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性思维:班尼斯特打破1英里4分钟魔咒的理论逻辑|管理故事会259期

文摘   职场   2024-08-31 20:52   山东  

我们只生产原创的管理故事,喜欢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加油屯”,为生活加点油,添些幸福的味道。

文/禾丰

一、案例故事

201833日,被誉为英国体育史上最鼓舞人心人物之一的医学家罗杰·班尼斯特爵士走到了他人生的终点。这位首位打破人类1英里跑4分钟大关的人物在自己88岁的人生长跑中走过了终点线。

班尼斯特的死讯触动了整个英国社会。从英国首相到体育冠军,从政坛到体坛,社会各界名流均纷纷表达他们的哀悼。

时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说:罗杰·班尼斯特爵士是一名伟大的英国体育偶像,他的成就鼓舞着我们。我们永远怀念他。

万米冠军莫法拉赫说:我很悲伤的听到罗杰·班尼斯特去世这个消息。在我的工作中,我见过他许多次,他谦逊、乐于助人。他一英里破四分的成就鼓舞着许多人。我的心与他的家人和朋友在一起。

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保拉·拉德克里夫说:听到这个消息令人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体育界真正的先锋,一位开拓者和旗帜。罗杰·班尼斯特爵士向我们展示了突破难关,人类没有极限。

在对于班尼斯特的哀悼中,鼓舞这个词出现多次。事实上,他早已成功破圈走红,不止是一个体育偶像,更是一个英国社会偶像。谈到班尼斯特,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1英里跑4分钟大关的人。

1954年之前,在4分钟以内跑完1英里,被认为是不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的天花板。不论是医生的推断,还是生理学家的实验,都判定4分钟跑完1英里已经是人体机能的极限。各大赛事上的选手们,也不断证实着这个观点。他们像被下了诅咒一样,有人最好的成绩停留在42秒,有人甚至跑出过41秒,但始终没人能突破4分钟大关。

然而,牛津大学医学博士的班尼斯特却偏不信这个邪,他出来挑战说:“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是可能的,而这也正是我想要做到的,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最好成绩是412秒,还算不上世界上顶级的田径选手,距离4分钟跑完还差得很远,当时没有人把他的话当回事,都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满嘴放炮,口嗨一下而已。

班尼斯特是认真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运用自己的医学方法,每天坚持刻苦训练,跑的成绩也愈来愈好,也不断地接近4分钟,但就是突破不了4分钟的目标。面对困难,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坚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有志者事竟成。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坚持不懈地一直这么做。

直到195456日,在牛津大学的草坪上,班尼斯特以359秒跑完1英里,成功地创造了历史,引起世界轰动,各大报纸、新闻媒体的头条,都报道了他的事迹。为此,科学受到质疑、医学受到挑战,他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重新向世界定义了人类新的极限所在,人们把这称为梦想英里

更有意思的是,班尼斯特的记录仅仅持续了46天,就很快被澳大利亚的约翰·兰迪以3579的成绩打破。接下来的一年,全世界就有37名运动员在4分钟以内跑完。1956年就有300名运动员,打破4分钟关卡。201933日,埃塞俄比亚选手科杰查在波士顿比赛中跑出34701的好成绩,并已经被确定为当今的世界纪录。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难道是运动员的训练更努力了吗?显然不是!难道是技术和设备更先进了吗?更不是!而是面对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班尼斯特有一种成长性思维,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其他运动员也相继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实现了自我突破,并最终达成了触手可及的目标。

二、理论逻辑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对成功进行数十年的研究后发现: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而人会有两种思维模式,分别叫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两种思维模式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不同心态,导致不同的行为选择,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走向。

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的世界似乎被一道无形的墙所限制,习惯于在自我设定的框架内行事,安于现状,惧怕挑战,担心出丑,不敢越雷池一步。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他们更容易将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如环境、他人等,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持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参与,一切都有可能改变。他们注重学习和个人成长,寻找有挑战性的环境并欢迎他人给予反馈,包括批评意见。面对失败者,他们更容易向内求,通过改变自己来扭转当下的困境。

