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5千至7千种语言,语言受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呈现出多样性。但随着人口迁徙、文化接触和社会发展,这种多样性又在区域内出现了统一的状态。
吴建明等人(2017)通过研究发现,同一语系的语言可能共享某些形式结构特征,它们的相似或关联程度超出了随机概率,比如,在东南亚语言区域,VO(动宾)语序非常普遍,同时也发现该语序与其他形式结构间具有某些固定的组配。
随着人口迁徙、文化交流,同一区域内的语言可能因为频繁接触而互相借用,形成某些共有的词汇形式、某些外部形式或结构特征。在这些地理范围内,不同语族(或语系)的语言由于长期接触,也开始共享一些句法特征。( 粤语、客话和赣语之间的关系)
虽然在一些语言之间不存在亲缘关系(同种祖先语言),但由于历史交融和地理相近的原因,在某个区域内语言频繁接触,从而导致某些相似的形式结构特征。
比如柬埔寨、老挝及泰国,这三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文字都源于古印度字母。泰语和老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成员,而高棉语属于南亚语系。这些语言之间也互相借用。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欧洲。古罗马和古希腊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欧洲各国语言的发源地。在欧洲、西欧各国,拉丁语的使用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世纪以前,语言学的研究都是围绕拉丁语进行,编写出了种种语法、词典、读本。而拉丁语又在希腊语的基础上演化、并借助希腊语而发展、充实和完善起来。所以印欧语系诸语言受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影响很深,存在着很多音、义相近甚至相同的词。这些词在各国间相互借用,使得各语言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西部和南部,涵盖了欧洲的大部分、印度次大陆北半部以及伊朗高原的语言,共包括445种语言和方言,其中较为常用的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世界人口的46%(32亿)以印欧语系为第一语言,是所有语系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古印欧语大约为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到公元前二千五百年的语言。印欧诸语言一般分为K类语群与S类语群两组。K类语群有罗曼语族、凯尔特语族、日耳曼语族、吐火罗语族、希腊语族以及安纳托利亚语族的语言,阿尔巴尼亚语与亚美尼亚语。S类语群有斯拉夫语族、波罗的语族以及印度—伊朗语族。印欧语系最早是原始印欧语,就像是树状图的树干;从树干分化出两支,一支为斯拉夫-日耳曼语支,一支为雅利安-希腊-意大利-凯尔特语支,从这两个语支再分别分化出日耳曼语、立陶宛语、斯拉夫语、意大利语、凯尔特语、亚美尼亚语、希腊、伊朗语以及印度语等语言。其中,荷兰语和英语归属于日耳曼语族,俄语和保加利亚语归属于斯拉夫语族,意大利语和法语归属于罗曼语族。 藏语归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说藏语的人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区和省,使用人口数约459.3万人。藏语有古老的拼音文字和珍贵浩瀚的文献典藏。现代藏语一般划分为三大方言,分别是卫藏方言(以西藏自治区为中心)、康方言(以川滇藏区为中心)和安多方言(以甘青藏区为中心)。三大方言各占一方,没有哪一种方言在应用范围与威望上占有特别优势。因此,截止目前为止藏语还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全藏族一致的公认的口头标准语。人们写的是统一的文字,说的则是各自的方言。卫藏方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所辖的前藏地区、后藏地区和阿里地区,这个地区不仅是藏族发祥地,并且在历史上一向是政经、文化比较集中的地区。方言内部各地人所说的话,不论在语音系统,还是词汇、语法构造上都表现的相当一致,区别很小,两地人相互通话一般很容易。康方言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林芝地区与那曲地区等地方。康方言区历史上长期处于土司割据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分散,再加上地区辽阔、人口少、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在方言形成过程中,内部分歧较大,方言特点错综复杂。安多方言主要分布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藏区、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安多方言分布范围虽然很广,但是内部差别却较小,一般两地人都能通畅地互相沟通。方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历史上的行政地理区划对方言区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二级行政单位府(或州、或郡)内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交通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自然能够促使方言的一体化。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小族类里的语言关系比外族类的语言关系近的原因。关于相近地理区域导致语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还有一些有趣的研究,如:Everett et al.(2015)在考察了 3700多种语言后发现,复杂声调的产生与潮湿气候有关,而干燥的空气容易使发音器官脱水,降低声带弹性,不易产生复杂声调。Collins(2016)却认为人类语言大多聚集在气候湿润地区,与其说复杂声调是气候造成的,倒不如说是由于语言的频繁接触,各种语言之间相互影响、借用的结果。 [1] 吴建明, 金立鑫. 2017. 语言类型学的“相关性”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05).[2] Everett, C., D. Blasi & S. Roberts. 2015. Climate, vocal folds and tonal languages: Connecting the physiological and geographic dots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112: 1322-1327.[3] Collins, J. 2016. Commentary: The role of language contact in creating correlations between humidity and tone [J]. Journal of Language Evolution 1: 46-52.See Mandarin旨在为爱好中文的中外朋友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在这里,您将会看见一个精彩纷呈的中文世界,我们会为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式思维、以及中文用语习惯。同时,我们还会为您提供海外就业信息和中文教师培训,请密切关注我们的公众号:SeeMandarin、小程序:汉合中文See Mandarin aims to provide you a platform of chinese learning and idea exchanging. At here, you will see the colorful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mind and chinese way of expressing. What's more, we will post opportunities working aboard, join us, and start your fantastic journey! Our official wechat account: SeeMandarin, mini program:汉合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