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积极向上的女孩,运气永远不会太差|管理故事会232期

文摘   职场   2024-07-09 20:10   山东  
我们只生产原创的管理故事,喜欢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加油屯”,为生活加点油,添些幸福的味道。
文/禾丰
一、案例故事
《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由Peter Levi编剧并执导,索拉·伯奇、迈克·里雷等主演的励志电影。它根据同名书作者莉丝•默里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Liz)经历人生的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了哈佛大学的故事

该片于2003年4月7日上映后,迅速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强烈共鸣,被誉为“不可不看的十大励志经典之一”,先后斩获第55届艾美奖限定剧/电视电影类-最佳电视电影奖等奖项。2010年,同名自传体小说《风雨哈佛路》一经发售,就迅速成为超级畅销书。
在当下这个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的情境下,很多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一个生活在贫民窟,17岁前从未接受过完整正式教育且四处流浪的女孩,大概率会延续父母的命运,一事无成,贫困潦倒,甚成为走入歧途、危害社会的浪女可是,影片中的女主却依靠自己的力量,在20岁时以全优成绩考入了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大学,还获得了纽约时报巨额奖学金和兼职机会。

复盘兹这传奇般的逆袭历程,对照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mra Fredrickson)提出的十种主要积极情绪理论,我们不难看出,她身上多处闪耀着积极情绪的光辉。正是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顽强,凭借周围人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摆脱了命运的束缚,活出了生命的色彩,创造了一场漂亮的自我逆袭。

1.希望:生活一度近乎崩溃,却从不放弃希望。

的童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出生在纽约市一个罪案高发区,生活的公寓肮脏、混乱、满是垃圾更悲催的是,父母吸毒成瘾,糟糕至极。母亲毒瘾发作时,会发疯一般地抢走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任凭她和姐如何苦苦哀求母亲仍旧不管不顾,把钱抢到手就飞也似地跑出家门去买毒品父亲同样是位瘾君子,不吸毒的时候就一直坐着看电视节目,对周遭的一切视而不见麻木不堪地看着妻子抢走孩子手里那点点可怜的生活费购买那令他们上瘾的东西

被父母忽略的莉兹,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没有生存能力的父母。每天都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饿得不行的时候就去垃圾桶里翻捡食物吃,为了活下来,打黑工、捡垃圾、去超市偷食物,无所不用其能。她经常打扮邋遢,浑身上下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头上还长满了虱子,每次走进教室,都会遭到同学异样的眼光,经常被孤立嘲讽。然而,这个弱小的女孩在如此贫瘠的瓦砾间,从不抱怨生活、自暴自弃,而是始终保持洁净,一直保持进取,从未放弃希望,努力脱离那个糟糕的生长环境

2.兴趣:喜欢是最好的老师,不怎么上课竟然也可以做到名列前茅。

家境贫苦的莉兹天生很喜欢读书,妥妥地是一个学霸。但是,由于家庭原因,她很少来学校上课。考试时,老师连测验试卷也不发给她,认为她可能会交白卷。而她却坚持要参加测验:“不,我要做,看起来没那么难。”

考试的结果让老师大跌眼镜,这个一个月只来过三次的孩子竟然考出了满分。原来,热心的邻居伊瓦给了她一本从垃圾里捡来的百科全书爱不释手,视若珍宝,竟然一口气学完了她还坦率地告诉老师:“这本书没有R-S部分,如果R-S部分的话肯定什么都答不上来,我只不过是运气罢了。

3.激励:邂逅人生中的好老师,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

随着慢慢成长,莉兹慢慢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我不想做傻瓜,我想去上学”。她一次次地去学校面试一次次地拒绝。当她握着手中仅有的一枚硬币坐地铁赶往最后一个学校时,却意外迟到了,错过了面试时间。

无路可退的莉兹决定奋力一搏她拦住面试老师开始自我推荐“我能借您1分钟吗?“我知道我很聪明,只是我需要一次机会,爬出我出生的那个环境”。这位名叫戴维的老师被她的精神打动了,破天荒地当场就决定录取了她。

不仅如此,戴维老师还非常良苦用心地保护着莉兹在课堂上,他故意叫不出莉兹的名字,以此推动其他同学跟莉兹站在同一战线,而不会孤立这个“特别”的女孩。

戴维老师的激励下,莉兹开始废寝忘食地投入了刻苦的学习,每天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每天学习16个小时以上夜晚,她躲在地铁车厢里写作业;早晨,她借着走廊灯光背课文;就连打工洗碗时,也把复习重点贴在墙上,边洗边背。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她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并且门门功课都是优异。

