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早晨还不到五点去做饭了,已经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了。这是绝无仅有的,只因为最近要写的东西刚刚全部写完。写完整个人就空了,就不知道时间该怎么用了。一旦没有写作,生活中的时间几乎一分钟也难以忍受。好在今天阴天,不是很热,大可以在一会儿饭后去楼上看书吧。
没有了正在写的东西,就没有了思索的线索,人就陷入了无聊。这样的无聊可以用看稿子来填充,但是那不过是解决了时间被填满的表面问题,依然解决了不了心灵充实的问题。
一早起来,面对电脑,竟然没有写出什么字来。这种没有什么可写的状态很轻松,不过轻松一下立刻就又转成了空落落的虚无。这样的虚无不能长时间存在,一天或者可以,两天就一定会受不了了。自己的生活里,已经不能没有创造。
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早晨,时间突然变得不好打发,黎明前的寂静还在持续,在台灯下的荧屏上却空空如也。原来滔滔不绝的文字现在戛然而止,所有的头绪和线索都枯竭了,这是流水之中的一个干涸期,这是一个写作间隙里的暂停节点。
这时候尽可以做一些写作之外的事情吧,出去走走,或者做做家务,很快灵感就会重新回来,线索就会重新出现。
在一个很热、很干、很不舒服的地方,创作的念头却是源源不断,屡有灵感喷薄而出;好不容易到了一个舒适得多的地方,温润、不躁、不干,舒适有加,但是好像突然脑子就清空了,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就没有了原来那种常有常新的创作欲,没有了那种自己就会冒出来的念头。
所以不论身在何地,周围不管怎么样,自己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写作冲动就一定要抓住,要淋漓尽致地写。谁也说不清它们还能再维持多久,谁也不知道未来在更好的环境里它们还会不会来。
不是什么时间都可以写什么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能写什么样的文字,都是水到渠成般的结果,硬写的话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文字之间的意蕴就会有破绽。
写字也有写烦了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时期突然就会有一个没有头绪的状态出现,所有有兴趣写下去的东西都已经结束了,脑子里突然很空,心里没有了书写的兴致,即使有所谓任务性的写作,也了然无趣,勉强下笔,苦涩滞重,完全没有写字的快乐。想象停止了,灵感没有了,一切都变得相当乏味。屡屡站起来,看着窗外,喝着水,来回走,都无济于事,最后干脆做起了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做过的扫地擦地之类的事情。干完了,身体感到累了,也还是没有书写的兴趣,便坐下来把这没有兴趣的状态本身写一写了。
这是一种丧失了兴趣同时也丧失了感觉的苍白状态,甚至连寂寞惆怅之类虽然负面但是毕竟还是有痛感的状态都不是,而是一种平平板板的苍白,是一种无事的平静,平静得无知无觉。这没有感觉的麻木实在比那痛苦着的忧郁还让人不能忍受。也许打破这种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硬着头皮去做,去做体力活儿或者去做庸常层面的其他的事情,在无聊无味的工作之中,相信会逐渐找回感觉来。
写作的确是有个想不想写、写得下去写不下去的问题。通常在想写的时候就会写得下去,在不想写的时候连文档都懒得打开,也就谈不到写得下去了。写作很是奇怪,很多时候都并非像是搬砖一样,只要有砖在那里,你就都可以搬起来就走的。
有时候明明材料和感受已经在那里了,但是就是不能稳定下来将其形成文字,就是缺少一种气将那些材料在自己头脑里过滤组合成一向以来对自己都并非太难的文章。
这股气就是写作的推动力,就是在还没有写之前就有兴致、有信心让自己写完的那种感觉。有这一股气就有写作,没有这一股气就没有写作。这是发自自我的自由写作状态。至于那种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写作,则不在此范畴。那是体力劳动一样的写作,是挖沙子搬砖一样的写作,不仅限定了主题和格式、规则和长度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成是完成了,却也永远达不到自由写作的高度。
自由写作也是需要气来贯通支持的,一旦写完了,就很难再重写。一旦过了当时的感觉场了,也很难再写。所以对于因为自己偶尔的编辑错误而遗失的部分,再重写出来就非常勉为其难,写出来了,也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感觉不常有,感觉还会自然在一个不长的时间之后消失,这两个特点使写作可能还包括一切艺术创作,都成为一种颇有神秘感的个人行为。所以一定要抓住自己有感觉的状态,不使之成为过隙白驹,在第一时间里就能形成固化的艺术品,存放在那里。哪怕以后再精炼之,未为不可也。
