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管理故事会279期

文摘   职场   2024-11-02 22:27   山东  
我们只生产原创的管理故事,喜欢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加油屯”,为生活加点油,添些幸福的味道。
文/禾丰
一、案例故事
前段时间,一条被热搜的新闻引人议论:中科院博士张某2022816日被骗至缅甸,却不料被骗入一个黑工厂,每日被强迫工作18小时,还受到严密的监视和威胁。直到他的家人和朋友发现了端倪,联系了中国驻缅甸使馆和当地警方,才成功将他解救出来。

826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发布通报称,驻泰使馆注意到相关报道后,第一时间通过泰执法机关核查有关情况并推动全力开展解救工作。824日晚,泰警方成功寻获张某。驻泰使馆、驻清迈总领馆正与泰警方密切协调,争取尽快安排其回国。

本来这事的焦点是公众对缅甸那边电讯诈骗团伙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的声讨。但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新闻眼,就是在许多媒体报道这条消息时,标题上都用了中科院士博士。因为当事人是博士,所以在纷纷议论中有一种声音:博士读了这么多书,竟也这么容易被骗”“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道理,博士都不知道?对此,有人发出了读书无用的感叹。

无独有偶,在湖南常德,身上背着北大医学博士耀眼光环的张进生,非但没能实现人生逆袭,还一步步沦落为吃低保的特困户,这种强烈的反差不免成为媒体和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张进生出生农家寒门,家中一共有兄弟姐们6个,他排行最小,唯有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用他家人的话就是他总是被学校敲锣打鼓地送回来,被全家人寄予厚望。1984年,张进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开始了五年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习,他也成为家乡的第一位大学生,成为亲朋乡邻的骄傲。

1989年,学业有成的张进生因为成绩优异,被推荐至天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业,成为一名医生,主要就是研究治疗白血病。

1992年,张进生考上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的硕士研究生,进而攻读博士学位。一向在学业上顺风顺水的他,在读博的第三年,也就是1998年,遇到了挫折,他选择了退学。

虽然博士没毕业,但在那个大学生就是天子骄子的年代,张进生依然是医学高端人才,但是,他在就业方面却差强人意,屡遭挫败,还遭受了失恋的打击。在接连的打击之下,张进生一蹶不振,开始乱弹琴,变得消极起来,最后被送进去了收容所。此时的张进生不像人样,像六七十岁的老头,他瘦得只剩皮包骨,棉衣稀烂,穿两只款式不一样的同边鞋”“和乞丐没什么两样

从收容所被遣送回到老家后,张进生跟着姐姐一家,住在一个又潮又暗的院落里。后来,他的两个姐姐都做了奶奶,再也无力照顾他了,便向当地政府申请为他办理低保。基于他的特殊情况,当地民政部门以特事特办的原则,很快为他办理了农村特困救助。

这一个个血淋淋的鲜活故事,让人们感慨万千:现在大学生不值钱了,学历如废纸,以前,十年寒窗之后,好歹有一个稳稳的铁饭碗;985211毕业又如何,还是找不到好工作,净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单位、小公司;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做网红来钱快,人家谁谁一小时挣得比你一辈子都多!

有些人甚至怀疑培根那句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正确性,其实,大不可必,这句至理名言千真万确,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人们把经念歪了,只念了前半句,忘了更关键的后半句,“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如果不能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将知识升华为智慧,那么掌握的数据或信息再多,也无济于事,甚至会对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干扰,产生负作用,导致“消化不良”。

二、理论逻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上个世纪就对信息泛滥的到来,产生焦虑。他说,我们知识中的智慧去哪里了?我们信息中的知识去哪里了?在该背景下,他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DIKW模型,将广义上的知识分为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四层金字塔结构。

1.数据(Data)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通常以文本、数字、图形、图像、声音或视频等表现形式存在。

2.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包含上下文语境的、有使用价值数据,可被用于描述、解释、预测的数据。没有上下文的数据是无意义的,人们可以通过上下文解释来创造有意义的信息。

3.知识(Knowledge)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知识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根本因素。

4.智慧(Wisdom)智慧是为了达到目标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个模型告诉我们,认知和学习是遵守获取数据、提炼核心信息,总结成知识,然后通悟智慧存入大脑的递进过程,每一层都比下一层更深入,并被赋予某些特质。
其中,数据是最基本的,是将客观事物按照某种测度感知而获取到的原始记录,未被加工解释;信息是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回答某个特定问题的文本,以及被解释具有某些意义的数字、事实、图像等形式的信息;知识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系统化训练和提炼、研究、总结和分析之后的结果,是知识工作者运用大脑知识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智慧是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演绎并找出有价值的部分,并将其深化到已有的知识框架中。

三、启智增慧

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一点也不过,我们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数据、信息。作家王蒙曾形象地说:“现在书太多了,一年出19万到20万种新书,不要说这些书读不完,读这些书名都读不完。”

但是,数据和信息本身并没有多大技术含量,也很容易复制,真正有价值的一定是知识,特别是智慧。智慧不问出身,与学历无关,关键在于悟性。对于名校博士来说,拿到毕业证的条件是完成规定科目的学习,通过相关的考试,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些要求虽然难度很大,但基本是停留在数据和信息的层面,离智慧还有相当的距离。
能经得起市场考验、可以变现的产品,往往需不开系统的思考,智慧的提升。比如,开一个门头很小的饭店,如果经营得有声有色、门庭若市,那一定是店老板系统性把各个环节摸得门清,从食材采购、后厨运营、客服体验、品牌传播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他可能学历不高,说不出背后的理论依据,但是,他往往具有惊人的天赋,凭直觉摸索出来的土法竟然和理论规律不谋而合,处处闪现着智慧的光芒。这些要比上没上过博士,读不没读过MBA,要有用有效得多。
判断一个人是否能达到将接收的数据、信息内化升级为智慧的层次,关键是看他在应用实践过程中,有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核心算法,能否建立独有的知识框架。事实上,也只有达到这个层次的人,面对无限的知识和变化的世界,才能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判断,做到从容淡定、以不变应万变,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作出更加正确、长远的决定。

得到的罗胖曾经总结果这样一个公式:一个人的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大量的重复很多人都能做到,所以关键取决于核心算法,也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模型。

要知道,我们能接受的只能是知识,框架必须是预先搭建、相对稳定、自成一体的。如果没有预先搭建的知识框架,看再多的书,读再多的文章,听再多的讲座,参加再多的培训班,也只是简单的储存,让学习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而无法活出自主可控的精彩人生。这让我想起韩寒的一句名言:“听说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曾经与长江证券金牌投顾范浩深入交流,在其长期服务形形色色客户的过程中,有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规律:判断一个投资者是否成熟,关键是看他有没有一套自圆其说的投资逻辑。不论是激进,还是保守,都无所谓,只要适合自己就好。如果投资者不能说清楚自己的投资逻辑,就无法克服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在合适的低点买入,在恰当的高点卖出。这样的投资者即便一时盈利,凭借的也往往是运气,大概率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凭努力把盈利输得净光,正所谓“一年三倍者如过江之鲫,三年一倍者却寥寥无几”。
.....................................................‍‍‍‍‍‍‍‍
由管理故事精华萃取成的《幸福领导力:藏在故事中的管理智慧》,已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在各电商平台及实体书店火热销售中。

音频:喜马拉雅主播陆海洋。 原创不易,欢迎评论留言,转载请注明出处。记住喔,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加油屯
小说一般的阅读体验,论文一样的逻辑严谨。更多精彩内容请看《幸福领导力:藏在故事中的管理智慧》《零压工作:构建职场幸福大厦》等系列畅销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