4.敬畏:哈佛大学的参观之旅,燃起了她对名校的向往。

作为贫民窟出来的孩子,莉压根没想过有一天能考上大学,但是,当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公费派去哈佛游学内心深处便燃起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向往。

哈佛大学这所顶级学府,看着深秋校园里意气风发、优雅漫步的学生浮想翩翩,这里太美了,美得让人无法接受,简直不敢高攀关键时刻,戴维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这是一种渴望,不是不可能,你也可以象他们一样上哈佛。自此,她有了新的人生梦想,她要努力成为这里的一员读最好的书,享受最好的教育

为了实现这个近乎疯狂的名校梦,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抓住机遇。她凭借着全校第一、全A的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并获得了《纽约时报》一万美元的奖学金和兼职机会。在领奖致辞时,她说,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永远地改变了。

5.爱:原生家庭如此不堪,却从未放弃对亲人的爱

莉兹的原生家庭可以说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但是,面对如此糟糕的环境,她的内心是一直是柔软的,她坚信父母是爱她的,只是没有能力。她从来没有埋怨过父母没有能力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也没有将人生的不如意归罪于他们,而是自始至终都以一颗赤子之心理解、包容、爱护着自己的家人,并将这种爱转化成持续向上的力量,这正应了泰戈尔那句名言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尽管母亲劣迹斑斑,还背叛过她多次,莉兹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妈妈的爱,一直都爱着妈妈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在世人的眼里你是人见人怕的瘾君子,妈妈,我依然那么地爱你。每当母亲饱受毒品和病痛折磨时,她总是不离不弃地守在母亲床边照顾着她,陪她吃饭,帮她洗澡,宁可自己挨冻受饿,也不忍心看如此痛苦,心甘情愿地仅有的保命钱交给她以缓解痛苦。在母亲的葬礼上,从没哭过的她哭得稀里哗啦,等到寥寥朋友散去,突然跳到棺材上,想再次拥抱妈妈,低声诉说过往的欢乐时光,直到工作人员多次催促依依不舍的离开。

虽然父亲没有能力让她过好日子,但她宁愿在家里吃自来水泡的方便面,也不愿意被社工带离父亲身边。虽然父亲在别人眼中不过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但在心目中,父亲却是个天才,懂很多东西,正确答案随口而出。她感恩父亲协助她办理高中手续,动情地对说:“我小时候,你是我世界里最有趣的事情,因为你的缘故,我总会发现另外的出路”。看到懂事的女儿,感觉自己有些失职的父亲,给了她一个拥抱,深情地鼓励她道:“我搞砸了,但你是可以的。”

影片的最后,当功成名就后的莉兹被记者问起“如果你可以改变的话,你想改变什么?”她毫不迟疑地回答道如果可以,愿意把一切还回去,只要我的家庭能够复原。

6.喜悦:给点阳光就灿烂,遍体鳞伤的她从简单的生活中也可以品味到纯粹的快乐
在母亲精神正常的时候,偶尔陪莉兹逛一次街,转一次公园,喝一杯咖啡,坐下聊聊,吃个汉堡,也可以让她感受到久违的快乐,感觉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发自肺腑的微笑。
当无家可归的时候,莉兹遇到了最好的朋友克里斯们一起游玩一起打闹,甚至一起偷东西,彼此携手开心地走过了最漫长的暗黑时光。在这种单纯、坦然的友谊里,遍体鳞伤的莉兹慢慢被治愈,她也从这些快乐、简单的日子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更让她有勇气去挑战更多的可能。不论前进的日子多么艰难,追梦路上有多少风雨,她嘴角微微上扬,笑得很好看,人们称她拥有世界上最阳光的笑容

7.感恩:走出困境不忘本,以自己的经历激励更多的人去跨越困境

后来,兹在纽约时报有了体面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国际演说家,她有了自己的公寓,生活迎来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此时的她,再也不用随身携带所有的物品流浪乞讨,再也不用为了吃饱饭于奔命。
也不是一个忘本的人,常常感恩于爱心人士的善意,经常利用假期演讲,通过自己的经历,激励人们去跨越困境。她在演讲中曾有一句话鼓舞了无数人:当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不能决定是否有能力做它,你一定要去做它。

