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教材解读 2024.11.2
卷首语——
三个学习任务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浑然一体,旨在通过这样的任务组合,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聚焦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学习,在语文素养维度上,着眼于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课文内容整合,以及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中包含梳理、筛选、分析、综合、概括、迁移、应用、拓展、探究、积累等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七上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学习之道”,本单元选编了四篇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无论是在学习之道、求知之法,还是知识积累都上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本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指向课文内容、语言积累和学习方法。三个学习任务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浑然一体,旨在通过这样的任务组合,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聚焦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学习,在语文素养维度上,着眼于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课文内容整合,以及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中包含梳理、筛选、分析、综合、概括、迁移、应用、拓展、探究、积累等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一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对本单元四篇课文进行梳理,树立文中关于“学习之道”的阐述。单元引言第一段这样阐述:“本单元选取了一组与学习生活相关的作品。透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成长的欣喜,还有永恒的童真童趣。回望即将告别的童年,这一切都值得好好体会、领悟。”但是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中,不同老师因为教学理念的差异,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除了《<论语>十二章》之外,未必会对教材中蕴含的“学习之道”展开剖析。在单元阅读教学之后安排这样一个学习任务,并将其集中在一个表格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整合、概括,在“不同”之中去发现、探讨“相同”之处,引导学生经从零散走向整体,不仅能提升能力,更能训练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和国家的不同,文章形式风格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就记录成长这一点来说,却又有着一定的共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诞生于鲁迅人生的至暗时期,蕴含在文章中的,既有时代风云的折射,也有作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所以,本文中所呈现的“学习之道”,也就有了“双重视角”的意味。站在学生的角度,“我”在泥墙根一带的探索,说明了观察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我”雪地捕鸟的失败,说明学习需要耐得住性子;“三味书屋”带给“我”的压抑感受,说明需要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对被送到“三味书屋”的疑惑,说明要跟孩子做好沟通。站在老师的角度,“我”读书对课的经历,告诫我们学习要循序渐进;先生那些不常用的规矩,告诫我们教育学生需要宽严相济;“怪哉”事件对“我”的伤害,告诫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往事依依》是于漪老师的回忆录,文章通过“读画”“读诗”“读人”的顺序,详细记录了“我”的阅读史和成长史,文章内容本就与学习有关,加之于漪老师是语文大家,字里行间不仅有依依深情,更有自己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深深思考。不经意看到的山水画让“我”沉醉,是因为家里的书香环境;《评注图像水浒传》和《水浒传》的交集,是因为学科之间的互通性;《千家诗》让“我”产生了情感共鸣,是因为学习和生活的共通;老师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为诵读是表情达意的最佳手段之一;多年后“我”还能记得老师的教诲,是因为“我”也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路(此处表述不够准确)……
《再塑生命的人》同样具有回忆色彩,文章详细描述了“我”与安妮·莎莉文初次见面的场景,因为莎莉文老师的正确引导,“我”走出了自我,认识到了世界的多样性,从一个学生的眼光来看这段经历,不免会引发更深的思考。“无比焦急而紧张地摸索着向岸边行进”,展现了“我”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从手里的布娃娃到单词“doll”,遵循了直观感受到理性认知的思维过程;区分不开“水”与“杯”的不同,不仅是因为混淆了概念;“我”终于理解了“水”的含义,既源于“我”的求知欲,更因为莎莉文老师的正确引领……
《<论语>十二章》作为孔子及其再传弟子智慧的结晶,几乎每一章都在讲述学习之道,既要以学为乐,又要不断进阶,既要讲究方法,还要坚定信念;既要学思结合,还要珍惜时间……
当然,梳理学习方法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把这些方法罗列出来,而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学习之道运用到学习中,从中受到人生的教益。
第二个学习任务(群)先介绍了成语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学习任务,分别是“梳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事依依》《再塑生命的人》中运用的成语,理解它们的含义,并尝试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再搜集一些源自《论语》的成语,与同学分享。”这样的任务安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基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事依依》《再塑生命的人》是现代文,接近学生的语言实际,所以任务设置偏向于模仿借鉴,而《论语》作为先秦散文,学生会有一定的隔膜感,所以以积累为主,待到以后再运用。与之同时,第二个小任务还指向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对先秦典籍的阅读兴趣。
