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教材解读 2024.10.11
卷首语——
鲁迅在《小引》中这样描述——“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其实,不仅学生怕周树人,很多老师也怕。因为鲁迅的文章聚焦当时社会的矛盾,批判性强烈,内涵深刻,对于还没经历过人生艰辛的中学生来说很难感同身受。再加上鲁迅生活在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特殊年代,文白杂陈的语言,更是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增加了难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完整地学习鲁迅的文章(小学教材的《少年闰土》只是小说《故乡》的节选,算不得完整的文章),其教学价值远大于课文本身,不仅关乎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还会影响到学生对鲁迅文章的初步感知,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让学生在面对鲁迅的文章时,不自觉地生出畏难情绪。如何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让课文的教学价值得到完美体现,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确立最精准的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内容。
文章题目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空间的转换过程,但是因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特殊价值——百草园是“玩”的地方,“三味书屋”是“学”的地方,题目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即成长的过程。
文章开篇即指出“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中的鲁迅是快乐的——百草园里有自由探索之乐,“我”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悦耳的鸟鸣,还能感受动物界的神奇魔法(斑蝥后窍的烟雾),寻找“成仙”的机会(虽然失败了),品尝到滋味的美好;百草园里有神秘听闻之乐,虽然从未谋面的赤链蛇让人不敢走进草丛,但美女蛇的故事却让人心驰神往,更何况讲故事的人是在鲁迅成长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长妈妈;最重要的是百草园还有专注嬉戏之乐(雪地捕鸟这件事,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参与价值远大于实际价值),当“我”专注于捕鸟这件事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这一点,在沈复的《童趣》中有过类似的描述。
那时候的“我”,之所以如此快乐,是因为没有了各种规则的约束,虽然在《阿长与<山海经>》里,长妈妈古古怪怪的规矩让“我”苦恼,但孩子是健忘的,一旦投入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就会忘记周遭的不快。因为没有做不完的作业,没有高悬的戒尺,“我”可以在泥墙根探索一整天(就算因为弄坏了泥墙而挨骂,“我”也依旧乐此不疲),也可以用大半天的时光去“一无所获”,正是因为这样的无拘无束,所以就算那里“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却也“是我的乐园”。
相比百草园的自由自在,三味书屋明显要苦恼得多。因为在三味书屋,“我”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相处模式被限制,第一次见先生,就不得不对“一头鹿”行礼,不明所以却不敢询问;思考空间被限制,“我”想了解“怪哉”的知识,可当“我”鼓起勇气询问的时候,却遭遇到了先生的冷语,甚至让“我”产生了自我怀疑;学习内容被限制,结合《阿长与<山海经>》和《五猖会》,我们不难发现,在三味书屋,我只能读一些自己根本不懂的文字,不懂也就罢了,偏偏学习难度还与日俱增;玩耍时间被限制,好不容易偷跑出去,可没过多久,就被先生给喊了回去;兴趣爱好被限制,只有在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我”才能偷偷画画……
当然,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并非一无是处,就算再忙碌无趣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先生让“我”快乐,寿镜吾老师虽然古板严厉,但是他对学生关爱有加,“最多不过瞪几眼”;学习进步让“我”快乐,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当“我”从“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了成就感;众人读书让“我”快乐,当“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的时候,观看大家不同的情态,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偷做坏事”让“我”快乐,趁先生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画画,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开小差,这样的快乐惊险而刺激……
因为被送到三味书屋读书,“我”有过各种猜测——“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不可否认,这样的猜测很孩子气,也都不是父母送“我”读书的本意,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因为离开了百草园,“我”不得不告别很多东西——“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当我们告别自由自在的时光,给自己的人生加上各种规则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已经开启了新篇章,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只是不能“常到百草园了”,可是事实却告诉我们,我们以为的暂时离开,实则是永别。就像三味书屋里的“我”,虽然每天依旧会会回家,但是因为每天的学习任务,因为新的生活和思考,再也不能像当初那般在百草园凝视或者探索了。
因为长大,不得不离开,不得不告别,很多时候,这份告别没有任何理由,也根本容不得我们拒绝,就像文中的“我”,虽然有过各种猜测,也许还曾经“反抗”过,可是事实却告诉我们,在不可逆的成长面前,我们的不舍与“反抗”,终究是无力的,因为成长这件事,从来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告别总是突然来临,在我们还没做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时间早已翻过了旧的一页,我们就这样被裹挟着,被长大,被分来,被告别。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曾经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的百草园,不知不觉已经不见了七八年,虽然记忆依旧鲜活,但记忆终究只是记忆,等到某天记忆模糊的时候,这过往的时间也就消失了。无独有偶,《故乡》中,鲁迅写道“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卖了老屋“我”从此失去了自己的根,也失去了最美好的回忆。虽然“我”回到故乡,只看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但对游子来说,故乡永远是美的,就像过往永远是美的一样(《故乡》是小说,有虚构的成分,但是作为打上鲁迅思想烙印的文学作品,情感自然是相同的)。
“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每每读到这里,总不免悲从中来,不仅是因为“我”卖掉了当时的画作,而是因为“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曾经视若珍宝的一切,到最后也不过只是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这东西”。想来也属正常,也许是“我”视若珍宝,与他人而言,不过是几幅画而已,毕竟“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后来改名为《朝花夕拾》,为何会改名,鲁迅在《小引》中这样描述——“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由不得我们不去思考“夕”的深层意蕴——
