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101系列 Vol.014
接受编译女性主义相关文章投稿,
欢迎私信留言。
《好东西》海报/图源网络
在讨论性别平等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支持女性主义或愿意推动性别平等的男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影《好东西》中的女权表演艺术家·前夫。(前几天发的随笔也是受前夫这个角色启发:随笔|男性的伪关怀:从《好东西》和《缠足》看女性身体的符号化与权力话语的延续)
然而,现实中,即使表面上他们支持女性,在行为和语言上却可能也会无意间维持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权力结构。
我们能看到,许多男性在行动中依然强化了自己的主导地位,甚至有时候通过看似正面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特权。
第14期我们就来看看男性是如何在支持女性的同时,(无意识地)保持或加固自己的权力地位的?
👀
1. 内化的性别规范与权力再生产
男性在许多情况下会无意识地内化并再现霸权男性气质,甚至在亲密场合也难以逃脱这种规范的束缚。例如,年轻的异性恋男性在性行为中,往往根据他们所想象的男性群体的反应来监控自己的行为,从而强化异性恋和男性气质的主导构建。即使这些男性自认为具备性别意识,他们的行为依然在延续传统的性别规范和权力结构。
这种内化的性别规范并不仅限于个人行为的层面,还渗透到男性对权力的理解上。男性倾向于将权力视为由拥有正式权威的人所掌控,如经理或主管。这种等级化的视角,与女性通常将权力视为一个可以通过互动获得或失去的谈判过程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男性的这种观念,可能导致他们忽视组织内部的权力动态,甚至低估性骚扰的普遍性。
此外,男性在沟通中也常常使用强化男性主导地位和权力关系的语言和隐喻。即使这种行为无意识地发生,男性在组织环境中也可能使用「战斗」或「宗教」之类的隐喻来促进技术变革,从而巩固男性意识形态并排斥女性。这种性别化的沟通风格,在不同的沟通媒介中,如计算机交互中,也同样体现出男性在表达时展现的权力行为。
剑和圣杯是两种权力的象征物:剑,象征以武力强行贯彻等级制,统治、杀戮的权力,统治关系;圣杯,象征给予生命、促进发展的权力,伙伴关系。/图源网络
此外,一些处于边缘位置的男性,如犹太男性或同性恋男性,可能会表现出「边缘合谋」现象(见后文)。他们在否认女性化的同时,仍然拥抱男性化理想,以此来获得地位并重新划定社会边界,这一行为并没有挑战更广泛的支配体系,反而继续巩固了男性的统治地位。
即使男性在公开讨论性别问题时表现得更加批判性,他们的话语通常仍将当代性别关系描述为对女性赋权而对男性失权的结果。通过强化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形象,这种话语不仅未能推动性别平等的进展,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
2. 男性在支持女性主义时的语言与行为重构权力地位
男性即使在表面上支持女性主义,仍然可能通过语言和行为重构自己的权力地位。
2.1 通过语言控制叙事
一种普遍的语言策略是「男性作为受害者」话语。许多男性,倾向于将男性描绘为当代性别关系中的受害者。这一叙事集中讨论男性所面临的「劣势」,如健康风险、教育和就业中的歧视,目的是将注意力从男性所享有的特权转移,并将女性描绘成社会中的主导力量。这一策略使男性能够避免对变革的要求,并以道德优越的姿态维持其社会地位。
“男性的言论常常矛盾,一方面承认女性被压迫,但同时更侧重于男性相较于女性在社会中的劣势。男性主义者将女性主义描绘为极端且压迫男性,且男性成为媒体中性别物化和职场性骚扰的受害者。”
(Reconstructing Gender at University)
将男性视作受害者的言论,也反映了反女权政治的广泛反弹。这种言论策略在外部看似温和,强调不希望被视为偏见的愿望,但实际上,它通过声称男性已因现有性别结构而受害,巧妙地继续再生产男性特权。
另外,男性有时会通过「仁慈性别歧视」(benevolent sexism)来支持女性主义政策,但这种支持常常带有保护性意味,即认为女性天生不足,必须依赖男性干预才能在男性主导领域取得成功。这种态度强化了传统性别角色,表面上支持性别平等,实则维护了男性的主导地位。(这个在后文单独讨论)
/图源网络
2.2 通过行为无意识地强化权力动态
男性的行为也可能在参与女性主义活动时维持其权威并削弱女性能动性。
例如,「高台效应」(pedestal effect)指出男性在女性主义空间中获得过度认可和赞誉,常常迅速被推至领导角色。即使是在旨在挑战男性主导地位的性别平等讨论中,男性也能凭借其固有的社会特权,在无意识中巩固了「男性天然更有能力和资格」的观念。这一现象不仅限于学术或职场,男性在女性主义活动中的高度赞誉同样无形地强化了男性对权力的占有。
/图源网络
此外,一些男性会通过「边缘合谋」(liminal complicity)策略,通过接受和拥抱霸权男性气质来获得社会接纳,并在现有权力结构中提高地位。这种策略使这些男性不仅获得象征性的代表性,还可以掩盖更广泛的不平等体系。