二、理论逻辑

积极情绪研究的权威人物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mra Fredrickson)把正面情绪分为十种按照出现的相对频率为顺序,依次为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而这些与本案例故事主人翁身上的积极情绪出奇地一致、惊人地巧合。

弗雷德里克森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一系列研究后发现:积极情绪不仅会让我们感觉良好,还有一种拓展与构建功能。它能够拓展我们的认知,帮助我们打破常规思维,在拥有更广泛创造力的同时构建心理资源,使我们更加幸福、健康和成功。

1.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积极情绪高的人更不容易患感冒。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谢尔顿·科恩(Sheldon Cohen)等人做过一项研究,首先测量了 334 名成年人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后使其暴露在感冒病毒之下并观察他们的患病状况。结果发现,那些积极情绪较低的人的感冒发病率最高达到35%,而那些积极情绪较高的人的感冒发病率只有15%。也就是说,积极情绪让我们在感冒风险中有更强的防御力。

2.积极情绪促进人的认知。心理学家艾森(Isen)等人曾经在实验中把44个内科医生随机分为三组,给第一组医生送了一包糖,让第二组医生阅读有关医疗行业的正面报道,而第三组医生则是正常的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随后请所有医生对患者的症状做诊断。结果发现,第一组医生的临床诊断最准确。这个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对医生的工作效能有良好的帮助。这也提醒我们在看病时,可以尝试给医生一个积极的情绪互动。另有研究发现,如果学生带着积极情绪参加考试,分数会更高,由此可见,学生在考试前让自己开心些,是有利于最终取得好成绩的。

三、启智增慧

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必会得到好结果。好运总是偏爱有积极情绪的人,这种不偏不倚的巧合恰如张爱玲说的,“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人们普遍更肯定积极情绪,想更开心、愉悦和舒适——这本身是正常的然而积极情绪太高的话,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积极情绪高的人给人一种打了鸡血的感觉,让人受不了这种着魔的感觉;个人太过积极一段时间之后,也会明显感觉后力不足,不可持续;再有就是一个太过积极的人,可能会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错过及时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因此,积极情绪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一定范围内增加。

同样,消极情绪也有它积极的一面,不是消失就好:可以让人精力集中、冷静思考、更加谨慎缺失了消极情绪,会变得轻狂、不踏实、不现实。在面对困境时的本能反应对于未来不确定的焦虑等适度的消极情绪反而有利于综合处理各种信息,可以保护我们更好生存下去。

心理学者Marcial F Losada的研究结论表明,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当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大于2.9013(积极:消极=17:6)时,团队或者个人就会积极向上,反之,则会比较消极低沉。无论是在工作、婚姻、生活中都是如此。但是,这个比例也不宜过大,物极必反永远是真理。例如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达到了17.6:0.4的时候,人反而开始消极。

存在即合理,一切情绪皆有其生存意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养料。刻意地维持某一种状态不仅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可能会带来风险。曾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人的情绪就像一艘船,积极情绪是帆,消极情绪是锚,只有帆和锚合宜地存在并彼此配合,才能让船安全地在风浪中前行。

著名主持人汪涵说:人生的趣味,是在你人生不断向前行走的过程当中,所获取的所有的情绪。有悲伤,有喜悦,有愤怒,有平静,所有东西加在一起,那才叫趣味。一直都高兴,多无趣啊,一直都悲伤,那也无趣。就像心脏一样,它一定要搏动。

获取和调整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欣欣向荣的美好未来。我们不是要一味地增加我们的积极情绪,也不是要消除消极情绪。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让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者和谐共存。即允许消极情绪的存在,也允许积极情绪,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创造出属于你的一个平衡点。这也是情绪管理的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两者的和谐共存。

........................................................‍‍‍‍‍‍‍‍
由管理故事精华萃取成的《幸福领导力:藏在故事中的管理智慧》,已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在各电商平台及实体书店火热销售中。

音频:喜马拉雅主播陆海洋,视频:湖北大学教授王圆圆。原创不易,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记住喔,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加油屯
小说一般的阅读体验,论文一样的逻辑严谨。更多精彩内容请看《幸福领导力:藏在故事中的管理智慧》《零压工作:构建职场幸福大厦》等系列畅销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