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养了一个“宠物”,它的名字叫......

文摘   2024-11-29 11:22   泰国  


一、孟子太难了!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这年头儿,你能帮助君王领兵打仗,能帮助他成就霸业,或者纵横捭阖,以利劝导,像商鞅、李斯、苏秦、张仪、孙膑、吴起、李斯、韩非那样——方为正道。以上人物见于《史记》,谁不是时代风云中的弄潮儿,大显身手。

孟子兜售的是什么?是仁义。春秋时代还有“仁义”的残余,孔子讲仁,一心回到文王、周公时的秩序。到了战国,竟然还有人“傻”到这个地步,不是孔子的“真粉丝”,断难追随到这程度。

孟子出身贫寒,父早逝,母三迁其居,悉心培养。他一生布衣,作为“士”的身份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主张。所到之处,其理念与各国诸侯的意愿都不相容,因此无法合作。

孟子难吗?难!孟子难过吗?可怜吗?失败了吗?抑郁了吗?不!

就像海水撞在礁石上,对方(时代环境)越是坚硬,撞出来的浪花越是绚丽。孟子及其心性(浩然之气、四端之心、威武不屈)就是与时代碰撞出的浪花。

如同孔子,尽管孟子一生不曾得志,但这是孟子的错吗?不是的,是时代的错,时代的病。后人终究记住了他们。

当然,孟子讲“仁义”,实际上改造了孔子的“仁”;孟子讲“仁义”的目的指向国富民安,某些方面与统治者不谋而合。以义为利,实为大“利”,这是很吊诡的,看似悖谬,但悖谬不等于矛盾。


1114


二、养“宠物”的孟子


备课和讲课,有很不一样的地方。讲课,会有讨论,会扩充很多东西。

1.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孩子说,这种“气”和老子的“道”有相似之处。

我就问:老子的“道”有什么特点?

复习了一下老子的“道”,是超感官的实际存在,更多的是宇宙论层面。但孟子的“气”,更多的是内在修养。

孩子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我们就举了一个极通俗、好玩的例子:你养宠物吗?养猫。养猫喂什么?猫粮。

孟子养的“宠物”叫什么?——浩然之气。喂这个“宠物”吃什么?——“义与道”,简单来说,就是正义与仁道。

养宠物,能三天一喂,五天给喝一次水吗?不行。猫早死了。

“浩然之气”,能够今天做件好事,明天骂人,后天打架吗?不行,气儿泄掉了。

因此,养“浩然之气”,必须时刻警觉,日行一善,胸中正义片刻不离。

2.“浩然之气”如何能够充塞天地之间?

首先,“浩然之气”是在内心培养的。养好了,就像气场、魅力、能量等,可以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虽然看不见,但我们能说它不存在吗?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可回应孟子的气——“至大至刚”,并且由内而外,能够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说明如何养气。

3.什么叫“不忍人之心”?

孟子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即将掉入水井,是个人都会上前去救。为何?因为人有“不忍人之心”,即怜恤之心、同情之心。你救这个孩子,既不是为了图他的父母报恩,也不是求得朋友夸奖,更不是为了评上什么模范——而是见不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受到伤害。

跟孩子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你见到过一个同学从座位上摔下来吗?头磕到地上,是不是你也感觉到心里一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这种心理是天生的,是天然情感。因而孟子是当然的“性善论者”。孩子想到《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哎呀!这不就是来源于孟子的思想吗!

大家在学校还背过这一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下见到全文了,实际上孟子讲了“四端”,即仁义礼智。同样地,孟子认为四端之心犹如手足四肢,是人与生俱来的。

4.君子不可以被收买。孟子离开齐国,齐王赠送百金,孟子无故不受。为何?胸中有了“浩然之气”,如何能够被金钱、权力和地位收买呢!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就是孟子。

5.读到最后一个故事,孟子和学生充虞的对话。充虞问,老师今天是不是有点不开心?孟子回答很多,最后给出的一句话是:“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顺着前面读过来,养好了“浩然之气”,读到这句,既自然而然,又让人沸腾起来。这句话孩子结合注释翻译:除非老天爷不想让天下太平;否则能够治理天下的人,除了我,还会有谁呢?!我怎么会不开心?

这句话难道不该站在学校的升旗台上说吗?开个玩笑,难道不像特自信的美国总统吗?平民讲出了王者气概,难道不是“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表现吗?

读孟子,让人自信,特自信,超级自信。内心充满力量!

1119


三、孟子劝梁惠王不要卷了......


