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一轮支原体又袭来了,
最近儿科医院最多的就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病毒它不但有传染性,
还有很长的潜伏期,
容易导致持续反复的发烧和咳嗽。
今年的支原体还会和病毒组队出来干活,
混合感染的情况比较多。
除了肺炎支原体,鼻病毒也在流行中。
感染后常出现咳嗽、咳痰、流鼻涕、发烧、浑身乏力等症状。
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群:
一是老人、儿童,
二是有结构性肺病的人群,
以老、慢、支为主要表现的慢阻肺病、支气管扩张,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的人群,
三是免疫抑制人群。
在个人的防护上,
记得多多开窗通风,
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
如果出现感染,注意避免盲目用药,建议及时就医哟。
支原体肺炎和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
中医辨证论治是不看到底什么微生物感染,但是可以总结一个类型疾病的中医特征。
通过最近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情况来看,患者朋友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很多还诱发了鼻炎的症状,或有咽痛等等,舌苔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且整个舌面都是舌苔。
其中舌苔最有特征:
1 舌质红,说明有内热;
2 舌苔腻说明湿重;
3 舌苔满布,说明邪气的分布范围广,影响的层次深。
这就是典型的肺炎舌像(并不是说这个舌象就对应肺炎,但至少说明病的程度较重)。
中医讲湿性重浊黏滞,分布最广,害人不浅,最是缠绵难愈,又有热毒壅盛于内,湿和热胶结在一起,古人讲“如油入面”,最是难舍难分。
肺炎,就相对于邪气已经从上呼吸道进入下呼吸道再进入到肺络了,可想层次之深,又有湿且有化热,所以难治。
并且之前还有新冠、甲流“帮忙”损伤人体正气,所以才有当前支原体肺炎“趁虚而入”,且症状严重。
哪些症状需要警惕支原体肺炎?
以发热、咳嗽为主症,且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无效,病程超过3天的,就要警惕支原体肺炎了亦或者发热热势高,甚至于呼吸不畅,这种需要尽快就医。如果再观察到舌质红,舌苔白腻或黄腻且舌苔满布的这种可能性就很高了。另外出现发热热势高,持续39摄氏度以上,自用退热药热度不降,甚至于呼吸不畅,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就医。先去医院请医生判断一下病情的严重程度,再选择治疗方式。
为什么确诊支原体肺炎,
且住院治疗后仍有遗留症状?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讲一下西医的常规治疗思路:抗生素(口服或静滴)+雾化(化痰药、止咳药、支气管舒张剂或激素等)+口服中成药(清热解毒)。这样的模式是大多数医院通用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方案。首先不能否认这个方案在控制支原体肺炎症状,阻止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性,但是从中医来看,这个治疗方案是不完美的。抗生素类的药物,在中医看来都属于非常寒凉的药物,并且还会配合上一些也很寒凉的中成药,对于本就有寒湿郁闭的特征,无异于雪上加霜。但这也与中西医对于疾病认识观念,以及中西药作用的机理不同有关系。就支原体肺炎这个病而言,西医的想法很简单,杀死病原微生物+对症治疗;杀死支原体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为代表),有咳嗽用止咳药,发热用退热药,痰多加化痰药,鼻涕多用抗过敏药,非常的直观且疗效显著。
而中药是通过改善身体的状态,辅助正气来驱邪外出,这样说很抽象,不好理解。举个例子,生病了就像是两军交战,分别代表身体的正气和外来的邪气,西医抗生素的方法就像是呼叫远程炮火支援,但是呢,炮火精度不佳,一顿“狂轰滥炸后”就是一堆“废墟”,敌军死了,自家卫兵也死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各项指标都正常并且出院了,但是就是咳嗽还没好,或者胃口还很差,就是因为身体的寒湿邪气还没有去除,甚至是因为寒凉药损伤了脾胃,导致后期反复感染,反复生病。而中药就不同,更像是给卫兵鸟枪换炮,请个诸葛亮布置战术,通过自己的卫兵去消灭敌人,这样也可以锻炼自家卫兵,所以身体越来越好。
