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教材解读 2024.11.17
卷首语——
旧版本课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为“生活咏叹”,是现代诗歌单元;新版位于七年级第四单元,单元主题为“人生感悟”,以“人的一生如何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课文单元位置的调整,必将带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1936年10月,因为叛徒出卖,留守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陈毅同志在大庾岭遇险,只好转回梅山,正好遇上敌人搜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放火烧山,却天降大雨,只好天黑时佯装退走,半夜再扑回来。当夜陈毅隐藏在陡坡上丛莽间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地方。虽然敌人在叛徒的指引下,日夜搜查二十余天,却始终一无所获。后来“西安事变”发生,敌人内部慌乱,才悻悻离去。被困期间,陈毅写下来这组七绝。旧版本课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为“生活咏叹”,是现代诗歌单元;新版位于七年级第四单元,单元主题为“人生感悟”,以“人的一生如何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课文单元位置的调整,必将带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梅岭三章》中的“章”字,愿意是乐曲告一段落。“三章”即为“三首”,并且是三首构成一个整体,但是从具体内容上看,三首诗也可独立成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首章以生死绝境启发思考,表达了创业未成、死而不已的豪情壮志。
“断头”二字点明处境之艰难,当时诗人被困多日,形势不可谓不危险。面对生死困境,诗人扪心自问“意如何”,却不由感叹“创业艰难百战多”。不必说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经历的艰难,也不必说五次反围剿的困难重重,单单两年的游击战争,足以表现“艰难”二字——从1935年5月到1937年9月的两年多时间里,游击队都在深山密林中住山洞,卧茅草,风餐露宿,基本没有住过房子。国民党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游击队有时一连六七天吃不上一顿饭,只好挖野菜、采野果充饥,找不到野菜山果,就喝山泉水填肚子。寒冬腊月就背靠背坐着,用被单裹在一起,靠体温御寒……
可就算如此,诗人回首平生,身经百战,部下多有牺牲,如果终究难逃“断头”命运,也依旧要抗争到底,“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死亡于“我”而言,不过是换一个战场继续战斗,就算去了阴曹地府,还要为革命继续战斗。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革命战士,诗人是不相信鬼神之说的,但是在民族危难之间,无论生死,他都是宁死不屈的革命者,都是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次章叮嘱战友奋勇杀敌,表达了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前两句回顾了十年的革命斗争经历,“烽烟” 概括了斗争的艰辛和残酷。诗人从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到1936年,刚好十年。十年风雨磨砺,无法改变的是诗人献身革命的报国之志,“此头须向国门悬”,有人认为此句化用伍子胥剜眼“悬昭东门”的典故,言革命尚未成功,自己死不瞑目,想悬挂城门之上观天下大势,也有人认为此处并未运用典故,而是说诗人从参加革命那一天,就已经抱定了必死的信念,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是无论哪种解释,都表明诗人坚定的革命主义信念,头悬国门,外观世界大势,内守大好河山,纵然身死,也扪心无愧。
当然,此头悬于国门,也是为了亲眼见证革命的胜利,“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每每读到这里,总让人不由自主想起了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同的是,在陈毅的笔下,这份必胜的信念更强一些,只要“后死诸君多努力”,定有“捷报飞来当纸钱”,只要所有的革命者坚持下去,就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末章展望未来,宣言革命必将胜利,全人类都将获得解放。
首句表达了诗人积极、热情、主动献身、心无二志的信念。当初诗人选择这一条路的时候,就已经把革命当成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信仰,为了革命四处奔波,因为革命所在之地,就是灵魂的归处。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就算身处绝境,他也能从中看到胜利的曙光,看到革命的未来——虽然“创业艰难百战多”,虽然“南国烽烟正十年”,当很多人都对革命报以悲观态度的时候,陈毅同志却觉得“血雨腥风应有涯”,觉得这残酷的战争即将结束,革命即将胜利。
“取义成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论语》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有“舍生而取意者也”,都言为信仰而出生命。不过孔孟所言之“仁义”,却依旧停留在个人层面,指的是“仁爱”和“道义”,在这首诗里,陈毅却赋予了“仁”新的时代含义——让自由之花开遍人间,让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实现。
正如前文所说,《梅林三章》的三章是一个整体,虽独立成章,却也有始终如一的线索,让这三首诗浑然一体。
诗歌首章以“断头”发问,点明当前处境,总领全篇;次章则用“此头须向国门悬”回应首章“断头”之意;末章“取义成仁”,暗含“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之意。三章虽表述不同,却都以“断头”为背景。
按照孙绍振先生的说法,诗人之所以采用“断头”这样血腥的说法,而不是诸如“牺牲”“献身”这样富含诗意的说法,是因为诗人刻意用感性的用词来传达大义凛然的气概——“牺牲”“献身”之类的词语,雅则雅矣,却缺少决绝的其实和直观的画面感,远不如“断头”来得直观且有冲击感。不仅如此,“断头”一词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山海经》有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纵然被“断头”,刑天依旧“操干戚以舞”,表现了持续抗争的勇气。
与之相似的还有次章,“此头须向国门悬”,诗人同样没有采取“牺牲”之类的词语,除了绝句平仄韵律的要求外,同样也是为了借此表达个人的理想信念——“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天吴也。”
首章中,“断头”是死而不已,是现实处境;次章中,“断头”是期待必胜,是未来期许;末章中,“断头”则是死得其所,是心甘情愿。三章依次递进,赋予了“死亡”不同寻常的意义。
