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教材解读 2024.10.29
卷首语——
如果没有曾子和颜回这样的弟子,孔子的思想会被遗忘,但是如果没有子夏这样的弟子,孔子的思想会因为不能与时俱进而被淘汰。正是因为他们的守正和创新,孔子的思想才得以绵延不绝,影响国人几千年。
《<论语>十二章》所选皆为《论语》中的短章,内容涵盖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从中演化并固定下来的诸多成语熠熠生辉,传诵至今。与此前所学文章不同,本课是语录体的集合,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一直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是把《<论语>十二章》当成十二篇短文,一篇一篇地讲解,这样的讲解,虽然不算全错,却也破坏了课文的整体性,在单元整合教学的大背景下,想要把十二章《论语》融会贯通,就必须剖析本课的内部逻辑,寻找孔子及其弟子寄寓在文字中的“道”,找到贯穿全课的线索,构建起教学的基本框架。
课文所学的十二章《论语》,包括《学而》二章,《为政》三章,《雍也》二章、《述而》二章、《子罕》二章、《子张》一章。按照目前被大众所普遍接受的观点,《学而》讲“务本”的道理;《为政》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雍也》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述而》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子罕》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子张》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十二章《论语》,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为人(求学)之道——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第二章强调要随时反省自己;第三章讲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第四章强调旧知与新知的关系;第五章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第六章讲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第七章强调兴趣的重要性;第八章谈论人生抉择的话题;第九章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第十章点明时间的重要性;第十一章强调要坚守志向;第十二章告诉我们如何提高个人修养。
孔子是大教育家,本课所选的十二章《论语》,都与学习有一定的关系。了解了“学”字的内涵,一切将会迎刃而解。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我们通过“学”掌握了知识,在不断的“习”(温习、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有新的收获(“温故而知新”),自然也就有了无尽的快乐。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这快乐自然也就加倍了。最为重要的时候,当我们发现了学习的快乐,也就会忘却名利的纷扰。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因为沉醉于学习,才会忘却物质的贫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自己也是如此,正因为找到了学习的快乐,就会“乐亦在其中”,就会把不合道义的功名富贵当成浮云。
孔子认为,学习是不断进阶的。“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一章,虽然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不断进阶的过程,少年立志,中年明晰,到了老年就要规则(知识)融为一体。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各种新的思考新的见解在不断产生——“温故”尚且能够“知新”,当我们走过完整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顾往事的时候,就会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对于这一点,曾子理解得甚是透彻,所以在他自我反省的时候,先思考“为人谋”,然后是“与朋友交”,当这一切都无可挑剔的时候,自然也就要思考“传”是否已“习”了。
孔子认为,学习是要讲究方法。“学而时习”是方法,“温故知新”是方法,“吾日三省”同样也是方法(虽然这句话是曾子说的,但是作为孔子的弟子,他也在传承孔子的思想,后文的子夏与之相似)。作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我们需要学思结合(不结合就会“罔”和“殆”),学习需要找到乐趣(后世的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有过详细的论述),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者,我们既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也可以“其不善者而改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的老师和学生也是“同学者”)。
孔子认为,学习是需要保障的。第一层保障,是坚定志向,只有坚守了学习的志向,才能不被外物所迷惑,才会像颜回一样“不改其乐”,才能够认清是非保留本心,才能够在“切问近思”发现人生的真谛——“仁”,到了那时候,自然也就“我欲仁,斯仁至矣。”。第二层保障,是珍惜时间,因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这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我们的一生是如此短暂,可学习之途又是如此艰辛,七十岁的时候,方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不珍惜时间,就只能白白蹉跎时光。
有人说,孔子眼中的“君子”并非现代人所说的“君子”,而是学习的人,这句话是否争取有待考证,但是纵观《<论语>十二章》我们不难发现,“乐”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孔子之乐,在学习过程。因为“学而时习”,就拥有了学习本身的快乐,“不亦说乎”一句,更是用反问语气予以强调,这样的不容辩驳,颇有几分孟子的意味(孟子的散文素以雄辩著称)。如果有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一起学习(论道),这快乐也就更深了,毕竟人是社会性动物,“独行快众行远”。就算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但是只要我们观察身边的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边与同行者骈进竞胜,一边还能甄别身边的人,这份快乐不仅属于知识与能力,更属于我们完整的人生。
孔子之乐,在忘我态度。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忘我,“忘我的境界,就像飞翔在无边的天空中,不受任何束缚,只有自由和宁静”。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忘记所有的不快乐,后世的宋濂在求学的时候,“同舍生皆被锦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还能做到“略无慕艳意”,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能“晏如也”,都跟孔子非常相似。因为忘我,就会减少物质的欲望,就会少了很多痛苦,自然也就乐在其中了。
孔子之乐,在坚守本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首先要做的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对不同的人而言,生存需求也是不同的,有人为宫室之美,有人为妻妾之奉,但是有德之人却并非如此,他们可以可以吃粗粮、喝冷水、曲肱而枕而乐在其中,面对不义富贵如浮云;贤德之人不但虚心,更可贵的是,能做到以善者为师而从之,以不善者为师而改之。为此,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有过相关论述:“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孔子之乐,在学术传承。《<论语>十二章》没有章节直接表现这一观点,但是在《侍坐》篇中,面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自的志向,他先是“哂之”,后来又说“吾与点也”,因为在他看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不仅是生命最自然的样子,更是“礼”在不经意间的传承(正因如此,他才会对曾皙说那么多,不仅肯定了曾皙的理想,更是对曾皙点名了其他几人存在的不足,放到现在,曾皙应该算是孔子班上的“学习委员”了吧)。
按照某度的说法,《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孔子有三千弟子,但是在《论语》中留下姓名的并不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孔门七十二贤,《论语十二章》中共出现五位,除了“未发言”(被评价)的冉雍和子张外,其他三人都从不同层面传承了孔子的精神。
首先是曾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在学习方法上的论述。曾子,名参,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学而》第四章中,曾子提出了“一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中,“为人谋”指向做事,“与朋友交”指向处世,“传”指向学习,这三方面,孔子都非常看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曾子这样的论述,是对孔子言论的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学而时习”和“温故知新”如果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那就只是“出工不出力,出力不用心”,除了浪费时间之外,一点作用都不起,但是只要我们加上了“三省”,马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颜回,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颜回,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七十二贤之首,最为孔子钟爱。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是因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谈到自己在“富贵”与“礼义”方面的抉择时,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换成任何一个人,再看到别人将自己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时候,自然就会心生欢喜。
最后是子夏,他能在老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众所周知,“仁”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核心,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仁”,却始终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于是子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最为重要的是,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他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当然,在《论语》的其他章节中,子张和冉雍也都“露脸”过,也都从不同方面传承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死后,颛孙师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其中有子张之儒,列为“儒家八派”之首。至于冉雍,在孔子去世之后,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120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没有曾子和颜回这样的弟子,孔子的思想会被遗忘,但是如果没有子夏这样的弟子,孔子的思想会因为不能与时俱进而被淘汰。正是因为他们的守正和创新,孔子的思想才得以绵延不绝,影响国人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