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吗?”这是我们买水果时常会问的问题。而甜常常也被直接地与水果品质好这一概念进行了连接。
因此一种名为“脱酸剂”的产品被应用于水果种植——近日,有新闻爆料称:为了使一些柑橘类的水果尽快上市,且甜度更高,常常会使用脱酸剂!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
1
脱酸剂,也有叫“退酸剂”、“去酸增甜剂”,主要作用是减少水果酸度,并促进果实早熟,通常有两类:
这种类型的脱酸剂通过和水果中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水果酸度。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负担。
但若是过量食用,会破坏人体的酸碱平衡,从而影响一些矿物质吸收,甚至可能引发碱中毒等情况,出现头晕、恶心、抽搐等症状。
通过抑制柠檬酸合成酶等生物酶的活性来减少酸度,但这里面还会有铅、汞等重金属,可能导致水果中的重金属残留超标。
长期吃这样的水果,会对肝、肾和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并有致癌风险!
2
首当其冲的就是柑橘类:
①尤其是粑粑柑,通常1月份左右,才会转变成高甜度的,1月下旬才会上市,而很多早上市的耙耙柑都打了脱酸剂。
②爱媛、果冻橙、丑橘,也是脱酸剂使用比较多的水果。一些商户为了让果子提前上市抢占流量,农户为了卖个好价钱,就需要打点科技。
而脐橙、柚子、砂糖橘这类水果基本不使用脱酸剂。
另外,像葡萄、草莓、蓝莓等浆果类水果也是容易被滥用脱酸剂的对象。
正常葡萄含酸量在1%左右,而使用脱酸剂后可降至0.1% 左右。
3
现在正是柑橘类大量上市的季节,教大家挑好果,安全吃:
砂糖橘11月下旬—翌年3月底;沃柑在1-3月;爱媛果冻橙11月初;赣南脐橙11月初;耙耙柑1月中下旬;丑橘不知火3月初。
以粑粑柑为例,正常成熟的耙耙柑是果皮相对光滑,颜色分布比较均匀,呈自然的橙黄色或深橙色。
而如果耙耙柑表皮出现异常的斑点,或者局部色泽变化不均匀,就不要选了。
自然成熟的柑橘类酸甜适中、汁水丰富,如果吃起来几乎没有酸味,甜的甚至有点腻,就有可能添加了脱酸剂。
4
像砂糖橘的糖分含量较高,若吃太多可能出现口舌生疮、牙龈红肿、喉咙干痛等症状。
吃橘子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梨、黄瓜、莲藕、莲子等凉性食物一起吃,能有效防止上火。
橘子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没有完全分解代谢,就会流入血液进入循环系统,并最终在皮肤的角质层和黏膜部位沉积,引起了皮肤变黄的情况。
临床上也叫“高胡萝卜素血症”,但不必过于担心,停止吃橙黄色食物,多喝水促进代谢,通常1-2周,皮肤就会恢复正常。
柑橘类水果一天1-2个即可,即使是小个头的砂糖橘一天也别超过10个。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橘子中含有一定的果酸。蛋白质和果酸相结合会导致蛋白质凝固、沉淀,形成络合物,不但会降低牛奶和橘子的营养,还会影响消化吸收,引发腹胀、腹痛、腹泻不适。
(牛奶和橙子汁形成了絮状物)
除了牛奶,柑橘也不能和鸡蛋、豆浆、虾蟹等高蛋白食物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