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家训担道义 家书夯基石——诸葛亮《诫子书》教材解读

文摘   2024-11-18 06:00   陕西  
喜欢就关注我吧,倾听真实的声音


本期话题:教材解读      2024.11.18

卷首语——

文短意长,言简意赅,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是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写给幼子字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包含作者对幼子的殷殷期待。文章紧扣“静”字来写,正反两面论证了“静”对于修身的重要意义。最后,作者告诫儿子应当珍惜时间

       

《诫子书》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它也是一篇富含劝喻意味的家书。文短意长,言简意赅,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是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写给幼子字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包含作者对幼子的殷殷期待。文章紧扣“静”字来写,正反两面论证了“静”对于修身的重要意义。最后,作者告诫儿子应当珍惜时间。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读通文章内容并不难,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真正读懂这篇百字小文,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却是并不容易。

PART.01

 家书溯源 

诫,劝诫、劝勉之意。书,书信,古代的一种文体。诫子书,即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旨在劝诫、劝勉儿子。

其实,最早的时候,“书”只是一个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演变为书信。作为一种情感交流方式,书信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据传,3000多年以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幸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真正的家书,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书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杜甫的诗中,就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的描述,表达了战乱岁月里对家书的期待和对家人的担忧;在王湾的名篇《次北固山下》里,也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咏唱,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平年代,也有“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在过去几千年,通讯不发达,家书是古时人们与亲人联系的唯一途径,也是古代人互诉思念、互报平安、议论时政的重要方式。

因为家书的写作对象是亲人,所以也被称为“最温柔的艺术”,在诸葛亮之前,就有大量的家书名篇——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文》深刻反省自我,告诫太子要尊重开国功臣,养成尊老、谦虚的优良品质;司马谈的《命子迁》,告知司马迁要继承父志,完成《史记》的写作;东方朔的《诫子书》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诫儿子,最好的处世方法就是恰到好处;刘向的《诫子歆书》告诫儿子在得志时不骄傲,失意时不气馁,保持清醒头脑,以求免除祸患……

到了诸葛亮所处的时代,家书作为一种文体,已经相当成熟了。与之同时代虞翻的《与弟书》、羊祜的《诫子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杨椿《诫子孙》、谢氏《贻王疏书》以及他自己的《诫外甥书》等,都是流传千载的脍炙人口之作。

PART.02

 谆谆教诲 

作为家书,本文并不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全文不过百来字,却蕴含着老父亲对儿子的一片苦心。

文章开篇就以“君子之行”这样的高标准来要求儿子,要求儿子要修身养德。中国传统文人,历来注重“修身”。《大学》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士人理想的人生规划,而“修身”是基础。

修身之法,在“静”与“俭”。“静”是淡泊宁静,是摒弃杂念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俭”是节俭简朴,是降低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二者之间,“静”偏向于内心的自省自查,归属于精神层面;“俭”偏向于外部的自律自守,偏向于物质层面。当一个人能够做到不为物质所动的时候,就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一个人内心偏于宁静的时候,就能坚定志向,实现自己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就伟大人生。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并不能成为“君子”,想要成为“君子”,关键还是要学习。在作者笔下,立志、学习、成才是紧密联系的——有了志向,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前行的动力,才会去学习,经过学习,才能成才。在求学的过程,不仅要保持宁静的心态,还要珍惜时间,否则就会“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儿子,学习的时候,要心境清净、精力集中、态度端正。“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好高骛远、博而不精、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态度都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急于求成、浮躁不专,不仅对学习无益,还会有害于品格的修养,从而丢失做人的根本。

PART.03

 沉重父爱 

这封信写于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途中,那时诸葛瞻只有八岁。写《诫子书》时,诸葛亮已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其年(建兴十二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因此,这封家书,可以说是诸葛亮写给诸葛瞻的遗书。

跟一个八岁的孩子,规划整个人生,固然与诸葛亮自知时日无多有着直接关系,更因为此时的诸葛瞻很是让他放心不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八岁的诸葛瞻,因为聪慧可爱,再加上有诸葛亮这样一个功勋盖世、智冠古今的父亲,可能已经养成了浮躁、骄傲等毛病。如果再不及时纠正儿子身上的坏毛病,不仅“不为重器”,甚至有可能会“泯然众人矣”。