贯穿诗歌三章的,还有诗人不变信仰——首章,诗人纵然身死,也要“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次章,诗人纵然头悬国门,最想看到的还是“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末章,诗人“取义成仁”的终极目标,想要的是“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信仰,从不为诗人自己,而为普罗大众。
因为有信仰,诗人充满了乐观。面临敌人大举搜山的举动,诗人不慌不忙,叩问内心“意如何”,只是感叹“创业艰难百战多”,纵然身死也不会有丝毫退缩,不过是换一个战场继续战斗。面对可能身死的结局,诗人所忧不是家人后事,而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面对曾经的人生选择,诗人从不曾后悔,依旧坚信“人间遍种自由花”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因为有信仰,诗人感受到幸福。“南国烽烟正十年”,十年征战,多少回生死关头徘徊,可在诗人看来,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不过是短短七个字(这一句跟毛泽东同志《长征》中的“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就算就此身死,也是“取义成仁”,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是属于“士”真正的幸福。
因为有信仰,诗人坚信目标会实现。“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这段内心独白,感染了无数人,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无数革命先辈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必胜的信念,才有了中华民族的今天。
三章里,除了意象和主题的同一性,还有“时空”的逻辑关系,也让三首诗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从每一章的内容看,诗歌充满了先后关系:首章写自己,回顾征程,死后也要招集旧部英魂,与“阎罗”血战到底,表现了至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次章给同志,勉励战友,勉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表现了作者心系革命、切盼人民解放的思想感情以及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末章望未来,展望未来,宣言革命必将胜利,表现了作者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从空间角度看,首章“泉台”向内,是不存在的鬼神世界,也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停留在“我”的层面;次章“国门”向前,放眼整个国家,是诗人为之奋斗的理想,是诗人对同行者的勉励,放大到“国”的层面;末章“人间”,放眼整个世界,看到的是全人类的未来,是共产主义者最高层次的理想,站在了“人”的高度。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意如何”。从眼前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理想,从个人写到同志,层层深化,层层扩大,塑造了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
任何诗文作品,一旦被选入了教材,就不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而是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思考其独有的教学价值。
诗歌体裁学习。与此前学过的绝句(律诗)不同,《梅岭三章》是七言绝句组诗,其不仅展现了绝句的一般特点,还展现了组诗的共性特征。学习绝句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七言绝句的格律特点,如每句诗七个字,四句为一首,并且在韵律上有严格要求。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古代诗歌体裁知识,提升对古典诗歌形式美的鉴赏能力。但是作为组诗,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组诗的内部逻辑关系,为以后学习其他组诗打下基础。
诗歌语言赏析。陈毅是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其诗歌素以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著称。首章开篇“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里,“断头” 一词直白地呈现出极端危险的处境,“百战多”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战斗的频繁与艰辛;后面的“斩阎罗”中的“斩”沉着痛快,笔力千钧。次章中“捷报飞来”中的“飞”,末章“人间遍种自由花”中的“遍”都有丰富的意蕴,需要反复品味。
诗歌技法学习。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像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运用了夸张和借代的手法。“旌旗十万” 夸张地表现出军队的浩大声势,“阎罗” 借代反动势力,这种手法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具感染力和形象性,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在增强诗歌表现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革命历史教育。《梅岭三章》是革命历史的生动见证,它反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艰难处境,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下来的战士们面临的残酷斗争环境,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通过想象联想,能再现陈毅等革命先辈在深山丛林中坚持战斗,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场景,从而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历史典故学习。诗中还化用了历史典故,如 “断头今日意如何”中“断头”二字,暗含了《山海经》总刑天的形象;“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中的 “此头须向国门悬” 引用了伍子胥的典故。通过这些典故的学习,能让学生古代文化在现代革命文学中的巧妙运用,加深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
