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教材解读 2024.10.4
卷首语——
本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在单元人文主题的基础上,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紧扣单元核心任务和语文要素要求,提供学习情境和学习支架,旨在整合贯通本单元学习重点,指向言语实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七上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至爱亲情”。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本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也在单元人文主题的基础上,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紧扣单元核心任务和语文要素要求,提供学习情境和学习支架,旨在整合贯通本单元学习重点,指向言语实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现就本“阅读综合实践”做以下分析——
任务一从表面上看,是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感知和表达,本质却是本单元人物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融合点,是对此前阅读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教材先点明本单元课文中那些意蕴丰厚、情味深长的细节,“《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对儿子时时刻刻的关注,《散步》中‘我’在一家人出现‘分歧’时的犹豫,《荷叶·母亲》中荷叶倾侧下来对红莲的遮护……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对此前阅读教学的梳理和回顾;然后给出活动任务——举行“家庭生活分享会”,介绍了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翻阅记录自己家庭生活的照片或视频,选择一个美好的瞬间,向其他人讲述背后的故事,分享亲情带给自己的幸福与温馨。分享时,注意借鉴课文运用细节表达情感的手法。”
此活动设计,给学生提供了观察和思考的对象,充分考虑了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降低了学习难度,“翻阅记录自己家庭生活的照片或视频”指向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对象,“选择一个美好的瞬间”要求学生聚焦细节并将其放大,“讲述背后的故事”需要调动学生的记忆库,“分享亲情带给自己的幸福与温馨”规定了活动的主题方向。这样的活动设计,整合了听说读写思等各种方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情境性。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唤醒学生的亲情记忆,能培植爱家情怀。现在的学生属于智能手机一代,他们大多困于自己我的认知,把一切当成理所当然,不会感受爱,也不会表达爱,让学生“翻阅记录自己家庭生活的照片或视频”,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那些感人的瞬间,感受来自己家人的关爱。其次,聚焦故事的美好瞬间,能提升思维品质。相比宏大的时代事件,生活中最感人的常常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让学生在一段往事中发现最感人的细节,能培养学生从表面现象深入探究本质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其三,听说结合的综合训练,能提高沟通能力。讲述亲情故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同伴表达时,学生需要学会耐心专注地倾听,既是语文能力的训练,也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任务一指向生活和语文的融合,任务二则指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对语文之美的感受和表达。教材首先指出“朗读要在整体感知文章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的基础上,把握语气、语调和节奏变化”,第一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这样的——“找出相关文字,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切情感,并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标示重音和停连,同学两人一-组,轮流朗读给对方听,深人体会汉语的美。”相比第一单元的“重音与停连”,第二单元的“语气、语调和节奏变化”明显升格了许多。如果说第一单元的朗读指向的是单一的技巧方法,那么第二单元则指向技巧方法的综合运用。
此活动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指导策略,链接材料中,不仅对语调进行了详细阐释——“高低、快慢、长短、轻重的不同,由此形成语调。其体来说,语音逐渐升高,上扬,叫作升调;语音逐渐降低,下抑,叫作降调”。还对语调的作用——“可以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基本语气”和读出语调的方法——“在读准基本语气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时语音抑扬顿控的复杂变化”进行了详细指导。语调如此,节奏也是如此。
如果说第一单元的朗读训练,指向“外部语音技巧”,那么本单元的朗读训练,则指向朗读的“内部心理技能”。两者看似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呼应——只有在学生掌握了重音和停连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反复练习,不断调动内心感受,不断打磨语音技巧,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才能感受到语调和节奏的变化。当学生能够走出文本,对文章或者语段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解读,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判断和思考,并将自己代入到文章中去,唤醒了自己情感体验,在作者深情的文字中找到了共鸣点,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朗读之美,还能得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文本的价值才能得到更高层级的挖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之一的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任务三正指向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语境中文字之美的鉴赏与创造。
