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们一起在文本里散步,慢慢地,稳稳地——莫怀戚《散步》文本解读

文摘   2024-09-17 07:01   陕西  
喜欢就关注我吧,倾听真实的声音


本期话题:教材解读      2024.9.17

卷首语——

莫怀戚的《散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精美的画卷,短短的一篇文章,仔细品味,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却能读到浓浓的亲情,温馨而又幸福。文章的内容是“散步”,祖孙三代在田野里,“慢慢地,稳稳地”;文章的形式也在“散步”,情景交融,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在南方的初春的田野,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欣赏着浓淡适宜的新绿,一家三代祖孙四口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漫步,莫怀戚的《散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精美的画卷,短短的一篇文章,仔细品味,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却能读到浓浓的亲情,温馨而又幸福。文章的内容是“散步”,祖孙三代在田野里,“慢慢地,稳稳地”;文章的形式也在“散步”,情景交融,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法,教学本文,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自我、受到伦理和情感的教育,但这教育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道德说教,而是真切、鲜活的情感教育;教学本文,还应通过朗读,把握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走进人物的内容,但这样的把握,不是孤立地朗读和理解,而是要结合上下文和全文,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本文,需要探究文章的多元主旨,但这探究,不是贴标签式的概括,而要从文中找出支持和反驳的依据;学习本文,可以学会大词小用、“小题大做”的表现手法;学习本文,可以感受本文语言的朴素亲切又精心营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第四学段的语文学习,需要达成以下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为把这样的“定篇”选文的文本,转换成学生的“学本”和教师的“教本”,特对这篇文章做以下解读。





美文之美,在内容亦在形式

01
内容之美

作为一篇散文,本文的内容之美,首先落在了“希望”二字上。作为一篇叙事散文,《散步》没有刻意描写景物,但是文章的两处景物描写,都充满了“希望”。第一处景物描写在第一段:“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绿色本就是生命的颜色,这样新鲜、肆意、充满张力的绿,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南国田野大地回春之后的蓬勃生机。第二处景物描写在一家人决定走小路后,“我”看到了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在传统农耕文化中,桑树用以养蚕缫丝,鱼塘用以繁育鱼苗,金色的菜花则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自然界的“希望”与人文(生活)的希望巧妙融合,让人不由沉醉其中。

作为一篇散文,本文的内容之美,还集中在了“温晴”二字上。作为一篇亲情散文,《散步》精心描绘了家人相互理解的温晴。文中四口三代人,本应充满了矛盾,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他们的沟通却异常流畅。面临“大路”和“小路”的选择时,虽是一个小小的决定,却折射出家人日常的相处状态——儿子听从父亲,妻子不反驳丈夫,这不仅是生活的常态,更是一家人相互理解的外在表现。当母亲决定走“小路”,“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则为“我”提供了两全其美的建议。这样的母慈子孝妻贤儿慧的家庭氛围,又有什么困难可以难住他们呢?

作为一篇散文,本文的内容之美,更是落在了“责任”二字上。作为一篇哲理散文,《散步》不仅展现了普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常态,更展现中年人的生命之重——边需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一边还需要抚育年幼的孩子;一边是生命的来路,一边是生命的延续;再加上琐碎的夫妻日常,就是中年人生活的全部。文章的结尾处,当“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画面与文字形成了一种对称、和谐之美。背上的人很轻,生命的责任却很重,幸运的时候,在这个家庭里,责任与爱都得到了传承,所以才有了这和谐的、充满生机的一幕。





02
形式之美

小说笔法的巧妙融入,让平凡的日常充满了波澜。大多数情况下,散文都是“向内转”的文本——专注于自我心灵的倾诉,可是作者却不是这样,他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以叙事为载体,用故事本身来说话。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中,作者坦言,创作这篇散文的时候,他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对真人真事进行了截选、嫁接和改造,使文章更富有镜头感和曲折感。即便是“散步”这样的日常小事,也因为“大路”“小路”的抉择,三代人不同的理念冲突,母亲峰回路转伴的选择,充满了冲突矛盾,带来了曲折波澜,充满了小说意味。

对称回环的巧妙运用,让朴素的语言充满了变换。阅读此文不难发现,文章语言朴素亲切如话家常,但在这朴素亲切之中,更能感受到作者的语言功底。比如文章的第二段母子之间的对话,不过几个短句,就已经充满展现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和儿子的诚恳孝敬,言有尽而意无穷。当然,本文语文的精妙之处更表现在对称回环句式的运用上,诸如“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这样的对称句式,不仅富有对称之美,营造了富有情趣的音韵感,更增加了文章语言的内涵张力,耐人寻味,充满了轮回感与传承感,让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融合,读来令人动容。