这样的任务安排,是核心素养在语文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成语作为一种语汇形式,是汉语言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深刻的寓意和无尽的智慧,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在语言表达,成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在思想内涵上,成语能给我们指引和启迪。学习、积累、运用成语,能够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先进性,让成语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同时,成语作为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言区别于其他各种语言的标志之一,学用成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当学生在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中,识记、储备并整理文质兼美、丰富多样的成语,就有了语言运用的基础。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能够强化语言直觉和感受,积淀语言的感性图式,敏化优化语言的生成品质。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成语,会把这些言简意赅的语言材料植入学生的语言体系,形成于专属于学生个体的语用知识结构,掌握汉语言成语运用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和语言创造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审美创造素养。
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旗帜,本就是语言大师,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诸如“人迹罕至”“人声鼎沸”“高枕而卧”等成语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于漪作为语文名师,在遣词造句中自有其独到之处,《往事依依》里,她巧妙运用“走投无路”“津津有味”“搜索枯肠”之类的成语,准确表达了“我”在不同状态下的感受和状态,很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再塑生命的人》属于外国作品,但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遵循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巧妙地将文本内容与中国文化融合,使用了“油然而生”“不可名状”“冥思遐想”“期期艾艾”“疲惫不堪”等成语,拉近了外国作品与中国读者的距离。对于大部分学生来,找出这些成语并不难,结合原文中的具体语句,学生也能运用这些成语。
《<论语>十二章》中,很多语句都已经演化成了成语,如“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从心所欲”“疏食饮水”“富贵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舍昼夜”“逝者如斯”“三十而立”“择善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个学习任务是典型的综合拓展性学习活动。“朗读和默读都是重要的阅读方式。试结合你的阅读经历和学习体会,从特点、作用、适用场合、注意事项等角度归纳朗读和默读的区别,完成下面的表格。再自选一篇写学习生活的文章,先运用默读把握大意,理解内容,然后带着对作品的理解朗读作品,加深对两种阅读方法的认识。”此任务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朗读过渡到默读,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第二个内容是第一个学习内容的延伸,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迁移、应用,从而加深对两种阅读方法的感受。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以朗读为主。一方面是因为朗读的特殊作用——是训练语感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相比初中生难以集中,大声朗读能够刺激大脑,激活人的多种感官,大声朗读能将他们吸引到文本内容中来;同时,小学课文大多较短,学生能够反复朗读。为做好小初语文学习的衔接,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第一二单元,依然在进行朗读训练,跟小学阶段的朗读训练相比,初中阶段的朗读训练更具有阶梯型——第一单元的朗读训练偏向于美读,现代文的朗读要融入情境,诗歌朗读要读出诗歌的音韵美感;第二单元的朗读训练偏向于“情读”(生造词,意指读出情韵),从“外部技巧”走向“内部技巧”,重在“情景再现”和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相比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复杂得多——第三至五单元学习和巩固默读;到了本册第六单元,学生开始学习快速阅读;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学习精读,第三单元学习熟读精思,第四单元学习略读,第五单元学习比较阅读,第六单元学习浏览。这样的训练安排,充分体现了学生能力训练的梯度性。同样是默读,初中教材也很关注训练的梯度性——第三单元侧重默读感知的完整性,第四单元侧重于勾画重点词句,第五单元侧重于做摘录和边读边思考。
相比小学阶段的默读,初中阶段的默读更侧重于方法的指导,如在默读中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记笔记,如提高默读的速度,如整体性地默读课文等等。作为一种阅读方法,默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核心地位,因为它不仅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途径,也是提升阅读速度、效率及语言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默读,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朗读和默读各有特点:朗读是发声阅读,需要眼看、口读、耳听相结合;默读是不发声阅读,主要是“看”,即靠视觉和思维活动对读物的内容进行理解。