教材首先指出,“语境在理解和鉴赏文章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多义词的确切意义,语境赋予词语的临时意义,语句的深层含义和情感意蕴,都需要结合语境才能准确理解”,明确了语境的重要性。在活动任务的具体介绍中,教材指向非常明确,“揣摩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体会语境对理解词语的作用”。按照教材的阐释,此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具体语境中词句的含义,是对文本本身的理解;第二层级,是语境对理解词语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关注语境的习惯;至于其三,则是提升任务,通过“课内寻法”,在此后的写作中,学会构建语境,选择词句(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融通早已是大趋势,就算是阅读综合实践,也不能绝对抛开写作指导)。
此任务中,作者所选取的句子很有代表性——“我狠命地摇打这两条可恨的腿”中的“可恨”指向“我”的心理感受,表现了“我”在极度绝望的情况,无处可发泄的愤怒与痛苦,需要学生沉入文本唤醒情感共鸣;“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和“严冬”指向语义双关,既指自然界的寒冬,也指母亲生命的寒冬,需要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后来发生了分歧”则是指向了语言运用的技巧,“分歧”大词小用却不想突兀,是因为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家庭团结就是最重要的事情,需要学生关注生活……
任务一的活动很贴近学生生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却又面临一下困难:
首先是记忆模糊,无法聚焦感人细节。一方面,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大部分孩子都有点自我中心,关注自己的付出,却看不到家人为自己做了什么;另一方面,他们要么不善观察,要么记忆更新过快,以致于他们对家庭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记忆不清,找不到更多的学习材料。
其次是疏于观察,缺少专属独特认知。在传统语文教学背景下,我们总是聚焦大事件大感动,忽略了小细节小触动,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早已证明了这一切(生病必须是爸爸妈妈背到医院、下雨肯定没带伞),对于那些日常生活缺少了感触,自然也就发现了不了平淡生活中的美,无法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其三是不善表达,无法清晰讲述过程。虽然所有语文老师都知道“听说读写”是完整的语文学习过程,但是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都重读写轻听说,很多学生无法条理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更被说“分享亲情带给自己的幸福与温馨”和“运用细节表达情感”了。
基于此,任务一需要组织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针对指导。活动流程大致如下:回顾课文,寻找感人细节,分析感动原因,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整理记忆,发现真实情境,聚焦动情瞬间,梳理事件的前因后果;搭建框架,进行详略取舍,融入真实情感,酝酿讲述的语气情绪;讲述分享,观察听众反应,相机进行调整,真实感人地表达感情;总结回顾,根据表达情况,分析优点不足,为后续的听说练习打下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立评价量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作为语文教学的常规训练项目,“朗读”从未缺席过我们的课堂,经过此前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策略——
经过小学阶段的朗读训练,学生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单元的朗读训练,进行了重音和停连的专项指导,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了“美读”的水平。本单元的朗读教学,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秋天的怀念》关注朗读与情感的关系,要求学生能够读出情感的层次性;《散步》关注人物的语气语调,要求学生通过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散文诗二首》关注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求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品析和朗读,诠释经典作品的美;《<世说新语>二则》中,关注朗读的文言味和文言语感的培养。
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就算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会因为学习经历、老师教学理念和指导策略的差异等各种原因,呈现出朗读能力的差异性——朗读能力好的学生,能用朗读的方式诠释文本的美;朗读能力差的学生,连“读通”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因此,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必须做到集体指导和个体指导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用不同的指导策略,确立不同的朗读训练时长。
基于此,如果集中组织此活动,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朗读训练。如以学校的朗读比赛选拔为情境,让学生在学过的六篇课文中,选择最打动你的一个片段,分组进行朗读设计;整合各组的朗读设计,开展美文朗诵活动,在朗朗书声中感受汉语的美与文字背后蕴藏的作者情感;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朗读策略的指导。如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学生录制音频并分享到网络平台。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务难度的增加,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基础,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这一点在任务三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要求”“学业质量”等来看,对于词句的理解和赏析,一直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四学段,“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虽然不同学段的要求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即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及语句的深层含义和情感意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能孤立地看这个问题。
教材的编者早已明了这一切,所以在大部分教读课文的“思考.探究.积累”中,都设置有相应的题目。基于此,完成这一学习任务,要要紧扣每篇课文后的“思考.探究.积累”,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时候展开随文品析,而非单独列为一个版块,破坏整个单元教学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