什么也写不了,什么也不想写的状态是对比着什么都想写,想写的东西排着队等着的日常状态而来的一种空白期、窗口期而言的;一旦到了这种状态之中,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电脑,离开键盘。去过一下普通的生活,不写作的生活。那样不仅可以使自己有暇于普通的生活,也很可能反而会很快就又有了新的灵感。
除了大家都能想到的一般应对方法之外,写不出来的时候,不妨还可以学学绘画者的习惯,直接拿了本子面对你要描绘的风景,置身其间,一点一滴地记录眼前看到、感觉到的、想到的,以及想象到的一切。这样就一定会有非在现场难以描绘的线索,就有话可说,而终于也可以用所说的话将那一团含混不清的场景和情绪都描绘出来了。
也许是身在外地的临时感,使人不能安心写成文章,而只能写些笔记,回答些网站问答的问题。这是一种标准的浮着的状态,而能写作的状态都是比较安心踏实的时候。那种想写的东西源源不断地到来的情形,尽管有时候可以维持数年,但是一旦中断,要想恢复也往往不易。说白了,写作还是具有某种可遇不可求的性质。要启动它,就必须在每天坚持的必写过程中、硬写的坚持中,才有逐渐产生的可能。
因为一些闲事的纠缠,让自己眼前的一切都索然无味,写不了文章。任何文章在现实的沉重面前都是轻飘飘的,不值得一说一写的。在冷硬的现实面前,写作是一种轻浮的事情。任何写作其实都是在无事的情况下完成的,内心为现实中的冗杂乃至丑陋纠缠着的时候,人是无法进行写作这样的事情的。写作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审美,至少是一种与现实隔开一段距离以后的审视。这样的审视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被现实过分纠缠。被过分纠缠,你就拉不开距离。
春有百花秋有月,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闲事的纠缠大多数人都避免不了,不是为了生计,就是为了社会性的手续,除了最必要的闲事不得不去应付之外,拒绝闲事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己有足够深度的精神世界,足够深广,足够自己深入其中而不及其余生活中的“闲事”。
有意思的是,人不仅有不得不面对的闲事,还有终于处理了闲事之后的无所事事。哲人所谓,人生一直在欲望不得的焦虑和欲望暂得满足的无聊之间来回摆动而已。
在空虚寂寞无聊塌毁来袭的时候,坚定不移的定力在哪里?在日常的修炼中,在深入持久的思考、阅读与有长度的写作中。
上午有必须面对的事务,早晨即便还有时间,甚至比平常拥有的时间还长,但是因为一会儿就要出发,所以心态是不平的,于是就写不了什么,失去了耐心以后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一旦有事,生活中的琐事,并且这个琐事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更关键的是它一下子成了你关注的焦点,成了日思夜想的唯一问题,那所谓的写作也就完全无从谈起了。
生活的拖泥带水的琐碎就会击碎你全部精神生活的从容优裕。一旦失去了生活中的这种从容优裕的心态,任何精神领域里的创造也就都成了不可能,生活就完全变成了不一定是苦役,但是一定没有任何味道的无谓劳作。当然,这个无谓是无涉精神创造之意也。
所以能写作本身就意味着写作者自己处于一种比较健康平稳的心态之下,不管他写的是什么,只要还有耐心叙述下去,就说明一切还好。更焦灼、更煎熬的人生是连叙述的兴趣和心情也没有的。
极端的情况,最深的痛苦和最深的愉悦一样,都没有表达,也无需表达。表达是情感情绪还没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的宣泄,或者是对极端情况的模拟而已。这不是说表达没有意义,表达的意义就在于对于那些极端情状的模拟和想象甚至是逼近、练习。这样的练习毕竟可以囊括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大多数的情况,哪怕忽略掉了那些极端的无语情状,也已经是一种最大程度上的表达。艺术的范畴就在这样非极端的大多数情况下生效。
而在这两极之间,也往往还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触发点而使整个人生的支点发生了动摇而要塌毁一般的虚弱。
这种动摇是动摇了自己的世界上的安心的存在方式的那种动摇。一个小小的触发点何以会让人如此脆弱?实际上还是因为自己稳定的心态所赖以成立的基础不够牢固或者徒有形式,还没有足够深入的广博的内容,没有足以让灵魂在其中走深走远的内容。
由此判断,需要进行有长度的书写,需要进行丰富主题的书写。
当然,失去了写作的气、陷于心烦意乱的另一个根源还有可能是读书少了,读不进去也是因为读书少了,这是一个负面循环。不能因为写作而不读书,那样写作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会苍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