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的股东信- 伯克希尔的不做清单

创业   Finance   2024-01-07 23:41   阿联酋  

谢谢关注缓慢思考!夜太深,你还没有睡。

--------------------------------------------------

2009年伯克希尔的净资产增加$21.8B,每股净资产增加19.8%。

你一定记得我说过,在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的生涯里,只有12个投资是改变公司命运的。上一次提及是1999年收购美国中部能源公司,那是第10个投资。相隔10年,2009年收购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是第11个投资。(最后第12个,你应该可以猜到)

2010年的股东会上,芒格把这个投资和2008投资的比亚迪相提并论,代表了伯克希尔的学习和进化能力。

度量公司每年业绩最好的方法是每股的内在价值增长。但内在价值是一个很难计算的范围,因此巴菲特建议用每股净资产的增长来近似。有的人认为股价可以近似内在价值,从长期看,股价的确会跟随内在价值的变化,但是由于短期会受到市场的波动影响,因此不是好的年度指标。

从1965年年初算起,伯克希尔每股净资产的复合增长率是20.3%,股价的复合增长率是22%,两者相当。

纵观45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长,对比S&P 500指数,三个特点跃然纸上:

1)如果以每五年一个周期度量,伯克希尔没有一个五年的增长率是输给S&P 500指数的

2)在牛市的时候,伯克希尔会输给指数,但是在11个市场下跌的年头,伯克希尔都远好于指数,这是巴菲特一贯的防守策略 (如果牛市你的回报比市场还牛,你要好好想想)

3)遗憾但不可避免的是,随着规模的增长,伯克希尔的增长率在不断的下滑。


一 不做清单

在2015年写的50周年回顾中,巴菲特说芒格是伯克希尔文化的捍卫者,同时也是伯克希尔的总设计师,而自己是总包工头。

芒格最著名的哲学莫过于:invert,always invert。这个哲学演绎出来的名言就是:“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就不会去。”

这种反向思维的哲学最早是普鲁士的数学家Jacobi提出来的,用来解决代数的难题。

巴菲特把芒格的这个思想用到了伯克希尔的打造。两个人经常讲:你不需要天赋过人,只要能少犯错误就可以超过大部分人。

巴菲特列出了伯克希尔的不做清单:

1. 不投资未来不能评估的生意,不管产品多么的激动人心。

历史上,不需要太多的远见就可以看到1910年汽车行业的蓬勃兴旺、1930年航空业的大发展、1950年电视机的普及。但是,行业的竞争几乎摧毁了每一家进入这个 行业的公司,幸存者也是流血不止。

行业的高增长不代表你能够判断行业的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特别是所有的人都想成为竞争的胜出者。

伯克希尔坚持投资那些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利润的图景可以合理预测的公司。即使这样,还不是十拿九稳。


2. 不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大而不倒”不是伯克希尔的游戏。公司保持充裕的流动性,足以支撑业务需要的任何资金需求。不仅如此,受益于多元业务带了的现金盈利,流动性还不断得到加强。

2008年9月的金融危机里,伯克希尔和政府一样是市场资金的提供者。

任何时候,伯克希尔都会保持超过200亿美金的现金资产。即使这些现金资产收益少的可怜,但是巴菲特觉得能睡安稳的觉更重要。


3. 不干涉子公司业务,让它们独立自主的运营

这样做,偶尔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子公司韦斯科金融的CEO出现了老年痴呆症,巴菲特和芒格两年也没有发现。

但总的来说,这种自主性既激励了现有的子公司经理人,消除了大企业的官僚主义,同时极大的增加了对有意出售公司的家族的吸引力,成为伯克希尔收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同时,这种分权管理,让巴菲特和芒格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三样事情上:投资、 风险控制和挑选优秀的经理人。


4. 不迎合华尔街

伯克希尔需要的股东是长期的投资人,把投资的公司当自己的生意。而不是根据媒体或者分析师的意见,不断买进卖出的人。

芒格说伯克希尔之所以像一个大家庭,巴菲特和他都把投资人当平等的合伙人,是因为它的源头就是为家里人和朋友管钱的。

有人问巴菲特是如何写年报的?他的回答是:我开始写的时候抬头就是写给我的两个姐姐,她们足够聪明但是不管日常经营,写完以后我把抬头变为:亲爱的股东们。

即使伯克希尔公司的规模再大,其本质还是像最初巴菲特的那个小合伙企业。合伙人有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利益共享。