三、启智增慧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不是“肖申克监狱”,而是人的思维方式;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现有的地位,也是思维方式。人一旦陷入固定型思维,就容易被条条框框所束缚,跳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而人生停滞不前。

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它能走多远,干多大,做多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在充满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和ambiguity(模糊性)的“VUCA”时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市场形势千变万化,要实现持续发展,基业常青,必须要学会拥抱成长型思维。

1.挑战极限:著名的“跳蚤试验”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将一只跳蚤放进一只没有盖的杯子内,跳蚤轻而易举地跳出来。接着他用一块盖子盖住杯子,跳蚤每次向上跳时,都因撞到盖子而跳不出来。后来把盖子拿掉,但跳蚤也跳不出去了。然后,给杯子快速加热,跳蚤又一下跳了出去。

这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程度。但是,如果不对自己狠一点,逼自己一把,到大风大浪中勇于探索人生的可能性,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究竟有多优秀。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队选手谷爱凌站在前两跳之后暂列第三,面对最后一跳,是选择更稳妥的动作保证一枚奖牌,还是挑战极限、冲击金牌?勇于挑战的谷爱凌选择了后者,并顺利完成了那个之前只是想过的最高难度动作——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将个人首枚冬奥会金牌收入囊中。这一幕也打动了在现场观赛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他动情地说:“这是一场惊险刺激、令人难以置信的比赛,谷爱凌的表现非常出色,我感受到每一位参赛选手的激情。”谷爱凌也因此获得ESPYS颁发的年度最佳突破运动员奖和最佳女子极限运动员奖、劳伦斯年度最佳极限运动员等荣誉称号。

2.开放心态:拥有成性思维的人,往往对于新事物和新知识保持开放的态度,愿意尝试和学习。成功永远从敢开始,比失败还悲催的缺乏试错的勇气,连尝试都不敢尝试,就草率否定了自己。

炒股的朋友都知道,股市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永不涉足股市,但这样恰恰是最大的风险,诚如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所说,“不进股市,没有亏损的危险,但会有一辈子贫困的危险”

3.自我反思: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如果不会自我反思,那么大概率的结果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你将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甚至数次,从而成为那个连自己都看不起的最蠢的人。

记得当年高考时,我发现一些做错的题目,过一段时间回头再遇到,很可能会再次出错。痛定思痛之后,我建了一个错题本,将做题的题目整理集合在一起,不时拿出来翻看,分析自己当年做错的原因,总结如何避免再次错误的教训,这样下来,事半功倍,出错的概率就降低了许多,成绩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人生也是如此,我们要定期回望曾经走过的弯路,建立“错题集”,最大限度地减少再次犯错的概率。

4.持续进步:有道是“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人生路上,最可怕的不是胖瘦美丑,而是脚下的路停止了延伸,生命停止了成长,甚至出现了衰退。

 

多数人的智力是相差无几的,但进步的速度会逐步拉大差距,以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比人与动物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假如一个人全力以赴,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就是1.01365次方≈37.8;如果吃老本,江河日下,“王小二过年,一天不如一天”,每天退步1%,一年下来就衰减为0.99365次方≈0.03;如果不思进取,佛性躺平,一年下来仍是1,原地踏步,等于白活了一年。

每天进步1%与每天原地踏步,一年下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37.8倍;每天进步1%与每天退步1%,一年下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1260倍;每天进步2%与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36倍,这就是时间累积的雪球效应,复利产生的巨大威力!难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

由管理故事精华萃取成的《幸福领导力:藏在故事中的管理智慧》,已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在各电商平台及实体书店火热销售中。

音频:喜马拉雅主播陆海洋。 原创不易,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记住喔,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加油屯
小说一般的阅读体验,论文一样的逻辑严谨。更多精彩内容请看《幸福领导力:藏在故事中的管理智慧》《零压工作:构建职场幸福大厦》等系列畅销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