在被历史上边缘化的男性群体(如同性恋男性或犹太男性)中,部分人通过模仿霸权男性气质来获得社会接纳和权力。这种边缘合谋表现为这些男性为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而强化传统的男性规范,尤其是与女性化的身份保持距离,即使他们同时在提倡女性主义理念。这种无意识的自我表现再生产了性别等级制度,并且通过自身的「男性气质」来争取上升的社会地位。
“边缘共谋是理解被边缘化男性群体如何通过模仿霸权男性气质的特征,获得社会接受的有力工具。同性恋男性和犹太男性通过强化某些男性气质形式,可能会在男性主导的权力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
Shapiro (2022)
3.仁慈性别歧视(benevolent sexism)
仁慈性别歧视是一种看似积极或保护性的性别偏见,最终却强化了传统性别角色并维持男性主导地位。它表现为将女性视为脆弱、需要男性保护和照顾的存在。这与敌意性别歧视形成对比,后者是显而易见的贬低和攻击女性的态度。仁慈性别歧视与敌意性别歧视共同构成了被称为矛盾性别歧视的现象。
3.1 仁慈性别歧视的特征
仁慈性别歧视通过看似恭维的行为和态度表现出来,但这些行为和态度却暗示了女性的劣势或对男性的依赖。一些主要特征包括:
保护性父权主义:认为女性应该被珍爱和保护,因为她们被视为脆弱或易受伤害。
强调传统性别角色:强调女性作为照顾者或家庭主妇的角色,通常主要因为她们对家庭生活的贡献而受到重视,而非她们的职业能力。
理想化女性特质:通过美化纯真、无辜和抚育等特质来看待女性,这限制了她们在领导力或职业发展等领域的机会。
3.2 仁慈性别歧视的影响
尽管仁慈性别歧视看起来具有正面性质,但它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强化性别不平等:它延续了将女性限制于低社会地位角色的刻板印象,并阻碍她们追求超越传统规范的职业或志向。例如,女性可能会感受到来自社会期望的压力,认为她们应该将家庭放在职业之前,而这种压力正是由仁慈性别歧视的态度所塑造的。
内化的局限:暴露在仁慈性别歧视环境中的女性可能会内化这些信念,从而导致自尊心和志向的下降。这种内化可能会影响她们在职场中的表现,并让她们不愿意挑战那些带有歧视性的做法。
社会影响:研究表明,仁慈性别歧视较为严重的社会往往表现出更大的性别不平等。这种形式的性别歧视可能推动出台一些限制女性自主权的政策,例如对生育权或职场灵活性等方面的限制。
3.3 仁慈性别歧视的例子
1)支持强化传统角色的政策
男性通过支持强化传统性别角色的政策,例如性别配额,实际上是在强化一种观念:女性天生处于劣势,必须依赖男性的帮助才能成功。这种政策看似促进女性发展,实则维护了男性的特权和地位。
2)限制女性的生育自由
慈悲性别歧视还表现在男性对女性生育选择的控制上。男性可能以「保护」和「道德监督」的名义反对堕胎和避孕权,限制女性的生育自主权,并进一步强化女性作为母亲和照护者的传统角色。
3)对女性主义运动的选择性支持
男性对女性主义的支持常常具有选择性,他们可能支持保护女性免受骚扰等具体问题,但反对那些挑战男性主导地位的更广泛女性主义诉求。这种策略使男性能够以「盟友」的身份参与女性主义,但并不真正推动性别平等的深层次变革。
4)将男性定位为保护者
慈悲性别歧视常将男性塑造为「保护者」和「供养者」,这种观念强化了女性需要男性指导和支持的角色。这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主性,还加固了男性在性别关系中的支配地位。
男性在支持女性主义的过程中,往往通过策略性使用语言和行为维持自己的权力地位。即使他们表面上支持性别平等,这些行为和话语仍可能通过强化传统性别角色和权力结构,继续维持男性主导的社会秩序。因此,如何确保男性的参与能够真正推动性别平等,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性别平等的实现不仅依赖于表面上的意识转变,更需要在语言、行为乃至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进行深刻的反思与变革。
📚 参考文献(下滑查看)
#女性主义101系列 Vol.014
接受编译女性主义相关文章投稿,
欢迎私信留言。
🔗
现在在更的系列
#女性主义101系列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习女性主义
>> vol.013/好东西作为开始:女性作为第一性的影视应该是什么样的?
>> vol.011/做母亲,还是做女性主义者?必须选边站吗?
>> vol.010/独立女性要不要拒绝爱情?恋爱脑是不是对女性的污名化?
>> vol.007/中年男性与其网红伴侣:你情我愿的价值交换吗?
#编译文章系列
>> 为什么称之为女性主义,而不是人道主义或平等主义?|De.B. Dubois
>> 我是女性主义者吗?母职中心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母亲,以及为何母亲需要一场属于自己的女性主义运动/理论 | 安德莉亚·奥莱利
🍠
@你说的对但XX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