鲁迅先生写《朝花夕拾》的时候,正是他人生中一段白色恐怖的低谷时期。1926年,冯玉祥的直系军阀和张作霖的奉系军阀交战,日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出兵击退天津大沽口直系国民军,并最后通牒段祺瑞政府撤除大沽口防务。3月18日,北京学生5 000余人在李大钊等率领下于18日在天安门集会,通过拒绝八国最后通牒、驱逐帝国主义公使、立即撤退驻天津的外国军舰、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会后,群众举行游行请愿,在执政府门前遭段祺瑞卫队的屠杀,死47人,伤199人。其中鲁迅的学生刘和珍、杨德群等人当场死亡。次日,执政府下令查封国民党市党部和中俄大学,通缉李大钊、徐谦等50人,鲁迅也在其列。鲁迅同时被章士钊用手段开除教育部签事一职。
4月1日,鲁迅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在北洋军阀的步步紧逼下,鲁迅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这样的写作背景,由不得人不去思考,文章背后的深意——也许,正是这被裹挟的经历,让他想起了当年去三味书屋的经历,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虽然眼下的一切不如意,但是只要理想还在,只要还在坚持,就会“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
中小学老师提起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之外,最多提起的就是“弃医从文”四个字,其实鲁迅的人生选择,从来都不止“弃医从文”这么简单——
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1902年赴日本公费留学。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为日语学习速成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相识藤野先生。1906年,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弃医从文。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1908年,从章太炎先生学习,为“光复会”会员。
对鲁迅来说,三味书屋是他迈向社会的开始,是他学习文化的开端,是他伟大成就的基础。所以,对于这段受教育的经历,他有批判,但更多地是感激和温暖,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把寿镜吾先生写得那么有人情味了——“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究其根源,是因为走过半生之后,他早就明白,仅凭寿镜吾老先生一人之力,根本改变不了当下教育的现状,相反,寿镜吾老先生在规则之下,还带给了少年的他们更多的温暖。相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和《风筝》对当时教育的批判(《五猖会》指向教育方式,《风筝》指向育人理念),似乎还要严厉得多。
“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了吗?“你觉得这个‘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和《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的?”其实不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有着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交织。这一点在“我”对家人送“我”去三味书屋读书原因的猜测和对大家读书场景的描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鲁迅已经45岁了,不可能不明白家人为何送自己读书,可是他依旧写出了自己当时的心理,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父母并没有解释清楚送“我”读书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的深入思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是大部分父母在“计”的时候,却没有跟孩子做好沟通,虽然多年之后,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在当时的情况,孩子会一直困在自己的“胡乱猜测”中。这的确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是如果处理得到,就会让这份“纠结”与“猜测”的害处降低。
当初孩子们读书,因为不知含义,把没有句读标点的文章读得七零八落,可是先生不仅停顿准确,还沉醉其中。作者之所以真实地再现这一幕,恐怕也是对当时教育方式的深入思考。当时因为有了成人的理性,这样的思考与批判,指向的不是寿镜吾先生个人,而是当时那个时代。
有人说,只有我们经历了人生的起落浮沉之后,才能读懂鲁迅的文章,也才能理解鲁迅的伟大,对于十二三岁的少年来说,要他们读懂鲁迅的厚重,着实有些为难他们。但是编者依旧把这篇文章放在了七年级,且一直都是这样,自有编者的深意。
多年前,有一篇文章风靡网络,题目叫“别把名人看做冰冷的偶像”,大致是说,只有我们还原了名人真实的生活,才能理解名人的思想,这句话对这篇文章同样适用。
首先,成长的经历是相似的。课文中的“我”,曾经是自由自在的少年,在百草园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自从“我”进入了三味书屋之后,就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约束,虽然三味书屋也有三味书屋的快乐,但快乐跟快乐是不一样的。在“我”的成长经历上,我们能看到大部分孩子的影子。学生读这样的文章,能找到自己跟鲁迅的情感共鸣点,无意中拉近了自己跟鲁迅的距离,也就消弭了对鲁迅作品的畏难情绪,对以后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选编鲁迅的其他文章,大概率收不到这样的效果。
其次,校园的生活是相通。虽然时间相隔近百年,但是现在孩子的校园生活跟鲁迅的校园生活依旧很相似,不理解学校的规则,会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做小动作,知识难度会逐渐递增。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这样的文章,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比感受当下校园生活的美好(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老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娱乐方式的丰富),珍惜当下的学习时光;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树立远大的志向(少年鲁迅的“不理解”,就是因为学习目的的不清晰)……
六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是鲁迅单元,包含《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及《有的人》,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对鲁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样的了解,多少有些浮于表面。这时候读鲁迅的文章,是对鲁迅精神思想的进一步探索,完成了小学语文学习到初中语文学习的过渡,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
另一方面,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编排,也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聚焦山川风物之美,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能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第二单元的六篇为文章,聚焦亲情主题,能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思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感悟亲情的美好;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事依依》《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则是关于求学成长的文本;到了第三单元,则是社会生活类文本。这样编排,契合人的成长过程——从对外界的客观认知,到内心的主观感受,再到主客观融合的发展提升,最后走向人生价值的追求。
