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杨子在《再见爱人4》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爹中典范了,也有不少网友建议他和黄磊一起上节目,来个爹王之王争霸赛。
在diss杨子和心疼黄圣依之余,也想就杨子这样一个典型的、有毒的「爹中爹」是何以被塑造的,展开一些讨论。
省流关键词:霸权男性气质、《男人之间》、mansplaining、有毒的男性气质
👀
杨子在节目中的表现可以总结为:
1) 极度的自我为中心
他在节目中展现了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伴侣的情感需求。
2)爹味冲天
杨子在家庭中的对话方式和决策模式,正是mansplaining的体现。在父权制文化中,男性被教导在各种场合保持主导地位,进一步使女性的声音在公共和私人领域被边缘化。
3) 有毒的男性气质
杨子在节目中更重视社交地位和经济成功,而非情感交流,这正是有毒男性气质的表现。这种气质与霸权男性气质相互作用,使得他在家庭中建立了支配性的动态 。
所以,“杨子们”究竟何以被塑造呢?
1/霸权男性气质
对于杨子而言,他对社交权力与外部认可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于「成功男性」这一形象的内化。「霸权男性气质」是通过支配和控制来维持的男性身份理想,它强化了男性对女性的优势地位,同时构建了男性间的等级。其核心特征在于支配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家内空间和社交空间中的控制权。
Raewyn Connell指出,霸权男性气质通过制度化力量维持,如教育系统、经济结构和法律。在杨子身上,这种制度性力量表现为他通过商业成功和权力网络巩固社会地位。在婚姻和亲密关系中,他将这种优势带入家庭,使得其支配行为被合理化为「男性责任」或「家庭支柱」。
在节目中,他被问到是否有为黄圣依付出过,他的辩解非常歹毒,虽然没有直面问题,但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当初我可是在她身上花了很多钱/资源的。
Raewyn Connell
2/「男人之间」
Sedgwick在《男人之间》中指出,男性通过彼此的紧密联系维持社会权力。这种「同性恋社会纽带」不单是一种友情或合作,而是通过性别权力的交换和强化来维持的结构性机制。这种男性权力纽带的维持往往以排斥女性或「物化女性」为代价。在这段婚姻中,黄圣依除了是伴侣,更是杨子社会地位和男性身份的象征。
女性在这种男性网络中常被边缘化、工具化——她们成为男性竞争的附属品,而非独立主体。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维系微信里的朋友」比「维系夫妻感情」更重要了。
《男人之间》
3/Mansplaining&有毒的男性气质
Solnit在《爱说教的男人》中描述的「mansplaining」现象,揭示了男性如何通过话语来控制和压制女性声音的机制。
在第一期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子在对话中永远占据者主导地位,而黄圣依是放空的、无声的、失语的。这种话语上的支配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父权文化下维护权力的手段。
而有毒的男性气质强调男性需要压抑脆弱、表现强硬,并以支配为主要动机。它与霸权男性气质和同性恋社会纽带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父权制结构,使得男性在亲密和社会关系中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通过这些机制,「杨子们」的塑造不仅是个人特质的结果,更是父权制在文化、制度、社交和语言层面的多重再生产。
《爱说教的男人》
4/如何批量复制杨子?
1) 教育与社会化
早期性别角色教化:从小鼓励男孩表现勇敢、竞争性,压抑情感,女孩被要求顺从。
学校性别偏见:领导角色多由男生占据,强化男性的支配意识。
2) 媒体的性别再现
霸权男性气质的塑造:影视剧和广告中呈现强势男性形象,鼓励支配行为。
女性形象物化:女性被描绘为男性成就的「奖品」,强化女性在男性竞争中的附属地位。
3) 经济与政治结构
经济成功与男性身份捆绑:强调通过权力和财富实现社会认可。
制度性性别偏见:男性在职场和法律决策中主导,压制女性权利。
4) 父权文化的维持
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规范:强调男性权威和女性顺从。
Mansplaining的日常化:压制女性声音,使其成为父权制的常态。
🍠
@你说的对但XX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