一边是先主的知遇之恩,让他把匡扶汉室当成了自己的终生使命;一边是对妻儿的亏欠,常年征战,缺席了孩子的成长。站在常人的角度看,诸葛亮内心是对儿子有愧疚的。愈是愧疚,就愈是抱有更大的期望,希望儿子能够成为“君子”。“君子”一词最早的含义是“君王之子”,也就是太子。到了西周时候,淡化了“君子”的王道意义,赋予了德行内涵,是理想道德的象征。按照《诗经》和《论语》的描述,“君子”应该是像周文王、周武王那样的完人。

正是因为儿子已经“躁”了,所以在《诫子书》里,作者才会反复提到“静”字,希望儿子可以能摒除杂念、戒骄戒躁、宁静专一,从而成为君子,成为栋梁之材。之所以提到“俭”字,则跟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诸葛亮是典型的儒者,以经世致用为人生目标,但是在未遇明主之前,他一直躬耕南阳,冷眼观世,后来他出仕,并非为了功名富贵,只为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

可就算如此,诸葛亮依旧放心不下,所以他才会告诉刘禅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PART.04

 家书后续 

六出祁山终不得汉室复兴,是诸葛亮的意难平,其实,诸葛瞻同样也是他的意难平,因为没有了父亲教导,诸葛瞻于德无亏,于才却不足。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去世后,诸葛瞻还是出仕了,“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后来,“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钟会在诸葛瞻被杀之前,写信给蒋琬的儿子蒋斌时,评价过诸葛瞻:“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于足下、诸葛思远(诸葛瞻),譬诸草木,吾气类也。”晋武帝司马炎在诸葛瞻被杀之后,也曾评价过诸葛瞻:“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两人的评价,一说才能,一说德行,才如草木,而德行却是天下之善。相比而言,反倒是干宝的评价更为准确:“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在干宝看来,诸葛瞻的智商虽然不足以扶助危难,勇武不足以抗拒外敌,但对外他没有辜负国家,对内不改父亲遗志,忠和孝都存在。

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对儿子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毕竟“育人先育德”。

兵败之后,诸葛瞻很是痛苦:“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可是这一切,又怎能怪他呢?黄皓是刘禅的亲信,随时跟在刘禅身边,是蜀汉后期真正的权臣;虽然诸葛瞻反对北伐(北伐已经耗尽了蜀汉的大部分国力),但是北伐是蜀汉的国策,姜维是国策的执行者,他改变不了;至于他自己,没有带病打仗的经验,也缺乏谋略,占尽先机却打不过邓艾。兵败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根本怨不得他。

不能不说,这是很大的意难平。

PART.05

 现实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诸葛亮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对后世影响深远,只是更多的时候,人们只看到了诸葛亮作为丞相的一面,却忽视了他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也是一个对子侄辈抱有期许的长辈。在《诫子书》和《诫外甥书》里,他对子侄辈的谆谆教诲,时至今日,也依旧有着重要意义。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在当下,物欲纷呈,尘世喧嚣,各种诱惑,各种干扰;对学生来说,如何做到立定志向、专心向学,是一个大课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章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虽然有些内容七年级的孩子未必全能领悟。但读了这篇文章,可在他们的内心埋下一粒宁静淡泊的种子,对他们的未来会有裨益。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生感悟”,以“人的一生如何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章,势必会带给他们更深的人生感悟,毕竟文中关于立志、求学、惜时的论述,就算再过千年万年,也不会过时。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诫子书》不仅是一封家书,更能从中窥见古人的智慧,学生读这样的文章,不仅能感受到文言之美,还能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也能感受到与《三国演义》中不一样的诸葛亮形象,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从文章本身来看,文章以“静”铺开全篇,按照立志、求学、惜时的顺序分别论述,这样的逻辑关系,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这篇文章同样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诸葛亮所提“德、志、学”与我们当下所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读这些关于教育的经典文章,也能充实教师的个人理论素养,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和课堂教学。

【我教】《诫子书》教后:脱离学情基础的教学,终究只是一场闹剧

END
我知道你在看



扫码关注我
陪你读书写字
一起追寻这世间的美好




本本老师的读写家园
最好的教育,其实是从中年开始。 ——谢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