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教学设计 2024.9.19
卷首语——
本课时笔者拟以“诵诫子名文,品严密逻辑”为主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诸葛亮所说的成才条件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联读诸葛亮的《诫外甥书》,深入理解诸葛亮对晚辈的期许和告诫,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诫子书》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它也是一篇富含劝喻意味的家书。文短意长,言简意赅,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是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写给幼子字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包含作者对幼子的殷殷期待。文章紧扣“静”字来写,正反两面论证了“静”对于修身的重要意义,最后作者告诫儿子应当珍惜时间。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基于此,本课时笔者拟以“诵诫子名文,品严密逻辑”为主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诸葛亮所说的成才条件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联读诸葛亮的《诫外甥书》,深入理解诸葛亮对晚辈的期许和告诫,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研读文本,梳理句间关系,理清行文思路。
2.整合阅读,体会文章主旨,感受人格魅力。
3.勾连生活,思考现实意义,传承传统文化。
1.研读文本,梳理句间关系,理清行文思路。
2.勾连生活,思考现实意义,传承传统文化。
勾连生活,思考现实意义,传承传统文化。
学生课前阅读《诫外甥书》,自主翻译文章,感受文章内容。
一、导入
1.指名背诵课文。
2.说说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二、研读,品“诫”之逻辑
1.反复朗读课文,思考,诸葛亮到底想告诉儿子什么道理?他是如何进行论述的?
预设:
诸葛亮想要告诉儿子如何修身养德。
作者首先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途径,需要靠“静”和“俭”。
然后作者作者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作者告诉儿子怎样才能成才,并从反面说明“不静”的危害。
最后作者从反面论述了惜时的重要性。
2.本文的核心词是“静”字,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这三处“静”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
“静”有三层含义:一为修身之本(“静以修身”),二为明志之根(“非宁静无以致远”),三为博学之基("学须静也")。“静”指的是排除杂念干扰、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作为,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致远”)。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具备几个条件?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
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追问: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说说,长才的三个条件中,哪一个对你最重要?
三、探究,传“诫”之智慧
1.当时诸葛瞻只有八岁,你觉得他能否听懂父亲的教诲?为什么?
补充资料:
诸葛瞻成年后,官至尚书,加军师将军,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
公元263年魏国魏国攻打蜀国,魏将邓艾写信给诸葛瞻“若降者必为琅琊王”,诸葛瞻怒斩来使,其子诸葛尚和他一同为国捐躯,战死沙场。
2.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
(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周围实例及社会现象,自由交流感想。)
3.如果要从本文中选一句话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
四、联读,感“诫”之深沉
1.联读《诫外甥书》
(1)出示《诫外甥书》,齐读,说说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诫外甥书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预设:
立志高远,适应环境。(课前已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梳理文本内容,课堂上只需在重点字词上稍加点拨即可。)
(2)对比阅读《诫子书》和诫外甥书,说说两篇文章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之处?
预设:
都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诫子书》告诫儿子要勤奋学习,确学高远的志向,修身养性,在生活上保持节俭与自我约束,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诫外甥书》要求外甥能够“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2.讨论:通过这两篇文章,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
五、小结
一个人最初所受到的教育,都来自家庭的熏陶。在古代一个有品位、有格局、有实力、有影响的大家族的形成,需要数代人的努力。他们的家训就是后辈子女读书学习的参考、安身立命的要求和建功立业的经验。所以家书、家训就是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内部对后辈子孙的教诲和训导,承载着中国人血脉的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1.请以诸葛瞻的身份和语气,给诸葛亮写一封回信。
2.《诫子书》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古往今来,抒发人间真情的诗词浩如烟海,或抒爱国之情,或赞亲密友情,或歌殷殷亲情,或咏浓浓乡情……请同学们查找历代歌咏人间真情的诗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
【我教】《诫子书》教后:脱离学情基础的教学,终究只是一场闹剧
致歉:因本人平时上课不喜欢使用课件,故所有教学设计均未制作课件,各位如觉得本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还请自行制作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