深邃意境的巧妙营造,让庸常的生活充满了哲理。首先,正如前文所述,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巧妙融合,文章内容是“散步”,文章的语言也如“散步”般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文章所选景物与所述故事完美契合,一家三代散步的温馨和南方初春的田野的田野一切,营造了温馨的氛围。其次,文章看似平淡的语言,充满了丰富的含义,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一句,既写出了母亲在冬日里的忍受痛苦,艰难苦熬的情形,也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能安然无恙的庆幸之情。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语句在文中比比皆是。第三,在这样朴素的故事中,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从亲情到家国,都能在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深情之深,在背景亦在价值

01
文章缘起

文章写作的缘起,在于母亲的失爱之痛。“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中的严冬,其实并非只是自然界的严冬,而是母亲生命的严冬。1985年的时候,莫怀戚的父亲刚刚离世,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这当中受打击最大的,便是莫怀戚的母亲。从那之后,母亲整天窝在家里不愿出门,连带着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相扶了大半辈子的丈夫,突然从她的世界里离开,有几个人能承受得了呢?虽然不知道莫怀戚的父母感情如何,但是我想,这也许就是婚姻本来的样子,“最美的爱情不是年少时的山盟海誓,还是白发苍苍后的相互扶持”,只是苦了留下来的那一个。

散步动机的产生,在于兄弟的有效沟通。莫怀戚的弟弟是个医生,他看出来母亲患了丧偶综合症,正处于一个危险的阶段,一定得多关心,否则的话,熬过这个冬天都有点危险。发现这一点之后,他马上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哥哥,还说,对于这个阶段的母亲来说,子女的陪伴至关重要。因为弟弟的工作很忙,作为哥哥的莫怀戚就主动承担起了与母亲共度晚年生活的责任。现实中的很多家庭,要么因为赡养老人,要么因为继承家产,闹到不可开交,甚至兄弟阋墙的地步,但是这一点在莫怀戚家并不存在,兄弟两人的有效沟通,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兄友弟恭。

矛盾冲突的解决,在于子女的真心孝顺。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从手法技巧上看,这是典型的大词小用和“小题大做”,但是往深层次里思考,这悄悄是作者真心孝顺的表现——在孝顺的子女的眼里,父母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愚孝例外),如何平衡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天平,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学习的课程。“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相信,这样的决定,绝对不会只有一次。重要的是,这样真心的孝顺,在儿子那里也得到了传承——他理解父亲的难,没有觉得“委屈”。





02
文章影响

浅显的文本,历经二十年却依旧生机盎然。《散步》入选教材二十年,经过无数代教师的钻研研究,早已有了“新经典”的意味。从表面上看,这篇文章浅显易懂,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篇文章很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家人相处,应该多理解父母,和父母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家庭事务发生分歧时,要多多照顾他人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唯我独尊;做出选择的时候,需要各种比较权衡,而不是头脑一热……对比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不仅父母给予他们热烈的爱,连带着祖父祖母外公外婆都成了他们的“保姆”和“长工”,这样的文章对他们的教育价值,遭际超过了文本本身。

传统的文化,通过文本在世界传播。1996年,新加坡教育部选编华文教材时,也将《散步》选了进去。仔细想来,新加坡教育部这样的选择倒也不难理解,毕竟它也是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他们的教育本就有着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无论是文章中浅表层次的“孝顺”和深层次的“责任”,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这些东西未必是作者写作的愿意。但是我想任何一篇文章,当它离开作者的稿纸或者电脑时,它就不再属于作者自己,在传播的过程中,它会加上读者的解读。就拿这篇文章来说,在不断的传播过程中,早已慢慢变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相近的情感,唤醒了无数读者的情感共鸣。《星星》诗刊主编、诗人梁平说,莫怀戚的作品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文字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可以让读者轻松地放下戒备。“在全国范围来看,他的文学价值其实被低估了”,作家吴景娅说。这样的评价,既来源于同行们对莫怀戚文字的认可,更以为他用自己的文字唤醒了大家的情感共鸣。正如夏雨舟老师在《〈散步〉探美三题》中所说:“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也许,这才是《散步》这篇小文的价值之所在。





阅读之析,极容易也及艰难

01
读通之易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容易概括。作为一篇叙事类文本,本文的要素很清楚——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事件的起因:“我们”一家在田野散步;事情经过:散步的过程中,因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发生了分歧,“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决定走小路;结果:“我”和妻子背起了母亲和儿子。学生只要浏览一遍课文,就能找出这六要素并准确概括出文章内容——文章写的是初春时节,一家四口到田野散步的故事(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本课时,把这个任务设置成了抢答任务,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并不难。按照常规的教法,人物形象分析是叙事类文本教学的重头戏,但是对此文来说,这所谓的“重头戏”一点都不重。母亲“总是听我的”和“摸摸孙儿的小脑袋”,足以看出她的慈祥;“我”带着母亲散步并“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充分展现了“我”孝顺;妻子“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就算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读到这里,也能脱口而出“贤惠”二字;相比而言,儿子的形象要相对复杂一些,但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只要真正浸入了文本,也能概括出儿子的性格特征。

