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生产原创的管理故事,喜欢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加油屯”,为生活加点油,添些幸福的味道。
文/禾丰
一、案例故事
“这叫嗢怛罗曼怛里拏洲,那叫舍谛洲,那下边有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提诃洲……”“天洁塔、地灵塔、吉祥塔、皆莲塔……”如此专业的介绍既不是来自导游,也不是来自学者,而是出自名叫张旭的颐和园一名保洁员之口。
2023年10月,张旭因为一段“贯口”视频刷屏网络,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竞相报道。在视频中,这位身着蓝色环卫工作服的保洁员一边指着各个建筑,一边滔滔不绝地向游客介绍。他把19座建筑一一报上名来,引起游客一阵掌声,这些地名别说记住,一般人甚至都念不出来。有网友说这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有网友说这才是现实版的“最强扫地僧”,还有人开玩笑说“是管理人员假扮的”。
张旭一路走红后,许多读者好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保洁员,为何能将这些佶屈聱牙的名称如数家珍呢?他是怎样做到对颐和园的建筑信手拈来的呢?毕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保洁员,一门让人略感晦涩的高深学问,如此巨大的反差,自然会引发网友的关注。伴着张旭的持续走红,他的生平也被人挖掘了出来。
张旭是北京延庆人,时年40岁,来颐和园工作近两年了。他之所以对颐和园了如于心,源自对古建筑的热爱。张旭的父亲从事建筑行业,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建筑感兴趣。而对古建的兴趣,则来自故宫。“第一次去故宫,看到故宫里宏伟的建筑,彩绘、斗拱、屋顶,都特别精美,一下就被打动了。”此后,这份热爱就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
张旭做过保安,当过建筑工,岁月辗转,唯一没变的是对古建筑的热爱。“总觉得特别亲切,我特别喜欢古朴的建筑和景色,越古老越喜欢,那种特别的感受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提及心中所爱,张旭声音中满是激动。
对张旭来说,来颐和园是一种特别的缘分。小时候他来这里游玩,长大后他成了这里的一员。张旭在颐和园工作了一年多,“每天早上一到这里,就总觉得自己已经融入到园子中,觉得自己就是园子里的一颗石头”。
从上岗那天起,张旭就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的同时,他会仔细凝望古建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颐和园,从古建筑到楹联、匾额,都是他的研究对象。张旭说:“活到老,学到老,来到颐和园就更要学习颐和园,这样才不算白来。”
每天下班后,张旭就一头扎进书堆查阅资料,一点点研究对比,再到颐和园进行验证,“问题搞不明白都睡不好觉”。他偶尔会帮游客介绍景点,“说出来的话要负责任,不能误导游客。”
不仅游客,同事也惊叹于他的讲解。“我们平时就觉得他工作特别认真,也知道他爱看书,但没想到居然研究得这么深入。”颐和园服务队韩队长说。
“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面对突然火起来,张旭显得有些猝不及防,“看到一些评论说我是专家,我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水平”“我真的不想火,怕给生活、工作带来困扰”。
成为“网红”并不是张旭的本意,他希望大家不要过度关注自己,而是来到颐和园,真正了解历史文化,认识古建筑才更有意义。
一件平常的事火了,背后一定有不平常的故事。这位“扫地僧”不仅是“扫地”,而且是将“扫地”看成自己的使命,潜心用功的练兵场,释放热爱的大舞台。也正因为如此,也让他每天琐碎的日常也变得丰富精彩,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他的眼中,颐和园的古建筑不是死气沉沉的砖头瓦块,也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楼台亭阁,而是一个个积淀着厚重文化而且开口说话的朋友,一个浑然一体的代表着东方建筑美学的人间奇迹。他打扫的是现代人留下的垃圾,更是在为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经典拭去历史的尘埃。
二、理论逻辑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埃米•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wski)曾经做了一些研究,她想看看人们都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根据人们对待自己工作的价值观不同,可以将他们从低到高分为三大类:
1.把工作当“差事”(Job)
拥有这种观念的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做,单纯把工作当成赚钱谋生、养家糊口的手段。一般来说,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满足感都不高,拨一拨、动一动,办一件事、拿一份钱,每天浑水摸鱼、应付了事。他们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快下班的时候,每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发工资的时刻。工作对他们来说,不是“我要做”,而是处于“要我做”的层次。