梁惠王这次是遇到真问题了!他把心底的疑惑掏出来,真心向孟子请教:

“我对于自己的国家,真是尽心尽力了!河内闹饥荒,河东人民来接济;反之亦然。观察邻国,不如我用心,为何他们的百姓不减少,我国的百姓不增多呢?”

战国时代,好战、乐战、多战。国与国之间竞争,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是土地,二是人民。这是最重要的资源,因而都希望人口增多。

孟子用战争作比喻,就是著名的“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孟子为何拿战争作比?他开口就说了这三个字——“王好战。”

将梁惠王引入“圈套”之后,孟子就展开谈自己的治国理想。无非粮食够吃、资源够用,吃饱穿暖之后接受教化。可以说,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地方。在这里,暗藏一个“密码”,孟子讲的最多的一个字是——“时”。“不违农时”“无失其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

想一想:对于农民来说,别的不会,种庄稼会不会?农民是最具有生产经验的,最懂得与自然物候配合,春种秋收,浇水施肥,什么节气该做什么事,哪一样不是清清楚楚!那为何孟子不断地提醒这个“时”呢?

显然是在提醒梁惠王,以及所有的上位者。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是战国,没错,是打仗,毫无节制、不分时令地征兵与发动战争,这才是剥夺农民好好种地的最大祸因。背后的罪魁祸首,那还用说吗?

由此可知,梁惠王只是做了表面工作而已。把饥荒推给年成不好,而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那“饥荒”永远不会解决,百姓也永远不会增多。

梁惠王实在没想到,真心求教个问题,又招来孟子一顿大“骂”。

小朋友问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梁惠王此时肯定很尴尬,他能不能按照孟子说的照办呢?如果照办,一心向善,别的国家打你怎么办?(谁能保证老百姓吃饱穿暖之后,还有心为你卖命?还是秦国做得狠,连坐惩罚、军功论赏,把全民绑到“战车”上去。)

假设梁惠王照做了,最后落得人民富有,国家军事实力减弱,导致亡国怎么办?梁惠王也背不起这个可怕的锅。(在系统中,梁惠王也只是一个“齿轮”而已,不得不战,不得不卷)因而,梁惠王至多听听而已,他觉得孟子说得即便在理,可就是不愿做,不去做。孟子也尴尬,最后只好走人。

孔子和孟子的治国理想都没有实现,就像共产主义,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可是,理想之所以为理想,也许根本就不是为了实现而诞生的。理想的意义在于,高悬在那里,就像光。见过光的人,知道了光,就不会满足于黑暗。他们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假如没有理想和道义了,世界岂不更黑暗,连是非对错都分不清楚?

理想还像堤岸,给泛滥的河水一个规定,不至于烂到底,滥到无边。

1121


四、人要有志气——来自孟子的鼓励


读《孟子·滕文公章句》。滕文公当时还是太子,他去往楚国的路上见到孟子,便向其请教,“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滕国是小国,方圆不过五十里;楚国是大国,地方千里。那么,一个小国太子去大国做什么?或者去讨好楚国,或者去做人质。太子心里肯定是很为难的,也很迷茫,他会觉得自己国家弱小,自身力量也不足,还能干什么呢?

从楚国回来,太子再一次拜访了孟子。孟子便向其具体阐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对方是男子汉大丈夫,你也是,怕什么呢?尧舜是人,你也是人,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文王周公都可以做你的老师,还有什么借口呢?

归结到两点,逻辑很严密:(1)圣人是人,跟我们一样;(2)一旦确立了人的共通性,我们完全可以有、并且应该要有这份志气!

什么志气?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

想想也是啊,圣人一个脑袋和四肢,两个眼睛一张嘴,每个人都是;四端之心,人人生而有之,主要顺着去做,日行一善,慢慢积累,那当然可以赶上尧舜的。这里,不是指数学、体育上的成就(毕竟在这些方面,存在天赋的差异),而是人的道德修养。

总之,这是孟子劝太子要勇敢,不要怕!果然,他听从孟子的话,继承王位后,以礼治国。小小滕国,成为整个战国时期唯一施行仁政的国家。

另一节也很精彩。孟子给出了自己判断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仍然是承续“浩然之气”而来,是内在的力量,而非外在体力或武力。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大丈夫:苏武是,岳飞是,文天祥是,谭嗣同是......

这份志气,是孟子给我们的鼓励,也是给我们的遗产。

1126


黑麦与荞麦的园地
自由、独立。用脚步丈量或者用心灵漫游,关于这个忧伤而又温暖的世界。
 最新文章