有人就有疑惑了,听医生吹得神乎其神,中药这么好,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治不好肺炎的病人呢?那是因为,有些人体质弱,邪气的层次又太深了,虽然强化了自家的士兵,可是本身就积弱已久,邪气来得又快又深直接就混入自家核心区域了,这种时候很可能就会失控,因此要综合治疗。
有些妈妈对西药谈虎色变,非常抗拒,我觉得没有必要,毕竟药物只是个工具,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什么时候用,如何去用。搞清楚具体的危害,再合理地避免其副作用才是正解。就像中药也是如此,错误无节制地滥用清热解毒药、止咳药,一样会造成损伤正气,影响脾胃功能。
支原体肺炎后期如何使用中成药
大多支原体肺炎住院治疗出院后都还会遗留下许多问题,这里主要介绍两大类问题的中成药解决方案供参考。
外邪未尽—表现为咳嗽、流鼻涕、清嗓子
外邪未尽可以粗略地分为3类:
1.寒证:表现为咳嗽,但咳声不扬(不响亮),有或没有白痰,流清鼻涕,嗓子不红,舌质正常,舌苔白。推荐中成药通宣理肺颗粒或杏苏止咳颗粒,前者温燥性质强一些,后者比较平和,但是偏温。
2.热证:表现为咳嗽,咳声响亮,有或没有黄痰,流黏鼻涕或黄鼻涕,嗓子红或肿或痛,舌质红,舌苔黄。推荐中成药小儿麻甘颗粒或桑菊感冒颗粒,前者力量强一些,偏寒,后者力量弱一些,性质偏平。
3.寒热错杂证:只看咳嗽很难分清寒热,实际上就是从兼夹证和舌脉上来判断是否是寒热夹杂。比如咳嗽,有白痰,但是又嗓子红肿,而且又有黄鼻涕,舌质又红,但是舌苔却是白的,这就是典型的寒热错杂。需要选一个治疗寒咳的药加上清热解毒药,比如通宣理肺颗粒+板蓝根颗粒,如果鼻部症状很重还需要加上宣通鼻窍的药如通窍鼻炎颗粒。其它同理,实际上寒热错杂是最常见的,但是又是最难把握的,如果没有辨证基础,还是建议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4.还有一些兼夹证:夹湿的表现为身体困重,不想动,舌苔白腻,这种需要加藿香正气液;夹食积的表现为食欲差,不想吃东西,大便酸臭,舌苔中后分厚,这种需要加保和颗粒或者大山楂丸,前者适用于所有积食,后者更适用于消肉食。
还有一些诱发了鼻炎的,鼻塞,清鼻涕,可以用川芎茶调丸或通窍鼻炎颗粒,前者力量强(经常流鼻血的慎用),后者更专注于通鼻窍,基本寒热都适合,但是热证的需要配伍凉药使用;若是鼻窦炎类偏热性的,流黄浓鼻涕,鼻甲红肿的,可以用鼻渊通窍颗粒(由《严氏济生方——苍耳散》加减化裁),虽然字长得差不多,可是寒热属性天差地别,一定要看清楚再使用。
脾胃损伤—表现为食欲差、大便稀、便秘
很多家长发现,虽然住院治疗后肺炎解决了,可是小朋友不吃饭了,大便有的酸臭难闻,有些又便秘,腹泻等,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量使用抗生素,无差别杀灭了肠道菌群,导致菌群失调,或是不加辨证乱用清热解毒药,损伤了脾胃的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了。这样的情况恰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可以通过调理机体状态,恢复身体的机能,但也需要分型论治。
1.饮食积滞证:常见症状为不欲饮食,胃胀、腹胀,大便酸臭或大便干结,舌苔中后厚。常选用保和颗粒/丸或大山楂丸等。
2.脾胃虚弱证:常表现为疲倦乏力,不想走路,不想动,不想吃东西,大便或稀或干,舌质正常或偏淡,苔薄白。
这种是典型的虚实夹杂,脾胃虚还可能有饮食的积滞,常选用四君子颗粒或香砂六君子丸等,前者只有补益的作用,后者还可以行气化痰,更适用于有胃胀,痰多的情况;如果还有明显的食积,可以加上保和丸。
3.脾阳虚弱证:损伤到了阳气,最典型表现是怕冷,手脚凉,自汗,或有腹痛,舌质淡白,苔白还有包含上述脾气虚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理中丸或是附子理中丸了。
如果自己不好辨别或是辨认不清,建议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所有药物均应辨因辨病辨证准确方可使用,并应结合年龄、体重变化裁定。
推荐医师
直 播 预 告
LIVE TEASER
点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