2.把工作当“职业”(Career)
这种人工作不仅是为了赚钱,也会关注升职的机会和事业的发展。“职业”代表着更深的连接感,人们提供劳动力的同时,也收获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感。这类人工作特别上心,在组织里更倾向于设定目标,并恪尽职守,不断精进。但是,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他们特别容易焦虑失望。
3.把工作看成使命(Calling)
这类人感知到被召唤,眼里有光,积极主动去做,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通常把工作看成是自我使命,工作不是给公司做的,而是给自己做的,自觉地将每一次任务都当成一次砥砺本领的机会。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恩典,而不是折磨,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他们对工作充满发自骨子里的热情,也在工作中感到了岁月的充实和成长的快乐。
前两类人其工作的驱动力还停留在物质层面,而第三类人的工作则更多来自于自驱力。第一类人把工作当差事,在意的是涨工资;第二类人把工作当职业,在意的是升职;而第三类人把工作当使命,在意的是从工作中感受到的意义感。
三、启智增慧
与瑞斯尼斯基对工作的三种价值观如出一辙的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经常谈及的三个石匠的寓言故事。
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谋生。”第二个石匠边敲石块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抬起头来,带着憧憬的眼神回答说:“我在建一座大教堂。
其实,第一个工匠正好对应的是第一类人,把工作当“差事”;第二个工匠正好对应的是第二类人,把工作当“职业”;第三个工匠正好对应的是第三类人,把工作当“使命”,德鲁克称这类人才是管理者。
一个人的工作观,就是他的人生格局。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愿意付出多少努力,也会得到对应的结果。
当你将工作当差事敷衍,得过且过,能偷懒绝对不卖力,能糊弄绝不多下功夫,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变成敲钟的和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的职业能力也将原地踏步,甚至逐步退化。
反之,当你将工作视为使命,当成一项神圣、高尚的事业,自觉追求工作的更高意义,那么,你就会“不用扬鞭自奋蹄”,每天早上迫不急待地睁开双眼,赶快去享受工作的乐趣。这时,你的心灵也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进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并能从中找到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人,也可能会遇到一时的挫败,但长远来看,不成功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有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一群工人正在铁路上劳作,一列火车缓缓停在轨道旁。队长杰克被铁路公司董事长迈克邀请上去,畅聊了一个多小时。原来,20年前他们曾同时加入铁路公司。
有工友半开玩笑地问杰克:“那为何他成了CEO,你却还要跟我们一起顶着大太阳干力气活?”他垂下头:“20年前我只为每小时2美元的工资工作,而迈克却为他心中的铁路事业而工作。”
工作是可以重塑的,有些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一旦将自己付出的努力与更远大的目标关联起来,把个人的贡献与组织长期发展的使命和愿景结合起来,就可以被赋予别样的意义,从而可以帮助当事人突破个人职业发展的桎梏,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约翰·F·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扫得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于是他走过去问这人在干什么。看门人十分自豪地回答说:“总统先生,我正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
显而易见,这位看门人并没有简单把自己看成一个打扫卫生的杂役,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尽管他人言轻微,但是,他具有宏大的视角,能够看到自己的工作与宏伟蓝图之间的关联,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为载人登月计划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具有相当不一样的价值。这样,他才不会凑活,差不多就行,而是精益求精,努力追求一尘不染的极致。
.....................................................
由管理故事精华萃取成的《幸福领导力:藏在故事中的管理智慧》,已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在各电商平台及实体书店火热销售中。
音频:喜马拉雅主播陆海洋。 原创不易,欢迎评论留言,转载请注明出处。记住喔,先赞后看,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