对于已经掌握了一定朗读技巧的学生来说,基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第一单元的时候,已经进行了专门的朗读训练,再加上第二单元第一课《秋天的怀念》的铺垫,学生已经学会了通过朗读人物对话来置身课文情境并进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只要教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人浓浓的爱(《秋天的怀念》因为特殊的故事背景,学生很难进入课文情境,但是《散步》中描绘的故事和场景,却是大多数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很容易就能唤醒情感共鸣)。





02
读懂之难

文章的多元主旨,学生很难理解。按照权威资料的说法,本文的主旨目前有五种主流观点——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本文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与担当;本文旨在表达了一种生命的感悟;本文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年龄阅历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局限,也许能够读出其中一两点,但是要让他们感受文字背后的深意并明白“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开放的”这一理念,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独有的语言风格,学生很难体悟。此前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接触过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手法,但是纵观整个小学语文学习,这样大量使用对称回环句式的文章却不多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能读懂整句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的特点,但是对于对称回环句式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还是无法掌握。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这一回环句式,将母子关系倒溯到几十年前,将幼童的乖弱柔顺和老人的鼓弱依赖放在一起,营造了生命的轮回感,学生很难读出来。还有文中的大词小用,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词句的深邃意味,学生很难读懂。这篇文章看似浅显,但是有些浅显的词句,却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如第一段“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中对“我”的刻意强调;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熬”字的多重意蕴,如“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世界”的含义……大部分学生都很难真正读懂。一方面需要教者链接相关材料,另一方面还需要教者巧妙引导,才能让这篇文章入心入脑。不仅如此,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用意,这篇文章与学生生活的关系……都是教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者之择,需过渡也需突破

01
过渡之要

这是前一课朗读训练的延续,朗读指导依旧是重点。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议,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是“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基于前一阶段朗读学习的基础,本课的朗读教学可以适当放手——先让学生试读,揣摩朗读的语气节奏;然后同学点评,教师示范,从而掌握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可将本文与《秋天的怀念》对比朗读,感受不同感情基调的文章在朗读时的方法策略的不同,学习不同文章的朗读技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之中,用母亲、妻子、儿子和“我”的视角关照文章,读出不同的意味。

这是亲情散文学习的分支,情感感悟必须要突出。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其在单元学习中的地位,本单元的主题是“至爱亲情”,本单元的六篇诗文(《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也都与亲情有关,却也有明显不同,如《秋天的怀念》表现的是母爱与成长,《散步》歌颂的是亲情与生命,《金色花》写出了母子之间的双向奔赴,《荷叶·母亲》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重要性。所以,教学本文的时候,既要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中的浓浓情意,也要引导学生这份情意的独有特征,还要调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这是学生语理习得的深入,关注细节同样很关键。很多时候,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不是宏观层面的哲理思考,而是微观层面的细节展现。就像《秋天的怀念》里,最打动我们的是母亲“悄悄地躲出去”的背影,是母亲“挡在窗前”的不动声色,是母亲没说完的话背后的神情;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也要关注那些容易忽略的细节,如母亲抚摸孙儿小脑瓜时的温柔,如“我”做出抉择前的天人交战,只有我们带领学生在这些细节上反复行走,这篇文章才能够真正鲜活起来,而不是纸上冰冷的文字。





02
突破之处

品析景物描写,学习情景交融的手法。如前所述,本文的写景语句不多,但正是这不多的写景语句,不但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得,需要在课堂上反复品味。另一方面,本文的两处写景,所选景物相似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一处景物描写中,“新绿”“嫩芽”“冬水”都象征着生命;可是第二处景物描写中,桑树用以养蚕缫丝,鱼塘用以繁育鱼苗,金色的菜花则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教者需要引导学生读出两处景物描写的不同与关联。

聚焦关键语句,学习大词小用的技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一句用了大词小用的手法,作为一种散文写法,大词小用能将一个概念、范围较大的词用在一个范围、概念较小的事物上,以突出渲染,强化读者印象。但是纵观整个初中语文教材,除了本课之外,只有《阿长与<山海经>》使用了这种手法(“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在本课学习这种手法,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到中年人独有的心境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能掌握这种技巧,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跳出文本本身,学习创读创写的学法。任何一篇文章编入了教材,赋予了教材的独有功能后,它就不再仅仅只是文章本身,语文教材更是如此。教材中的课文,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材料,还能作为学生二次创作的素材。就本课而言,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如果只是停留在文本本身,充其量不过是文字表面蜻蜓点水,无法真正深入文章的内核(教师的讲授虽然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是由内而外的,是集体的而非个体的),如果能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还能训练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我教】《散步》:对称的除了语句,还有内容、取舍和结构
【第009期·备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END
我知道你在看



扫码关注我
陪你读书写字
一起追寻这世间的美好




本本老师的读写家园
最好的教育,其实是从中年开始。 ——谢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