在作用上,朗读和默读也有一定区别:朗读时多感官投入活动,有助于强化记忆,有利于密切读和写、语和文的联系,促进写、说、听各项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增强语言的感受力,提高对语言规范化的敏感程度和鉴别能力;默读可以直接用眼睛扫视文字符号,并整体识别,速度一般比朗读快,默读的注意力集中在形意的辨识和理解上,理解率往往比朗读高,默读时不发声,不会干扰别人,因而不受场合限制。
基于此,朗读适用于读短小的、抒情性较强的作品(如散文、诗歌、散文诗等),以及叙事类作品(如小说、戏剧等)中的对话部分,而默读则适用于读篇幅较长的,侧重叙事、议论、说明的作品,因为默读不受阅读环境、场合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
阅读方式不同,要求也不同——朗读时,要发音正确,吐字清晰,要注意多音多义字,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要语速适当,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要语调生动,轻重适宜,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默读时,首先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其次,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动唇,不回读,提高阅读速度;第三,要把握和理解文意,可以边读边圈点勾画关键内容。
“大单元教学”概念提出以来,因无现成案例可供借鉴,一直为人所诟病。但在笔者看来,“大单元”之所以水土不服,就因为其“大”。就语文学科而言,部编教材本就是单元组元,一直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都在按照单元序列组织教学,如果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单元”这一理念,多少有点画蛇添足之嫌。按照笔者的理解,在完成单篇阅读的基础上,再进行单元整合教学,不仅可行,而且必须。首先,学生已经理解了单元内部的阅读材料,有了整合的基础,另一方面,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能让知识从碎片化走向整体,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还能帮助教师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
通过此前的阅读教学,学生基本理清了鲁迅、于漪和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理解了文章主旨,但大多数老师在组织阅读教学的时候,侧重于文章内容和情感,即偏重于对文章的感性学习,但对于其中的“学习之道”,纵有涉及,也大多偏于浅表,对三篇文章所蕴含的“学习之道”进行整合梳理,能帮助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再由课本走向生活。(《<论语>十二章》属于语录体散文,大多数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已经引导学生理解了其中的“学习之道”,无须进行二次梳理。)
完成任务一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回读文本,找出前三篇课文所蕴含的学习之道,再与《<论语>十二章》中的“学习之道”进行对比分析,再谈谈自己将如何把所学之“道”贯穿到学习中。
作为“新生事物”,“阅读综合实践”该怎么使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就给了教师更多的自主选择,对于“阅读综合实践”中的学习任务,既可以学完整个单元的课文,扎扎实实完成单篇阅读之后,再去完成“阅读综合实践”设计的任务,也可以在实施单篇教学的时候,将这些任务进行拆解,贯穿至单元教学始终。
任务二指向于“语料积累”,而“语料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比集中突破,随文积累的效果要好得多——一方面可以拆解学习任务,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在前三课的教学中,可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梳理课文中运用的成语,理解它们的含义,并尝试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造句);教学《<论语>十二章》时,可引导学生说出每一章所产生的成语,并要求其在课后收集整理《论语》中的其他成语,并在课堂上予以展示。(如时间允许,也可组织单元复习课,将此任务放在词汇积累板块,引导学生集中突破。)
当然,此教学策略不仅适用于任务二,任务一也可采用此策略组织教学活动——其中的表格,完全可以与课文学习同步进行,即学一篇填写一行;随着不断填写,逐渐增加比较的内容,最后一课学习结束的后,设置专门环节,对每一课所包含的“学习之道”进行对比分析,既降低了任务难度,又可在教学中实践运用。
默读虽然不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心,本单元才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默读训练,但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已经学习过一些默读的方法。本单元的引言指出:“学习本单元,要在默读中把握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默读时要做到集中注意力,一口气读完全文,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要通过标题、开头、结尾及文中的关键语句等,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中心。”既有方法指导,也有目标导向。
通过一个单元的集中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默读的基本技巧,但是很多学生(尤其是笔者所在的农村初中学生),因为缺乏对默读意义的认识,将默读视为鸡肋,在默读课文时无法全身心投入。这时候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和默读的特点、作用、适用场合和注意事项,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延伸。
基于此,可就任务三设置专题教学活动,首先分组讨论默读和朗读在特点、作用、适用场合和注意事项上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默读的重要意义,总结本单元所学的默读方法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个教学活动,推荐一篇关于学习生活的文章,学生分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阅读,根据反馈情况的不同,重新设计阅读策略,加深对两种阅读方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