二 重资产生意- 伯灵顿铁路(BNSF)

伯克希尔早年的时候,巴菲特和芒格都会有意躲开重资产的公司,比如公共事业公司。

对于股东而言,最好的生意仍然是不需要什么资本就能增长,并且还能维持很高资产回报率的公司。这是2007年股东信的重点。

随着伯克希尔的体量变成巨无霸,要把这么多资本花出去形成复利,对资产回报率的要求就不能不放低期望。

如果说以前要求20%以上的净资产回报率,现在能有稳定的11~12%就能知足了。这是巴菲特资产配置思维的一个重大变化。

资本的体量是回报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你的资产是100万美金,巴菲特说他可以实现年化50%以上的速度增长。

伯灵顿铁路和1999年收购的美国中部能源都属于重资产公司,都属于公共事业行业,有非常类似的经济特性。

两者都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对国计民生影响巨大;两者未来几十年都需要巨量的资本投入,新的投资远远超过每年的折旧,并且需要很大比例债务资金的支持;两者都需要提前投入,满足未来的预期需求;两者都需要让监管满意,同时被允许获得合理的资本回报。

尽管这个行业的回报不能说惊人,但是依旧是不错的,特别是允许未来几十年的大资本投入。

更为重要的是,巴菲特通过进入公共事业行业,在为他去世以后的伯克希尔打下基石,让伯克希尔成为一家不需要太强管理层也能表现不错的公司。

站在2009年,不管是保险业务,还是美国中部能源公司或新的伯灵顿铁路,基本上可以确保伯克希尔未来50年甚至100年还在。


三 用股票收购的学问

收购伯灵顿铁路的价格是440亿美金,除了现金,伯克希尔发行了的9,5000股的股票,占之前股票总数的6.1%。

有了过去用伯克希尔股票收购Dexter鞋业最后化为乌有并损失60亿美金的惨痛教训以后,巴菲特对发行股票收购极其谨慎。如果伯灵顿的股东要求全部股票支付,他一定会放弃这个收购。

就像芒格说的,这个收购对我们的股东有利,但是对伯灵顿的股东更为有利。

通常来说,用股票收购公司,被收购方的股东对收购方的股票价格会很在意,毕竟他们希望交换获得的新股票的内在价值不能少于自己原来股票的内在价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

公司A和B有同等的内在价值,都是100美金一股,两家的股票价格也都是80美金一股。

A公司的CEO雄心有余而聪明不足,告诉他的董事会说准备用1.25股的A公司股票换1股B公司股票完成收购,因为B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100美金。这对B公司是公平的,但他忘了自己股票价格也是低估的,其实他用了125美金的内在价值去交换了100美金的内在价值。

假如董事会也是浑浑噩噩,同意了这个交易。那么新成立的公司里,B公司的老股东就会占55.6%的合并资产,而A公司的老股东占比会缩水到44.4%。

A公司的股东成为了交易的牺牲者,可是A公司CEO现在管理了一个更大的帝国,这是他收购的动力所在。

如果收购方的股票是高估的,这个故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收购方相当于拿着自己伪造的货币去买别人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牛市里面,收购交易横行而且愿出高价的原因。

在伯灵顿这个交易里面,伯灵顿的股东认为自己的股票内在价值是100美金一股。这个估计是合适的。

不过,他们要求伯克希尔用现金支付60%,剩余的40%用伯克希尔股票支付。巴菲特和芒格认为伯克希尔的股价是低估的,因此实际上对方上要求的价格比100美金一股要多。

好在伯克希尔之前已经拥有22.5%的伯灵顿铁路的股票,因此交易真正需要用股票支付的是30%。考虑到铁路的长期前景,和能够一下子花出去220亿美元的现金,巴菲特和芒格还是妥协了。

可能除了伯克希尔,不会再有公司会在收购的时候讨论自己股票的内在价值了。

巴菲特说在他55年当董事的生涯中,从来没有听投行或管理层讨论过给出去的自己股票的真正价值,他们都是简单的用股价来当作内在价值。相反,如果他们被人提出收购了,就会立即说自己的股价低估了内在价值。

董事会如果想去问投行一个收购交易是不是值得做,就像问一个理发师你需不需要理发一样。

难怪,芒格说激励机制是人类最大的思维偏差来源。





ThinkingSlow缓慢思考
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戴汨的订阅号,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投资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