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教学设计 2024.10.31
卷首语——
本课时的教学,笔者拟以“乐”字串起整节课,感受孔子和孟子的人生追求,传承先贤智慧,按照“读乐,感浓浓情意”“悟乐,明悠悠深思”“学乐,传谆谆教诲”的流程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孔子安贫乐道的情怀,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感受文言典籍的魅力。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笔者以“学”为核心词串联起了《<论语>十二章》前四章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读圣人言”“明圣人意”“传圣人诲”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内容,透视作者的人格魅力,并将所学运用于生活中,打通了语文与生活的通道。《<论语>十二章》的中四章里,除第五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外,其余四章都还有“乐”字,故本课时的教学,笔者拟以“乐”字串起整节课,感受孔子和孟子的人生追求,传承先贤智慧。基于此,第二课时的教学将以“读乐,感浓浓情意”“悟乐,明悠悠深思”“学乐,传谆谆教诲”的流程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孔子安贫乐道的情怀,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感受文言典籍的魅力。
1.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和文言典籍的魅力,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2.品读段落,读懂中四章的内容,理解孔子和颜回安贫乐道的情怀,感受古圣先贤人格魅力。
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理解孔子和颜回安贫乐道的情怀。
理解孔子和颜回安贫乐道的情怀,感受古圣先贤人格魅力。
一、导入
背诵前四章。
对你来说,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论语>十二章》的中四章,看看作为圣人的孔子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二、读乐,感浓浓情意
1.学生自由朗读中四章,关注字音,尝试读出节奏。
2.指名试读,集体正音。
3.讨论:如何读出文言节奏。
预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相机介绍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方法——主谓之间要停顿;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因部分语法术语学生未曾接触,需要教者适时加以讲解。)
三、悟乐,明悠悠深思
1.这四章论语,有三则都提到了一个“乐”字,反复品读这三章,想一想颜回为何而乐?孔子又为何而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和颜回怎样的人生追求?
预设:颜回因为学习和个人道德修养而乐,第七章中孔子因为学习而乐,第八章中孔子因为做了正确的人生选择而乐。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安贫乐道的人生追求。
(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补充介绍颜回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加深学生对颜回形象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反馈,突破文言字词——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堪:能忍受。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者:代词,……的人。好: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于:介词,对,对于。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结合第七章,引导学生理解“知之”“好之”“乐之”这三重学习的境界。结合第八章,介绍孔子所说“义”的内涵。)
2.第五章没有出现“乐”字,但是有人说第五章也能体现孔子的快乐,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
预设:
因为孔子找到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实际谈谈对“学”“思”关系的理解。)
3.孔子是教育大家,作为教师,你觉得他最快乐的是在什么时候?
预设:
他最快乐的应该是在赞美颜回时,因为他觉得颜回传承了自己的理想并在实际生活中予以践行。
4.读出情味。
你觉得这几章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
预设:第五章读出语重心长,第六章读出赞美和欣慰,第七章读出递进关系,第八章读出自豪与坚定。
四、学乐,传谆谆教诲
如果从这四章选择一句送给别人,你打算选哪一句送给谁?为什么?
(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既可。)
五、小结
因为乐学,所以乐思,因为乐思,所以乐道。对孔子来说,最大的快乐不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而是自己的精神在弟子身上得到了传承。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中四章。
2.有人说,相比颜回,曾子最能理解孔子的思想,请结合已学过的八章,谈谈你的理解。
致歉:因本人平时上课不喜欢使用课件,故所有教学设计均未制作课件,各位如觉得本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还请自行制作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