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教材解读 2024.9.23
卷首语——
同样是书写母爱的作品,《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所表达的感情却有着极大不同——《金色花》主要表达孩童对母亲的的热爱与亲昵,而《荷叶·母亲》则主要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所以,品析文章感情的方式,也就有了极大的不同。
《散文诗》是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属于自读课文范畴。课文选取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都表现了母爱这一伟大情感,创作风格也有相似之处,编者把它们放在一起,也就把它们当成了一份完整的教学材料,如何对两首诗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是每个语文老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精准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策略,特对本课做如下解读——
1.母爱的具象化
《金色花》中的母亲非常忙,清早起来,她要工作、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到牛棚去,日子被行程安排的满满地,似乎与母爱无关,但是当我们读到那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的时候,瞬间就被触动了,因为此“坏”非彼“坏”,是母亲对孩子的爱称,这与其,应该是微嗔而非怒斥。面对着消失了一天的孩子,忙碌了一天的母亲没有劈头盖脸地谩骂指责,而是选择了接纳,接纳了孩子的顽皮,接纳了孩子的天真,也接纳了孩子的“爱”。“真正的爱是接纳和被尊重”,这说法,同样适用于父母子女之间。因为接纳和被尊重,可以给孩子营造了宽松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会更爱这个世界。
《荷叶·母亲》里,因为把自己当成了“荷叶”,所以在大雨来临之前,“我”心情从“烦闷”“不适意”到“无法可想”,就在“我”即将走到心情的最低谷的时候,母亲恰到好处地出现了,“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女儿最需要的时候,母亲刚好在,与其说这是一种巧合,不如说这是母女之间的默契。从一开始,母亲就已经看到了女儿的情绪变化,只是最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女儿学会独自面对这一切,母亲“隐藏”了起来,眼看着女儿的情绪已经到了临界点,母亲意识到如果自己再不出现,女儿可能会承受不住了,于是,她开始呼唤对屋里的女儿。所谓爱,就是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刚好在 ,每次都在的,可能只有母亲。
2.故事的完整性
《金色花》用孩子的视角,记录了母亲一天的生活以及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互动——母亲工作的时候,孩子悄悄绽放着花瓣;母亲穿过林荫的时候,孩子散发着香气;母亲坐在窗前读书的时候,孩子投影在书页上。三次“捉迷藏”,孩子的视线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而母亲时刻能感受到孩子的存在,时间的推移和故事的发展巧妙融合,开放花瓣——发出香气——投射影子的一气呵成,让整首诗浑然一体。结尾处,母亲提着灯笼去牛棚的时候,孩子又变回原来的样子,那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虽是虚拟的故事,却又充满了现实的可能。
《荷叶·母亲》同样是孩子的视角,除了前几段的铺垫之外,荷花的每一次变化,都能引起作者心绪的变化——听见半夜的雨声,看见浓阴的天,“我”因为担心荷花而心情烦闷;看到白莲凋谢,红莲亭亭地立着,“我”因为担心红莲重蹈白莲的覆辙而不适意;雷声轰鸣,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我开始着急,却“无法可想”,因为那红莲被打得左右欹斜;看到大荷叶覆在红莲上面,红莲被保护的时候,“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我”的心情随着红莲的处境而变化。结尾处的由景及人,因为母亲“对屋里唤我”的举动而自然地生发出来,“荷叶”与“母亲”之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
3.语言的精致性
散文诗是一种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想象,给读者以美感。但内容上保留了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与押韵,但又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这一点在这两首散文诗里表现的极为明显,虽然都不是“分行的诗”,但是诗歌中精致的语言和内在韵律的婉转流程,还是将其与普通的散文区分开来。
《金色花》中,作者通过精致的语言,构建了具有真实感的细节,以唤起读者与之相关的共同经验。读者基于作者描绘的细节,在以自我记忆为基础的想象中实现了与作者的互动。如“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我不告诉你,妈妈”,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顽皮天真的孩童形象,这样精致的语言虽然离不开翻译者精准的翻译,但更与原诗语言的精准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荷叶·母亲》里,作者通过同样精致的语言,记录了真实的情感经历,唤醒读者的情感共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随着荷叶处境的不断变化,作者的情感随之而变化,这样的景情融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中“有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绿叶中间立着”“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等语句,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典雅而充满形象。
1.中印文化的差异,是宗教和诗意
同为歌颂母爱的散文诗,同样选择了花作为抒情对象,但是因为中印两国文化的差异,两首诗有体现出明显的不同——
在《金色花》中,我们感受到浓郁的宗教色彩。首先是“金色花”这一核心意象,本身就具有宗教性——金色花又名瞻波伽,是印度圣树,代表着神圣的母爱,我们也常用花儿来比喻孩子,赞美孩子的可爱活泼;其次是母亲手中的书,《罗摩衍那》在梵语里意为“罗摩的游行”,主要叙述了王子罗摩的流放与成长,这部史诗在印度及亚洲文化中有深远影响,展现了宫廷斗争、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牛”的意象,在印度教中,牛被视为繁荣、力量和神圣的象征,很多印度教经典都将牛描绘为具有神秘力量和神圣特质的生物,所以是个结尾处,母亲提着灯去牛棚,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朝圣之旅。
在《荷叶·母亲》里,我们读到了传统的中国诗意。首先,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莲一直被视作“君子”的象征,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历来为人所称道,至于荷叶,更因其外形的缘故,被人们赋予了团圆平安的寓意;其次,在这首诗歌里,作者大量借用典雅的诗化词语,如“菡萏”“莲蒂”“攲斜”“流转无力”等,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诗意氛围,更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三,在这首诗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将家中喜事跟外物结合在一起,不仅写出了家人团坐的温馨,也为后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
