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刘备知道三弟的毛病,便谆谆告诫张飞说:“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今后务宜宽容,不可如前。”张飞不以为然,只当耳旁风,最后不仅丢了自己性命,而且影响了蜀汉大业。
有道“冲动是魔鬼”,像张飞这样因为冲动而引发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显见。我们常常看到冲动的情绪如洪水猛兽般冲破理智的堤坝,瞬间摧毁幸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悔恨。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冉某驾驶渝F27085号大型普通客车由江南新区往北滨路行驶,当车行驶至万州长江二桥桥上时,与邝某某驾驶的由城区往江南新区行驶的渝FNC776号小型轿车相撞,造成渝F27085号大型普通客车失控冲破护栏坠入长江,渝FNC776小型轿车辆受损、小车驾驶人受伤的交通事故。10月31日23时28分,坠江公交车被打捞上来,随车坠江的15名乘客,其中13名已经确认遇难,另2人仍处于失联状态。
2018年11月2日,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据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复盘这起人间悲剧的来龙去脉,我们发现这也是一起由于“冲动”惹的祸:
10月28日凌晨5时1分,公交公司早班车驾驶员冉某(男,42岁,万州区人)离家上班,事发时系冉某第3趟发车。9时35分,乘客刘某在龙都广场四季花城站上车,其目的地为壹号家居馆站。由于道路维修改道,22路公交车不再行经壹号家居馆站。当车行至南滨公园站时,驾驶员冉某提醒到壹号家居馆的乘客在此站下车,刘某未下车。当车继续行驶途中,刘某发现车辆已过自己的目的地站,要求下车,但该处无公交车站,驾驶员冉某未停车。10时3分32秒,刘某从座位起身走到正在驾驶的冉某右后侧,靠在冉某旁边的扶手立柱上指责冉某,冉某多次转头与刘某解释、争吵,双方争执逐步升级,并相互有攻击性语言。10时8分49秒,当车行驶至万州长江二桥距南桥头348米处时,刘某右手持手机击向冉某头部右侧,10时8分50秒,冉某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侧身挥拳击中刘某颈部。随后,刘某再次用手机击打冉某肩部,冉某用右手格挡并抓住刘某右上臂。10时8分51秒,冉某收回右手并用右手往左侧急打方向(车辆时速为51公里),导致车辆失控向左偏离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车辆时速为58公里)相撞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二、理论逻辑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野马效应(Wild Horse Effect),是指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
这个概念源自于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种现象。科学家发现,大草原上,很多野马经常莫名其妙地死掉了,身上最明显的伤痕就是蝙蝠咬痕。科学家们原本以为,这些野马之所以会丧生,是因为大草原上随处可见的吸血蝙蝠所导致。然而,在研究之后发现,吸血蝙蝠的吸血量并不能直接导致野马的死亡,蝙蝠也并未携带任何致命的病毒,野马的真正死因是自身的暴怒和狂奔。因为它们在受到蝙蝠的撕咬之后,会迅速进入狂暴状态,在不停的狂奔之后,体力耗尽而死亡。
心理学家将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负面情绪比作大草原上的吸血蝙蝠,人本身就像是这种野马。我们很多时候面对负面情绪的困扰,就像来自蝙蝠的攻击一样,一方面并不致命,另一方面也无法避免。只要不因为一点小的事情就让自己进入一个非常狂暴的状态,情绪上的困难一般来说都是可以克服的。简而言之,就是永远不要被情绪左右。
与野马效应类似,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认为,我们生活当中所有事情只有10%是由个人的第一选择来决定的,剩下的90%都是在个人对事情做出了后续反应之后,一步步确定的。
三、启智增慧
东北有句言言叫“破马张飞”,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比喻行为狂烈,缺乏冷静。如果一个人像张飞一样,性情如火,脾气暴躁,动辄情绪失控、大发雷霆,就会给个人或事业带来意料不到的阻力,甚至毁灭性的灾难。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更是如此。
当你遇到想发脾气的事,尤其还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是继续匆匆做事,还是先平息情绪?相关研究表明,稳妥的解决方案是:
第一步是叫停手头的事情。古人云:“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当情绪上涌,就像脱缰的野马,往往很难勒住,但如果能在情绪失控之前,给自己和他人一个break(中断),结局往往会大不一样。而且越是重要的事情,越要果断叫停,以避免火上浇油,错上加错。
第二步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冲动是魔鬼,冷静是解药。在情绪最上头的时侯,可以通过深呼吸,到外面转一圈等方式,把冲动从情绪的高峰拉下来,让心情平静下来。《教父》中有一句话:“不要憎恨你的敌人,这样会影响你的判断力。”因为情绪一激动,理性思维就锁死,人的判断力和决策质量就会大幅下降。
这其实与我们的大脑构造有关,人类的大脑有杏仁核和大脑皮质层,前者控制我们的情绪、后者控制我们的理性。而大脑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杏仁核工作的时候,大脑皮质层自动休眠。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情绪上来时,是完全“不可理喻”的,因为控制理性的大脑皮质层停止了工作。先处理心情,就是让控制心情的杏仁核安静下来,让大脑皮质层启动工作,重启理性思维。
第三步再处理事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如果我有1小时来解决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思考问题,再用5分钟来思考解决方案。”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处理事情时,不要急于上手,关键是按照“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的原则,分出轻重缓急,捋出头绪来,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提升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