同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面描述成长经历,《往事依依》和《再塑生命的人》着眼于课堂学习,而《<论语>十二章》则是对成长的理性思考,也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长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雨的四季》还要多一千字且深邃得多,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懂这样一篇“长文”,必须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尝试结合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可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课堂时间有限,如果单靠朗读,势必会耗时耗力,可以利用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默读的专项训练;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精读“三味书屋”部分,理解先生的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相比第二单元通过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有一定的提升)……跟前两单元所学课文相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涵要广得多,语言要深得多,师生一起在文字中反复行走,在看似矛盾不合理的词语中,能感受到作者寄寓在文字背后的深意(如“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如对先生规矩的介绍),还能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当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升后,本单元的后两篇课文《往事依依》和《再塑生命的人》,老师完全可以放手放学生自读,教者只要稍加引导既可。
同时,关于文章主旨的探讨,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单元导言指出,本单元需要达成三个目标,分别是“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学习默读方法,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基础上一气呵成贯通全文”“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按照这样的目标设定,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学本课的时候,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受过默读的训练和熏陶,但是小学解读的默读,侧重于“学习”,到了初中阶段的默读,必须是“学会”,是在小学基础上的进一步开拓。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议,初中阶段的默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动眼不动嘴,让默读的“默”落到实处,提高默读速度;边读边思考,变读边笔记,让默读的“读”发挥作用,提高默读效率;边读边概括,把长文读“短”,迅速形成第一印象;边读边理解,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减少重复劳动。
本课作为默读训练的第一课,必须做好默读方法指导——首先要提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在读的过程中圈画关键语句;其次要给出默读问题,如从标题入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本文还能概括为“从……到……”,让学生带着任务读,可以避免泛泛而读;限定默读时间,本课2500字左右,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左右读完;做好默读反馈,如要求学生读后复述课文。当然,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系统的默读训练,不可一蹴而就,应稳步提升。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于大作家的经典文章,会天生有一定的隔膜感,鲁迅的文章更是如此。如果教者不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只是一味的讲或者要求学生泛泛地读,不仅不会于教学无益,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反之,如果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基于此,教学本文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如赏析第二段的时候,可引导学生描述学校的花园,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教学第九段的时候,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刚从小学进入初中时的心情,感受作者对百草园的不舍,也可让学生代入“我”的视角,猜测其他原因,从而理解文章的潜在脉络,还可让学生续写Ade后面的内容,进一步感受百草园的美好……
当然,必要的时候,教者也应补充相关资料,如私塾的拜师仪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三味书屋的照片,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如果学生学有余力,还可以链接《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文章和鲁迅的其他作品,拓展学生视野,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一直以来,我们都关注了鲁迅作品的深厚底蕴,忽略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他同时也是语言大师,无论杂文还是回忆性散文。
从遣词造句看,本文的写景部分,形声色味俱全,动景静景交融,俯视仰视并行,句式整齐又灵活多变;本文的叙事部分,叙事流畅,逻辑清晰,动词精准,不着痕迹巧妙融入感情……不仅可以赏,更值得仿。师生读书部分的的群像与个体,令人忍俊不禁;寿镜吾老先生在我提问时的“怒气”和答礼时的和蔼可亲,形成了鲜明对比……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描写对象特点的准确把握。
从谋篇布局看,文章两部分看似独立却相互关联,第九段的过渡前后勾连;开头卖掉园子与结尾处卖掉画,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巧妙呼应,发人深省……对于学生作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两种视角的不断交织,看似矛盾实则合情合理的用词,让文章在轻松之余又充满了凝重,值得沉入文本反复咂摸。
关于本文的主旨,一直都充满了争议。
有人认为是批判,“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否定”;有人认为是赞美,认为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和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连三味书屋部分也不例外;有人认为是对比,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做对比,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同时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有人认为是反思,反思自己过往人生的经历;有人认为是……
这样的争议,对我们教者来说,恰巧是一笔财富,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一方面我们可以将这些有争议的观点罗列出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自行概括,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与之相类的,还有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说法,教者可以介绍寿宇(寿镜吾之孙)对“三味”的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剖析“三味”的含义,由书屋之“三味”到成长之味、人生之味……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
而这,也是成长的一个过程,跟文中“我”的成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