2.两位诗人的碰撞,是虚构与写实
每一个诗人的诗,都是诗人人生阅历的集中展现,泰戈尔和冰心不同的人生经历,表现在诗歌中,就是虚构和现实的差异——
《金色花》中,诗人虚构了一个有变化能力的小孩,金色花的形态观察、陪伴母亲工作,最后由金色花变回孩子。作者之所以要虚构这样一个故事,一是为了跳出地面观察的桎梏,能在高处看到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另一方面,这样的设定,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而这所有的一切,与泰戈尔的人生经历有着必然联系——当时泰戈尔相伴30年的妻子病逝,一双儿女第二年后相继夭折。此时印度民族运动正值低潮,国家命运何去何从,作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又是多么的焦虑……与其说这是泰戈尔虚构的故事,不如说这事泰戈尔建立的理想国,一个充满爱的国度,一个沐浴着圣洁光辉的国度。
《荷叶·母亲》中,作者从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的一个月夜写起,虽然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判定这就是冰心的人生经历,但是我们依旧可以肯定,相比《金色花》虚构的故事,《荷叶·母亲》就是现实场景的文字化。看到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蔽风雨侵袭的场景触景伤情,联想到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即母亲守护爱护子女,抒发对母爱伟大的赞颂。作者所有感情的生发点,都来自于现实的景物,即是由眼前景象触发而生的结果。换言之,在《荷叶·母亲》中,冰心只是记录了自己所见所想的一个片段,仅此而已。
3.不同方式的呈现,是渲染与告知
有人说,这两首散文诗,《金色花》的作者喜欢把自己的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留给读者去思考,而《荷叶·母亲》则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告知——
《金色花》中,除了母亲口中的那句“坏孩子”,作者没有对“我”做出任何评价,但是通过他的所思所为,我们很快就能给他贴上“可爱”的标签。例如当孩子变成了金色花,他要“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特意强调“高枝”,蕴含着孩子对高处的向往和追求,更是充满好奇的孩子对探索世界的种种可能性的渴望,又以“新叶”观照“孩子”展现新生的活力。至于“散发香气”“投影书页”等细节,则是孩子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合上书,我们也许会忘记孩子这一天做了什么,但是我们绝对能感受到诗歌中,母子二人双向奔赴的深情。
《荷叶·母亲》中,作者从一开始就告知了我们她的情绪变化,“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正如网上的文字所说,如果不是作者提前告知了我们这一切,我们大概率会读到不一样的感情。单单一个雨打红莲,也许有人会读到红莲的坚强也不一定。至于诗歌结尾的抒情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也只是作者感情集中爆发而已。
于是,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金色花》是作者的理性虚构,却能够让读者在感性体认的层面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而《荷叶·母亲》明明是作者的感性随想,却只是让读者知道了孩子感受到母爱这一颇为理性化的事实。
1.书声琅琅诉深情
作为散文与诗的结合,散文诗凝练轻巧,富有清韵,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所以,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朗读训练依旧是重头戏。
此前的朗读教学,学生已经能够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所以本课的朗读教学,需要在读通、读顺、读出感情的基础上,读出诗歌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金色花》中,要读出孩子的天真俏皮,读出母亲读书时的圣洁感;同理,指导学生朗读《荷叶·母亲》时,不仅要读出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更要结合莲花处境的变化,唤醒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体现在朗读中。
作为朗读训练的第七课,教者的朗读指导,不能止步于文字本身,而是要引导学生逐步“走出文字”,对文字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并将其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进行创造性的朗读,如自己改编朗读脚本,如加入旁白,如还原人物对话等,让原本冰冷的文字成为学生个人情感的载体,让经典的文学作品焕发新的生机。
2.字斟句酌析感情
同样是书写母爱的作品,《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所表达的感情却有着极大不同——《金色花》主要表达孩童对母亲的的热爱与亲昵,而《荷叶·母亲》则主要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所以,品析文章感情的方式,也就有了极大的不同。
教学《金色花》时,需要认真分析诗中孩子的形象,文章极力表现孩子的天真、纯洁且富有感恩之心,如果只是这样理解,则显得浮于表面。如果教者能以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孩子为什么能够这么活泼可爱、快乐天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孩子消失了整整一天,母亲却不着急,同样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教学《荷叶·母亲》时,多数是老师都会带领学生反复品读红莲处境的变迁,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顺利引出那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样的教学设计,虽不算偏离主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分析出来的母亲形象始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符号意义大于情感意义,如果能让从未正面出场的母亲“亮相”,也许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3.整合对比构单元
在单元整合学习的背景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属于我们的教学单元,是很多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单元教学”很必要,因为很多时候,就算是单篇教学,也是由主问题统领下的一个教学单元,但是大单元却未必处处适用)。
就本课而言,两首散文诗主题相近,风格也很相似,教材编者把它们放在了同一课,也许就是为了让我们将二者进行整合,构建一个教学单元——冰心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最善学泰戈尔”的女作家,不仅因为她的诗歌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就连她诗歌的主题“母爱”“童真”“大自然”也带有泰戈尔“精神主义的理想和爱的实现”的影子,将两者整合阅读,不仅能感受到两种文化的碰撞,还能理解文学的传承与演变路径。
从网上的案例看,对两首诗的整合教学,无非通过分析其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艺术手法、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感受作品的美好情境和语言风格,在笔者看来,如果能够在文学传承上加以思考,也许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