传统文化传承。《论语·卫灵公》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之语;《孟子·告子上》中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的论述;文天祥就义前也曾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末章“取义成仁”一语,是对传统儒家“士”文化的传承,补充相关资料,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诗歌体现了陈毅等革命者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如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展现了诗人即便身处绝境,依然坚信革命胜利终会到来,自由之花必将开满人间。反复品读这些诗句,能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能够激励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爱国情怀激发。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在生死抉择面前,诗人考虑的是国家的解放、人民的自由,这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精神可以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如何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做最理性的爱国者。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诗中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被敌人围困、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诗人没有丝毫的悲观和绝望,而是用豪迈的语言,如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对胜利的期待。这种精神能够感染学生,让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位置发生变换,虽然预习提示、课后习题甚至课下注释都没有改变,但是教材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都做出了调整,再加之学情基础的不同,就必须对教学进行相应调整。
原教材中,《梅林三章》位于九下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生活咏叹”,意在引导学生“领略作者的情思,触摸时代的脉搏,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现教材放在七上第四单元,人文主题是“人生感悟”,意在引导学生“领会作品诠释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获得思想启迪”。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原教材侧重于从情感角度感受诗歌内容,是“感染”和“熏陶”,现教材侧重于从理性角度感受诗歌内容,是“领会”和启迪。从这个角度看,现教材对这首诗学习的要求更高。
原教材将《梅岭三章》放在九下第一单元第二课,放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之后》,是对第一课爱国情感的再升华,;新教材把《梅岭三章》放在了七上第四单元第三课,前面两课分别是《纪念白求恩》和《回忆我的母亲》,《纪念白求恩》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回忆我的母亲》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人民的伟大,而此刻则是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三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启迪了学生的思想。
原教材中的九下第一单元是专门的现代诗歌单元,素养要求是“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侧重于诗歌本身,且九上有一个现代诗歌的“活动·探究”单元,为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打下了基础。现教材七上第四单元有议论文,有诗歌,有文言文,在无形中弱化了文体特性,属于人文组元单元,侧重于阅读策略的教学。就本课而言,需关注三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无论原教材还是现教材,都无一例外地把这首诗处理成了自读课文,所提供的助读资料却同中有异。
首先,两篇课文的注释相同。两版课文中,本课都有十二个注释,除了注释①是对诗歌出处和作者的介绍外,其余注释均指向课文本身,其中包括“虑不得脱”“衣底”“旋围解”三个关于“小序”的注释和“意如何”“泉台”“旧部”“旌旗”“阎罗”“烽烟”“捷报飞来当纸钱”“取义成仁”八个关于诗句的注释。
两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同中有异。两版课文“阅读提示”前三句基本一样,分别就诗歌主题和抒情方式进行了介绍,但是“阅读提示”的第四句,原教材是“读这组诗,要把握诗中的这些意象,体会革命者深沉博大而又炽热激越的情感。课外可再阅读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鲁迅的《自嘲》《自题小像》等诗作,理解作者的理想信念和伟大人格”;现教材则是“读这组诗,要注意品味这些形象,把握三首诗内在的联系和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革命者悲壮而又激越的情感”,两版对比,不难发现,新版侧重于诗歌的内部联系,删去了原版的拓展阅读。
新版课文新增了旁批。原版课文无旁批,新版教材分别对三首诗设置了旁批——“起 句 设 问,以‘意’统领整组诗歌”,第一首诗的旁批点名了整组诗的关键词,呼应单元导语中的“抓关键语句”;“化捷报为‘纸钱’,展现出诗人的豪迈无畏”,赏析诗句中的“纸钱”意象;“从‘即’‘应’二字,你读出了怎样的意味”,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精准的用词。
关注诗歌内部逻辑。关注小序和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感受诗人甘愿牺牲的壮烈豪迈;从“意”字入手,可以拎起三首诗共通的主题,感受诗人献身革命的崇高理想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时空的转换,可以感受三首诗之间的内在情感关联,从个人到战友再到人类,可以感受诗人宏达的人生观和使命感,从而受到理想信念的教育,回答阅读提示中提出的“人的一生如何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的问题,引起学生对人生更深入的思考。
关注诗歌精准用语。首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吟咏诗句,从精准用词上,感受诗人倾注其中的深情,如“斩”“十万”“百战”“正十年”“飞”“即”“应”“遍”,这些词语内涵丰富且富有张力,可以第三个旁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用词之精准,再寻找其他词语,反复咏叹品析。其次,需要改写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设问、借代、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妙处,并迁移到写作中去。
关注革命诗文阅读。首先,可以进行课内对比阅读,在学生基本理解诗歌内容之后,可引导学生将本课与前两课尽心对比分析,感受情感主旨之异同。其次,如果学习时间充裕,还可以引导学生联读奇特革命诗词,如周恩来《大江歌拔掉头东》、朱德《赠诸友》、夏明翰《就义诗》等,从而受到革命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